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育苗期病害调查及幼苗绿烂病病原的PCR检测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是我国大规模栽培的经济海藻,具有很高的应用和生态价值。由于近海海水污染、养殖管理不善、苗种种质退化等原因,海带苗期病害频繁发生,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本文以对海带育苗期病害进行了调查,对幼苗绿烂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回接感染实验,进一步建立了2种病原的检测方法,检测了病原侵染过程中海带苗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海带苗期的病原学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研究首先对海带育苗期发生的病害(包括孢子体畸形病、绿烂病)进行了调查,分离鉴定发病幼苗和健康幼苗的可培养细菌,并对发病时育苗池的水质因子进行检测;从分离菌株之中筛选潜在致病菌,对海带幼苗进行回接感染实验并检测发病过程中总蛋白含量(Total protein,TP)、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以下简称S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以下简称PPO)四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2种病原菌进行了多位点序列鉴定,建立了其PCR定性检测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海带育苗期孢子体畸形病及绿烂病害调查及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山东威海某育苗场在2018年、2019年、2020年育苗期间均发生了海带孢子体畸形病,经检测孢子体畸形病发病时育苗池水体水质因子符合育苗规程(GB 11607和NY 5052)的要求。对患病海带孢子体进行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发现分离菌株大多集中在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其中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中分离得到的菌株最多。Yangia始终为分离总菌株中的优势菌属,分别占历年总菌数的45.6%、25.4%、18.8%,其次为Alteromonas、Thalassospira、Stappia、Pseudoalteromonas等属。2018年山东威海某育苗场及2020年山东蓬莱某育苗场均出现海带幼苗绿烂病,经检测发现这两起绿烂病均与营养盐的不当添加有关。前者硝酸盐含量(30~35 mg/L)和磷酸盐含量(2.10~2.20 mg/L)均显著高于海带育苗规程建议用量10倍以上;后者硝酸盐含量(0.720±0.114 mg/L)不足规程标准的1/5,磷酸盐含量(1.291±0.034 mg/L)高于标准用量3倍以上。对两处的育苗海水及病苗均进行了细菌分离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鉴定。从威海某育苗场的病苗中分离出优势菌属Yangia、Pseudoalteromonas和Glaciecola,从蓬莱育苗场病苗及育苗池海水中分离的优势菌属为Pseudoalteromonas、Thalassotalea、Polaribacter,虽然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绿烂病调查中,优势菌属组成存在差异,但均分离出较高比例的Pseudoalteromonas,这些结果说明其可能与海带幼苗绿烂密切关联。2.细菌回接感染实验确定幼苗绿烂病病原。首先对2018-2020年流行病学调查中采集到的菌株与现阶段已报道病原菌进行比对,筛选出潜在的病原菌,包括Pseudoalteromonas属的SJ-2-W-1、SJ-H-W-1、SJ-H-W-9、SJ-H-3,Halomonas属的Q-H-8、Q-H-26、Q-H-28、Q-H-66、Q-2-1,Tenacibaculum属的SJ-2-W-9、SJ-2-W-10以及Vibrio属的SJ-H-20。然后用12株菌株对成体海带叶片进行创伤感染实验,发现在感染浓度为108cfu/m L时,SJ-H-W-1、SJ-H-W-9、SJ-H-3、SJ-2-W-1、Q-H-66可在创伤感染7天内引起成体海带绿烂。选择引起海带病烂较严重的SJ-2-W-1(Pseudoalteromonas)和Q-H-66(Halomonas)进行海带幼苗细菌感染实验,在育苗规程要求的养殖条件下,感染浓度为105-107cfu/m L的细菌能引起海带幼苗的绿烂,发病率随细菌浓度增加而增加,107cfu/m L的细菌可海带幼苗100%发生病烂。对各组绿烂的海带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和优势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优势菌与SJ-2-W-1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0%,与Q-H-66同源性分别为99.97-100%。这些结果表明SJ-2-W-1和Q-H-66是引起海带幼苗绿烂的致病菌。显微观察显示发病初期,原本充盈整个细胞内的褐色色素体开始缩小,细胞中出现空隙;随着感染的不断加深,色素体进一步缩小,颜色由褐色变为绿色,且向细胞边缘游离;发展至感染末期,病灶处细胞全部变绿,严重处细胞内色素体缩小至颗粒状,呈蓝白色,分散在细胞各处,病变细胞呈现空壳化。感染症状与病害调查时绿烂症状相同。在感染过程中检测了海带的4个防御酶活指标(总蛋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SOD、PPO)。SJ-2-W-1感染组的总蛋白含量在感染前期无明显变化,感染中期呈显著下降趋势;总抗氧化能力与SOD活性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PPO活性较对照组呈现上升趋势。Q-H-66感染组的总蛋白含量在整个感染过程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总抗氧化能力高于对照组,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终;SOD活性在感染初期急剧下降后无明显变化;PPO活性同SJ-2-W-1感染组的PPO活性变化相同。菌株SJ-2-W-1实验组与Q-H-66实验组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可能存在不同的致病机制。3.海带幼苗绿烂病病原检测方法的建立。使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法(MLSA,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将SJ-2-W-1鉴定为Pseudoalteromonas carrageenovora,Q-H-66鉴定为Halomonas cupida。针对这两株菌的管家基因(dna A,rec A,fts Z,sec A)设计特异PCR引物,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fts Z基因的引物对Pfts ZF/Pfts Z482R对SJ-2-W-1(Pseudoalteromonas carrageenovora)的特异性强,sec A基因的引物对Hsec A215F/R对Q-H-66(Halomonas cupida)的特异性强,每反应可检测菌落下限可达2.7 cfu和9 cfu,每反应可检测细菌基因组DNA下限分别为8.1×102fg/μL、1.2×102fg/μL。本论文研究结果为我国海带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海带苗绿烂病的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又称小白虾、迎春虾,主要分布于黄渤海浅海低盐水域,是我国重要的中小型经济虾类。脊尾白虾为广温、广盐、广布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适应能力强等优点,现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特色养殖品种。我国有低洼盐碱水域4600万hm2,具有养殖潜力的盐碱水面积可达667万hm2,盐碱水由于具有高p H、高碳酸盐碱度及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阻碍了盐碱水资
