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早熟病毒的发现及其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hbky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以来,我国罗氏沼虾养殖业出现以性早熟和生长缓慢为主要特征的“铁虾”现象。近几年,“铁虾”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我国罗氏沼虾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为探索罗氏沼虾“铁虾”的致病机理,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2500分别对罗氏沼虾“铁虾”和正常罗氏沼虾的眼柄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6.42 G高质量数据,拼接后得到221901条Unigene,其中103570条得到注释。2003个基因在“铁虾”眼柄中差异表达,包括1209个上调基因和794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显示催乳素、雌激素、胰岛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胰高血糖素、催产素、谷氨酸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等与生殖调控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代谢过程在“铁虾”与正常虾眼柄之间存在差异。此外,一些已被证明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在“铁虾”眼柄中显著上调,如C型凝集素、凝集素、组织蛋白酶B、组织蛋白酶L、甲壳素4等。516个基因被注释到242条KEGG通路中,注释到溶酶体、吞噬体、抗原呈递处理、细胞凋亡、内吞作用等多条与免疫相关的途径,提示罗氏沼虾“铁虾”存在病原感染。我们对“铁虾”样品进行了8种虾类主要病原的检测,但均未检出阳性。通过对患病虾的不同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在与复眼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相关的多种组织细胞的细胞质中发现了嗜酸性包涵体。随后从“铁虾”样本中提取了病毒滤过液并进行了感染实验,感染后的罗氏沼虾出现了“铁虾”的症状,而对照组正常。结合组织病理学的结果,我们推断“铁虾”是由病毒引起的。进一步对感染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样品进行了宏转录组测序,发现一种新病毒存在于所有“铁虾”样品中,而在正常虾样本中未发现。经5’/3’RACE和Sanger测序验证,该病毒基因组全长12630 nt,为正义单链RNA病毒。经预测含有两个独立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ORF1(1530 aa)和ORF2(2134 aa)。在5561到5685位置有一个短的基因间区域(125 nt),在5518–5524位置发现了一个潜在的-1核糖体移码阅读(-1 programmed ribosomal frameshifting,-1 PRF)位点,可产生一个大小为3707 aa的多蛋白。通过对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 RP)和NS3保守结构域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病毒可能属于荆门病毒和黄病毒属之间的一个新属。利用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直径40-60 nm的球形病毒颗粒。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杂交信号出现在“铁虾”的复眼中,与组织病理学结果一致。我们建议将这种病毒命名为传染性早熟病毒(infectious precocious virus,IPV),并提出了crustaflavirus infeprecoquis nov.gen.,nov.sp.的拉丁名建议。为准确、快速地检测IPV,根据IPV的基因组建立了RT-PCR和基于Taq 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实验证明,这两种PCR方法均对IPV具有高特异性,与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黄头病毒、偷死野田村病毒、坦布苏病毒和正常罗氏沼虾的RNA无交叉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下限低至1×100copies/反应,标准曲线表明在1×100~1×109 copies/反应的相关系数为R2=0.999,回归方程为y=-3.406lgx+37.053。重复性实验证明在1×100~1×108copies/反应梯度范围内的变异系数小于2%。通过临床样品验证,两种方法检出的阳性与临床症状相符。因此,这两种方法可用于IPV的特异性检测和净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罗氏沼虾“铁虾”和正常罗氏沼虾的眼柄进行了转录组分析,除鉴定出许多与生殖调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及途径外,还发现多个在甲壳动物先天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在性早熟罗氏沼虾眼柄中的表达量上升,暗示可能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为解析罗氏沼虾“铁虾”的成因和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通过感染实验、病毒宏转录组测序、透射电镜观察、原位杂交等技术发现一种黄病毒科的新病毒可导致罗氏沼虾性早熟,提出了一个新属名crustaflavirus nov.gen.和一个新拉丁名crustaflavirus infeprecquis nov.gen.nov.sp.的建议。根据IPV基因组建立了针对该病毒的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为罗氏沼虾“铁虾”的有效防控和净化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动物之一。然而,在集约化人工饲养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多次爆发由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的多种疾病,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制约着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在保护和胁迫产业生态健康养殖的基础上防止应激和减轻应激的危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EM菌是一种以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通过发酵工艺培养的复合菌剂,能够利用
鲚属(Coilia)为中小型鱼类物种,属鲱形目(Clupeiformes),鳀科(Engraulidea),太平洋中西部至印度洋沿岸是其主要的分布水域。刀鲚(Coilia nasus)俗称、毛鲚、野毛鲚、刀鱼等,为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一带,以长江下游水域以及长江口水域年产量最高。凤鲚(Coilia mystus)俗称凤尾鱼、烤籽鱼、籽鲚等,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引起的高致死性、全身性的疾病,多发生于鲑科幼鱼,死亡率可高达100%。在我国IHN的快速和广泛传播,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鲑鳟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以耐高碱自然优势种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鱼体鳃、肠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体系,探究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原代鳃、肠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在鳃、肠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从而在瓦氏雅罗鱼碱耐受机制角度达到对钙调蛋白作用机理的初步分析。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评估了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对急、慢性碱耐受性及鳃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厄瓜多尔等国家,自引进后其在我国的产量逐年上升。种虾是凡纳滨对虾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大部分种虾是由国外进口种虾的扩繁苗种培育产生的,对国外种虾资源的依赖性严重制约着我国凡纳滨对虾产业的发展。不同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的体型性状不同,繁育性状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凡纳滨对虾不同群体的繁殖性能及幼体发育情况;通过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又称小白虾、迎春虾,主要分布于黄渤海浅海低盐水域,是我国重要的中小型经济虾类。脊尾白虾为广温、广盐、广布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适应能力强等优点,现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特色养殖品种。我国有低洼盐碱水域4600万hm2,具有养殖潜力的盐碱水面积可达667万hm2,盐碱水由于具有高p H、高碳酸盐碱度及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阻碍了盐碱水资
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主要分布在热带印度洋东部,东南亚,澳大利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也是我国龙虾养殖品种之一。目前,锦绣龙虾的人工养殖主要依靠捕捞野生苗种进行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且对水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人工养殖条件下,氨氮是影响虾类正常生理代谢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已有研究表明,高浓度氨氮会对养殖水体中甲壳动物的生理机能及免疫抵抗力产生显著影响,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我国主要的海水对虾养殖种类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日本对虾不耐低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3~32℃,低于10℃时就会出现停止生长和侧倒现象。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过低,限制了日本对虾养殖面积的扩大,严重影响其养殖周期,最终限制了北方地区养殖总产量,因此了解日本对虾低温胁迫应答机制,培育出耐低温的新品种,成为解决其产业受限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属于舌鳎科舌鳎属,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海水养殖鱼类。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高密度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引起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对半滑舌鳎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半滑舌鳎高密度工厂化养殖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半滑舌鳎感染哈维氏弧菌过程中不同时间节点的肾脏样本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探究了半滑舌
石斑鱼是世界性的名贵海产鱼类,也是我国海水捕捞和养殖的重要鱼类,养殖产量位居海水鱼类前列,在产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作用。近年来,石斑鱼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直接导致苗种需求量的急剧增大。但是石斑鱼人工育种技术难度大、苗种成活率低、大规模的生产还可能会导致种质资源的退化,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在石斑鱼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杂交育种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杂交育种,选育一些苗种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