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Fe(Ⅲ)还原功能菌改善储层渗流的生物化学基础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umiu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低渗透油藏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微生物采油技术将逐步成为采油领域一种全新的研究理念。针对低渗透油藏中蒙脱石和其混层矿物间遇水膨胀作用是直接导致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原油采收率降低的瓶颈问题。本论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特征低渗透油藏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特征,且筛选分离出Fe(Ⅲ)还原功能微生物,并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研究了功能微生物与储层不同粘土矿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低渗透油藏储层渗流与孔道减阻生物化学新认识,提出微生物提高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新方法。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优化了Fe(Ⅲ)还原功能菌的筛选条件及评价方法,从低渗透油藏采出液中筛选出4株高效Fe(Ⅲ)还原功能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CA;Pseudomonas sp.,KB;Bacillus cereus,TC和Proteus sp.,TD),且这些功能菌均能在兼性厌氧条件下代谢产生大量的生物有机酸,并能够高效的还原蒙脱石矿物中的Fe3+为Fe2+,其Fe(Ⅲ)还原率分别为47.1%、62.9%、67.1%和71.1%;(2)CA菌,KB菌,TC菌和TD菌作用后蒙脱石晶体结构内化学键键强发生明显改变,其中νMg-OH,νAl-OH,νFe-OH的峰强度急剧减弱,导致晶格间电荷失衡,引起晶格畸变扭曲及框架结构遭到破坏。同时,蒙脱石特征峰强度降低且半峰宽数值增加,矿物物相部分发生转变,生成伊利石等新的次生矿物,并且揭示了蒙脱石向伊利石等次生矿物转化的3种机制。此外,四株Fe(Ⅲ)还原功能菌具有较好的抑制粘土矿物水化膨胀的作用,其抑制膨胀率分别为45.65%、48.91%、35.87%和40.22%;(3)复配Fe(Ⅲ)还原菌利用自身及代谢产物对运移分散矿物微粒具有很好的铰链固定效果且作用后矿物层间距和晶格条纹间距明显缩小。复配Fe(Ⅲ)还原菌抑制>95%的蒙脱石、70%-80%的蒙脱石、40%-50%的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和伊利石的膨胀率分别为62.81%、71.93%、82.76%、98.00%、100.00%和99.00%。此外,揭示了四株Fe(Ⅲ)还原菌协同作用下对不同粘土矿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粘土矿物中电子传递途径以及利用Fe2+为晶核生长点形成次生矿物的形成机理;(4)研制了低渗透油藏内源通道减阻功能微生物的定向激活剂配方,最佳配方为:糖蜜为0.9%;NH4Cl 0.1%;酵母粉0.15%;Mg SO4·7H2O 0.3 mg/L;Na2CO30.25 mg/L和Fe Cl3·6H2O 0.6 mg/L。同时实验发现功能菌对原油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选择性的降解,特别是苯类物质中二联苯呋喃和萘类物质中1,3,5,7-四甲基萘,其相对丰度分别下降了0.4%和3.1%,且原油经功能菌作用后粘度降低了1.58m Pa·s;(5)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延长油田不同开采方式区块和长庆不同含水量油藏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特征。Marinobacterium、Sulfurimonas、Thalassospira和Pseudomonas为延长低渗透油藏正常水驱区、空气辅助区和CO2注入区采出液中主要优势菌属。当定向激活培养后,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激活前水样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Bacillus、Stenotrophomonas、Pseudomonas和Lactobacillus转变为激活后水样中的通道减阻功能优势菌属。长庆低渗透油藏中主要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Marinobacter、Vibrio和Arcobacter。Arcobacter、Desulfobulbus和Pseudomonas为定向激活后油井采出液中的优势功能菌属;(6)外源Fe(Ⅲ)还原功能菌和内源通道减阻功能菌均能够有效的提高10-50m D岩心的渗透率及降低水驱注入压力,其值分别为49.58%,39.3%和61.11%,55.56%,且功能菌改善水化膨胀前岩心通道减阻效果要明显优于水化膨胀后。内、外源功能菌有效的阔宽了水化膨胀后岩心的孔道半径,其半径值分别增大了2.412μm和3.145μm。此外,岩心物模驱替试验证明激活后内源通道减阻功能微生物的驱油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了6.9%。
其他文献
人类的视觉系统具有着卓越的颜色恒常性功能,可以消除或减轻因光照变化对场景中物体表面颜色的影响,进而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物体表面的真实颜色属性信息。然而,遗憾的是成像设备,如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却并不具备这种“智能”的颜色调节能力,这会导致所获取的数字图像产生偏色的现象。因此,数字图像颜色校正的研究工作受到了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无监督的数字图像颜色校正方法和有监督的数字图