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主要分布在热带印度洋东部,东南亚,澳大利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也是我国龙虾养殖品种之一。目前,锦绣龙虾的人工养殖主要依靠捕捞野生苗种进行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且对水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人工养殖条件下,氨氮是影响虾类正常生理代谢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已有研究表明,高浓度氨氮会对养殖水体中甲壳动物的生理机能及免疫抵抗力产生显著影响,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我国主要的海水对虾养殖种类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日本对虾不耐低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3~32℃,低于10℃时就会出现停止生长和侧倒现象。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过低,限制了日本对虾养殖面积的扩大,严重影响其养殖周期,最终限制了北方地区养殖总产量,因此了解日本对虾低温胁迫应答机制,培育出耐低温的新品种,成为解决其产业受限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属于舌鳎科舌鳎属,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海水养殖鱼类。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高密度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引起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对半滑舌鳎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半滑舌鳎高密度工厂化养殖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半滑舌鳎感染哈维氏弧菌过程中不同时间节点的肾脏样本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探究了半滑舌
石斑鱼是世界性的名贵海产鱼类,也是我国海水捕捞和养殖的重要鱼类,养殖产量位居海水鱼类前列,在产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作用。近年来,石斑鱼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直接导致苗种需求量的急剧增大。但是石斑鱼人工育种技术难度大、苗种成活率低、大规模的生产还可能会导致种质资源的退化,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在石斑鱼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杂交育种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杂交育种,选育一些苗种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自2010年以来,我国罗氏沼虾养殖业出现以性早熟和生长缓慢为主要特征的“铁虾”现象。近几年,“铁虾”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我国罗氏沼虾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为探索罗氏沼虾“铁虾”的致病机理,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2500分别对罗氏沼虾“铁虾”和正常罗氏沼虾的眼柄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6.42 G高质量数据,拼接后得到221901条Unigene,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养殖环境的恶化,养殖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病害问题不仅给水产养殖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水产品质量、水环境安全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深入研究疫病发生的内在原因、流行规律、感染与致病机理、免疫制剂与宿主作用机制等理论性问题,成为水产养殖健康、绿色发展的需求。本论文分为3个内容,分别开展了Vp 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Vp AHP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多重压力下,局部海域环境恶化,近海生物资源衰退现象日益严重。为此,我国加快了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活动,以期通过海洋牧场建设达到修复受损生境和养护生物资源的目的。自2015年开始,加上2020年第六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目前已经获批建设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136个。日益扩大的海洋牧场虽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海洋牧场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和增殖放流物种承载力评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物种之一,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取得重大突破,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目前由于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影响以及国内对虾种质资源良莠不齐等问题的困扰,中国对虾养殖产业依然面临巨大挑战。为了保证我国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自1996年黄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具有生长速度快和抗逆性强等优势,是世界三大优良养殖虾种之一。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国内自主新品种市场份额少,多数种源依赖国外。对育种基础群体进行遗传评估时,由于多数奠基者群体的遗传背景不清楚,忽略其遗传性能差异,加性遗传方差可能被高估。因此,需要找到准确评估基础群体的模型。在传统的遗传评估方法中,通常基于系谱信息估计育种值,同胞选择、家系间选择等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