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回族的国家认同建构研究 ——基于《月华》(1929-1942)的文本分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民族国家面临着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任务,尤其在民族国家建立之初,以什么样的方式构建国家认同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近代中国面临类似的问题。中华民国成立之后,需要在成分复杂的民族中构建起统一的国家认同,才有可能完成从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回族国家认同的构建便是其中之一。清朝中后期以来,回族长期对国家政权保持消极的态度,国家观念较弱,国家认同度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面对这样的状况,回族知识分子和政界精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国家也看到了唤醒少数民族族国家意识,增强国家认同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动员全部的力量参与到抗战中是当务之急,而国家认同的构建对于抗战动员则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以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回族报刊《月华》为分析对象,研究近代中国回族国家认同的构建方式。通过对《月华》(1929-1948年)的梳理发现,该报刊在第一阶段(1929年-1937年)主要关注的是本民族的问题,呼吁对回族教育、回族社会的关注,并没有明显的国家认同构建倾向,而在第二个阶段(1938年-1942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府的影响并反映着国家的意志,《抗战建国纲领》号召全国人民参与抗战建国,《月华》积极响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界人士的支持,从而转向了国家认同构建。在关注的主题上也发生了变化,抗战建国、三民主义、呼吁民族团结方面的内容明显增多。笔者以这段时期的《月华》为对象进行分析,利用国家认同建构的理论和媒介建构理论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月华》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建构国家认同,分别是唤醒历史记忆,塑造“他者”以及保障群体利益的承诺,而这三种方式,都是在回族具有一定的民族认同并关注本民族发展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在历史记忆的建构上,强调回族历史与国家史的重合,宣扬回族“保家卫国”的历史传统;第二,在“他者”的塑造上,突出描述侵略者对回族自身的侵害,将侵略者描述为民族与国家共同的敌人,强调回族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第三,在群体利益上,承诺以三民主义为原则来建国,保障民族平等,而民族平等则是回族长期以来追求的群体利益。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与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同时网络攻击也在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给网络安全和网络秩序造成了巨大威胁。基于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普遍存在较高的误报率和较低的准确率。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对特征的依赖很强,如何构造一套具有通用性的网络流量特征集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随着深度学习的崛起,为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研究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充当润滑剂调节人们的日常沟通交流。作为委婉语的分支,政治委婉语被广泛用于政治场合、政府文件以及政治新闻报道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学者对于政治委婉语的研究多停留在分类、修辞、文化、语用等方面,而对于政治委婉语的认知语用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视角探究政治委婉语的认知语用现象。本文主要选取奥巴马国情咨文为语料,采用定性分析法,从奥巴马国情咨文中选取27个例子进
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70年以来,双方展开务实合作,共同打造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旨在进一步强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际中文教育在此进程中承担了推进汉语教学、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以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神圣使命。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在巴基斯坦蓬勃发展,高素质的师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赴巴基斯坦国际中文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直接影响着赴任期间的工作质量,针对这一群体的跨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投资者信息的重要来源,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有义务出具合理公正的审计意见来降低信息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如今,经济环境和审计对象日趋复杂,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审计技术来解决现实中财务舞弊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本福德定律(Benford’s law)及检验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结合本福德检验系数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以及在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案例中的
近两年技术创新催生新业态,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了新的岗位需求,带来就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综合考虑自身的闲暇、偏好、兴趣和技能,并结合家庭社会资源,选择自我雇佣这一灵活就业形式。自我雇佣这一就业形态虽然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但也面临一定的进入壁垒,如起始资金的限制、经营者的人脉关系等。社会网络与自我雇佣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目前自我雇佣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和转移
2013年9月,首次官方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它是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在该国最好的大学里进行的一场演讲中提出的。自此以后,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通过对中国与沿线各国农产品流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发现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多数国家农产品贸易存在逆差,并且相关种类依赖集中度较高。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的大背景下,中
烟草流行是这个世界迄今所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每年使近600万人失去生命,其中有500多万人缘于直接使用烟草,有60多万人属于接触二手烟雾的非吸烟者。目前约50%的烟草使用者死于与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对于控烟,我国已经提出了明确目标。《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已经提出,今后政府要逐步提高全面无烟法规覆盖人口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
学位
共轭聚合物薄膜晶体管得益于其丰富的材料来源、低温低成本工艺、兼容柔性基底、溶液法大面积制备等特点,在学术和商用领域飞速发展。作为共轭聚合物薄膜晶体管的核心,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聚集在了施主-受主(D-A)聚合物身上,分子间的强给受体电荷相互作用促进其迁移率相比于早期共轭聚合物得到了大幅提升。DPPT-TT作为一种新型的D-A共轭聚合物,凭借优良的平面性、强的吸电子特性、强分子间作用力等特点,成为了晶体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致使知识产权网络侵权愈发猖獗,“通知—删除”规则作为应对知识产权网络侵权的重要规则,为权利人设置了具有时效性的救济途径,同时规范了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三方的行为。但是,在“通知—删除”规则适用于我国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受立法缺位、理论认识混乱等因素的影响,显现出许多问题。本文为实现“通知—删除”规则在我国知识产权侵权领域的有效适用、构建完善的“通知—删除”制度,重点研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