短玻纤增强聚丙烯水辅注射成型技术,是以短玻纤增强聚丙烯为原料成型出中空或部分中空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品的新型注射成型工艺。由于水辅注射成型技术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其发展中主要集中研究水辅制品的残余壁厚、水穿透长度及晶体构型等制品质量指标,而对类似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水辅制品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短玻纤增强聚丙烯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自制的水辅注射成型装置制备了短玻纤增强聚丙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隐患。放射治疗作为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宫颈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放疗设备的发展,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 radiotherapy,IMRT)、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和容积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VMAT
颖蜡蝉科Achillidae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蜡蝉总科Fulgoroidea,是蜡蝉总科昆虫一个中等大小类群,世界性分布。全世界记录161属500余种,中国记录4族25属86种。颖蜡蝉若虫为植食性或腐食性,成虫为植食性,不少种类是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害虫或潜在害虫,具有一定经济意义。目前,颖蜡蝉科昆虫在蜡蝉总科的系统演化以及该科的高级阶元间系统关系尚有
在水利、港口、海洋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砂石作为回填和建筑材料,而砂石主要来源于内陆,需要通过运砂船由砂场运送到施工现场。因此运砂船载砂方量测量一直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其效率和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但受船体结构、水域环境等因素的限制,陆地上常用的土方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法、RTK法等难以应用于运砂船方量测量。目前,运砂船方量测量常用的方法是将运砂船所载砂石形状简化为棱台或者圆锥
室内场景的数据获取与三维建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快速地、易于操作地、低成本投入地对室内场景进行三维重建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以普通数码相机为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模仿人眼的视觉机理,使计算机依靠多幅影像实现对三维场景的感知,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能生成稠密的点云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室内场景的三维重建工作中。双目立体视觉主要包含相机标定、图像匹
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长,地域广阔,隧道工程的数量已经是世界上最多,规模也是世界上最大。且伴随着科技与经济实力的飞速增长,隧道的数量仍在飞速的增加。隧道工程无处不在,涉及高铁、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几乎所有交通领域,可以说是掌握了国家着经济命脉。施工期隧道由于爆破影响,沉降变形很大。需要被监测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传统的隧道测量方法主要是先布设离散的监测点,然后人工定期对这些离散点进行监测,以进行变形监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运营期轨道检测工作正面临着高铁运行空窗期短、效率要求高的严峻挑战。目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主要采用轨检小车测量系统。传统的轨检小车检测效率相对较低,如何提高轨检小车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捷联惯导轨检小车测量系统采用高精度捷联惯导进行小车绝对定位、全站仪辅助定位的定位模式,能够实现轨道几何状态的连续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初始对准为捷联惯导系统提供必要的初始姿态矩阵
自GPS建成以来,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具有实时性好等特点,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网络RTK系统作为GNSS系统的工程应用,因其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和便捷的服务方式等特点同样发展迅猛。本文依据自主开发的网络RTK系统,针对系统中基站间模糊度易解算异常,尤其是低高度角新升星模糊度的固定而展开研究,通过改进对流层延迟估计方法、模糊度固定方式以期提高生成服务数据的质量并缩短系统的初始化时间,进而改善网
水下控制网对于海底板块运动、水下导航定位、水下工程施工以及水下建筑物稳定性监测等水下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水下控制网目前解算精度不高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一套高精度解算方法,提高了点位精度。具体工作及贡献如下:1)圆走航绝对基准传递中,当先验信息(如水深信息)缺失或不精确时,波束初始入射角无法精确获得导致最终定位精度差。为此,开展了入射角的计算方法研究,提出圆走航自约束波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