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尾白虾耐碱性状遗传力估计及其碱度胁迫适应机制初探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又称小白虾、迎春虾,主要分布于黄渤海浅海低盐水域,是我国重要的中小型经济虾类。脊尾白虾为广温、广盐、广布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适应能力强等优点,现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特色养殖品种。我国有低洼盐碱水域4600万hm2,具有养殖潜力的盐碱水面积可达667万hm2,盐碱水由于具有高p H、高碳酸盐碱度及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阻碍了盐碱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脊尾白虾作为一种对盐碱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经济虾类,是开展甲壳类盐碱适应分子机制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通过构建家系材料估计了脊尾白虾耐碱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合转录组、miRNA与SNP位点筛选碱度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验证其功能,解析脊尾白虾的耐碱机制,结果将为推动脊尾白虾良种选育进程提供基础资料,并为揭示甲壳动物耐碱机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脊尾白虾耐碱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的估计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了50日龄脊尾白虾耐碱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采用定向交尾方式构建脊尾白虾50个全同胞家系(包括42个半同胞家系),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各家系碱度胁迫的存活时间进行方差分析,估计了脊尾白虾耐碱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显示,脊尾白虾耐碱性状的遗传力为0.18-0.60,属于中等遗传力;50日龄脊尾白虾耐碱性状与体长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401和0.127,耐碱性状和体重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196和0.033。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育种对于脊尾白虾耐碱性状的改良具有较大潜力,在选育过程中可将生长性状与耐碱性状进行综合选择,培育高产抗逆新品种。2.基于转录组、miRNA和SNP位点解析脊尾白虾耐碱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碱度胁迫后脊尾白虾鳃组织的转录组,共获得136.15 Gb数据,Q30碱基百分比达93.74%以上,组装得到14112条Unigene并成功注释12571条,其中NR成功注释12383条,KEGG成功注释7788条。利用表达定量软件RSEM分别对基因和转录本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与对照相比,碱胁迫24h后,共有96条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其中56条基因上调,40条基因下调;碱胁迫48h后,共有272条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其中147条基因上调,125条基因下调。差异表达基因经GO富集,分析发现具有转运活性、底物特异性转运体活性、脂质转运蛋白活性、分子功能等GO功能显著富集,多数差异表达基因与跨膜运输、离子转运等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分析急性碱度胁迫后脊尾白虾miRNA测序结果,获得20个差异表达miRNA,新发现6个miRNA,其中dme-miR-9a-5p和dme-miR-1-3p在胁迫过程中均上调表达,其可能与脊尾白虾耐碱机制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混合样品测序分析技术,筛选与耐碱性状相关的QTL 6个,与耐碱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85个。研究结果为探究脊尾白虾耐碱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3.脊尾白虾水通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通过对前期脊尾白虾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急性碱胁迫条件下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的两个亚型: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与水通道蛋白11(Aquaporin11,AQP11)的表达量均发生变化,本研究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成功克隆了AQP4和AQP11基因cDNA全长。AQP4基因开放阅读框(ORF)621bp,编码20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1.673kDa,理论等电点8.30,为疏水性蛋白,具有5个跨膜结构域;AQP1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783bp,共编码2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8.49kDa,理论等电点5.40,为疏水性蛋白,具有4个跨膜结构域。序列比对结果显示,AQP4基因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同源性最高,为94.63%;AQP11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同源性最高,达到81.47%。为验证水通道蛋白的功能,本研究通过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沉默AQP4和AQP11基因表达,结果发现,碳酸盐碱度胁迫后,注射干扰后的脊尾白虾死亡率显著升高,AQP4干扰组72h死亡率达到45%,AQP11干扰组72h死亡率达到55%,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AQP4干扰组在24h、48h与72h时血液渗透压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2h时渗透压明显升高,AQP11干扰组血液渗透压在三个时间点均明显升高。综上所述,水通道蛋白在脊尾白虾应对碱度胁迫过程中起到了调节渗透压,维持体内外离子平衡的作用。
其他文献
太湖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其渔业资源丰富。近些年,污染物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太湖,生态系统不稳定、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太湖鱼类出现单一化、小型化现象。本研究通过历年调查数据对刀鲚(Coilia nasus)资源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并利用2017-2018年数据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太湖进行Ecopath建模,评估了太湖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与能量特征,研究放流种类鲢鳙的生态容量及达到生态容量时对生态系统的
刀鲚(Coilia nasus)是一种典型的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是长江下游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居于近海,每年2月中旬刀鲚亲鱼开始分批由海入江进行生殖洄游。一般而言,生殖洄游期间不进食,主要依靠体内积累的能量完成长距离生殖洄游,生殖洄游前积累的能量物质对顺利完成整个生殖洄游过程至关重要。近年来,刀鲚资源严重衰退,渔获量急剧下降,渔汛持续时间缩短,洄
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水环境恶化以及养殖不规范对大黄鱼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环境因子对大黄鱼的影响、掌握大黄鱼适宜的环境因子范围,以达到规范养殖的目的,是大黄鱼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本文概括了大黄鱼对溶解氧(DO)、p H、盐度、光照及温度这五个主要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研究进展。大黄鱼适宜的溶氧量通常需要在4.65 mg/L以上,在较长时间的低溶氧环境中将
青海湖裸鲤(G.przewalksii)是青海湖的特有种,处于青海湖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仅分布于青海湖及周边淡水支流,繁殖力低,生存环境恶劣,生长缓慢。且由于早期的过度捕捞,产卵场、育幼场的破坏、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青海湖裸鲤资源严重衰退,甚至枯竭。近年来随着增殖放流工作以及修复洄游通道后,青海湖裸鲤资源逐步恢复,但尚未恢复至历史最高时期的资源量。作为溯河洄游性鱼类,沙柳河是青海湖裸鲤一个重要产卵河
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Bivalvia、翼形亚纲Pteriomorphia、蚶目Arcoida、蚶科Arcidae、毛蚶属Scapharca,俗称毛蛤、麻蚶、瓦楞子等,我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均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象山港等区域资源尤为丰富,是重要的经济贝类,不仅肉味鲜美,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也很高。近年来,由于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动物之一。然而,在集约化人工饲养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多次爆发由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的多种疾病,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制约着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在保护和胁迫产业生态健康养殖的基础上防止应激和减轻应激的危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EM菌是一种以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通过发酵工艺培养的复合菌剂,能够利用
鲚属(Coilia)为中小型鱼类物种,属鲱形目(Clupeiformes),鳀科(Engraulidea),太平洋中西部至印度洋沿岸是其主要的分布水域。刀鲚(Coilia nasus)俗称、毛鲚、野毛鲚、刀鱼等,为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一带,以长江下游水域以及长江口水域年产量最高。凤鲚(Coilia mystus)俗称凤尾鱼、烤籽鱼、籽鲚等,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引起的高致死性、全身性的疾病,多发生于鲑科幼鱼,死亡率可高达100%。在我国IHN的快速和广泛传播,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鲑鳟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以耐高碱自然优势种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鱼体鳃、肠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体系,探究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原代鳃、肠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在鳃、肠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从而在瓦氏雅罗鱼碱耐受机制角度达到对钙调蛋白作用机理的初步分析。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评估了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对急、慢性碱耐受性及鳃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厄瓜多尔等国家,自引进后其在我国的产量逐年上升。种虾是凡纳滨对虾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大部分种虾是由国外进口种虾的扩繁苗种培育产生的,对国外种虾资源的依赖性严重制约着我国凡纳滨对虾产业的发展。不同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的体型性状不同,繁育性状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凡纳滨对虾不同群体的繁殖性能及幼体发育情况;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