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深层表示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卫星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大家带来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难题与挑战,如:数据量急剧增加、冗余度高;光谱与空间结构复杂、数据维度较高;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对图像复杂空间、光谱结构的表征能力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学位论文框架将从传统特征提取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方法出发对遥感图像分类问题展开研究,进一步提高遥感图像分类效果。本文主要的工作概括如下:(1)联合稀疏表示算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分类任务中,它可以在过完备字典上对输入像素进行稀疏分解,通过稀疏表示残差对测试样本进行标签分类,然而,该算法的分类性能易受稀疏表示字典对样本表达能力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光谱波段特征、空间上下文信息和纹理结构特征三个方面研究了混合度量表示,如:信息散度、光谱角、巴氏系数等,在联合稀疏表示算法上的提升,并将所提取的像素相似性特征通过决策函数融合到联合稀疏表示算法中,进一步提高地物类别的可分离性,进而改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任务的准确性。通过高光谱遥感图像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基于联合稀疏与混合度量表示分类方法中的三种算法能充分利用图像像素点的空间上下文信息、纹理结构信息和光谱信息,具有较高的识别分类结果,相比原始联合稀疏表示算法,分类性能大大提高。(2)相比于传统分类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具备强大的自动学习能力,能够更好地探索图像空间、光谱维中的深层语义信息。但当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局部感受野提取高光谱遥感图像特征时,可能会造成特征图相同像素的特征表达不一致,影响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将在深度网络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以提高特征表达能力,并设计一种空-谱注意力聚合网络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该网络分为嵌入压缩-激励模块的光谱注意力分支和嵌入多尺度选择性内核模块的空间注意力分支。其中,光谱注意力分支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对每个光谱波段赋予不同的权重信息,实现了波段重要特征的选择性学习;空间注意力分支采用不同尺寸卷积核对图像空间特征进行提取,并将不同卷积层互补的空间注意力特征进行聚合,避免不同卷积层表达信息量差异较大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光谱特征和空间结构信息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可以提取连续光谱维度上最具代表性的光谱波段特征,大大增强了通道之间的相关性。同时,通过提取空间维度上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大大丰富了相邻像素之间的空间上下文信息。(3)标签信息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监督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集给定的标签不牢靠,可能包含噪声标签。针对数据集标签不确定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协方差表示的噪声标签检测算法,主要步骤如下:首先,使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场景的深层语义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第一个全连接层的输出向量进行降维。接下来,构建噪声训练集用于模拟标签噪声的实际情况。其次,计算噪声训练集样本间的协方差构成协方差矩阵,并按行取协方差矩阵的平均值,并通过设置决策阈值实现噪声标签的检测与去除。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评估改进后的训练样本集,从而证明所提噪声标签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的噪声标签检测中取得很大提升。综上所述,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问题,本文通过在联合稀疏表示算法中引入混合度量表示实现了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分类性能的提升,并设计了空-谱注意力聚合网络进一步提高图像的特征描述能力,并通过实验分析证明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标签噪声样本问题,本文设计的基于协方差表示的噪声标签检测算法大大改善了数据集的质量,为场景分类数据集净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2017版课程标准主张在教学中进行“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强调从“知识”走向“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隐含在教材中,栏目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栏目的设置给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资料、数据和科学方法,对教材中栏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建构知识、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为研究对象,对两本教材中各栏目进行分析,在分类和统计各栏目知识点的基础上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年来,高光谱遥感图像(HSI)的分类问题逐渐成为遥感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其在精准农业、军事识别、环境监测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所以提高遥感图像的分类性能、推动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类任务中的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特征提取,然而在传统的分类算法中,常出现特征抽象度低、泛化能力差、计算量大等问题。近年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算法在对深层特征提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寻求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氢气是目前最理想的能源替代品。Fujishima和Honda首次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进行光电化学分解水产氢以来,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就受到很多科技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在利用半导体光电化学分解水的材料中,硅因低廉的价格、丰富的储量、较宽的光谱吸收范围等优点而备受注目。但硅作为光电化学分解水的电极仍具有局限性,如硅表
21世纪以来,车辆数目剧增,车载多媒体、巡航系统和自动驾驶等新型的车载应用大量涌现,这些应用在使用过程产生了大量数据,这对车联网的计算能力与处理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车联网中,车辆的计算能力有限,不足以支撑这些应用的计算处理。在此情景下,基于云计算的车联网应运而生,由于云计算部署位置距离车辆相对较远,只能解决上述要求中计算问题,无法满足时延要求,导致车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
化学镀铜在电子电器、通讯、机械、航空等领域应用广泛,对其溶液及工艺参数的研究至关重要,其中络合剂和添加剂是化学镀铜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的化学镀铜体系主要是以单一络合剂体系为主,然而传统的络合剂如酒石酸盐应用受温度限制,无法满足高速沉积的工业要求;反应级数低的EDTA对镀铜反应的调控弱,镀液后续处理困难。近年来兼具有机碱特性的四羟丙基乙二胺(THPED)作为新型络合剂能够使体系的沉积速率与镀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2018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提出了新概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该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更明确表明中学化学在国家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化学实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高中化学教材为载体,以相关化学实验为基础,以
2019年,第六代移动通信(the 6th Generation,6G)无线峰会在芬兰召开,标志6G相关研究开始徐徐展开。会议审议发布的6G白皮书中,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因其高速率、高频谱、绿色、安全等优越的通信性能已被认为是6G研究发展的一个极其有前景的通信技术。但可见光信号易受距离、环境影响,导致信号衰减严重,这也成为制约VLC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