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介入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实务研究 ——以合肥市W社区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数量也在日益增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这种方式存在其较大的弊端,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回收利用率低、成本较高且污染严重等。通过垃圾的分类收集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环境问题的改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管理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认可并推行,这项工作涉及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居民等多个社会主体,需要多主体共同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垃圾分类治理。这其中居民作为垃圾分类参与主体之一,同时也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居民的有效参与将从源头促进垃圾的分类收集管理,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态度、行为还需要不断的引导和提升。基于此,本研究以合肥市W社区“益环保绿生活”环境保护项目为背景,探究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以社区工作方法进行实务介入,从而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意识,改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行为,推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垃圾分类,并且在总结实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其次,回顾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相关研究;最后,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W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现状,首先整体介绍W社区概况;其次,在项目前期调研中通过观察和访谈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W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包括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规范性差、频次低、持续性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缺乏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垃圾分类意识淡薄、社区宣传不到位、缺乏监督激励机制;再次,从两个层面分析推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需求,居民层面存在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及方法并进行实践模拟、行为得到肯定的需求,社区层面存在推广政策普及知识、强化宣传、建立垃圾分类监督激励机制的需求。最后,分析当前W社区推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优势。第三部分是社区工作介入W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具体实务过程,首先是根据存在的问题与需求设计社区活动方案并组织开展七次社区活动;其次,活动结束后对实务过程进行评估;最后进行反思并提出跟进建议,包括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链接更多资源提供支持、注重提升一线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第四部分,笔者在实务探索基础上提出推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的对策建议,包括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健全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其他文献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陶冶情操的教育,也是温润心灵的教育,能够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对涵养学生美好心灵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现行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选文则是小学语文课程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实施审美教育,首先应挖掘析出语文学科中本身的美。对语
“日积月累”板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板块,“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仍然保留了这一板块,并进行了部分变动。经过查阅发现,关于研究“日积月累”板块的论述较少,但是“日积月累”板块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必要的知识储备,是小学生奠定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养的背景。这些材料一方面丰富了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充分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
有效的整合科学事实与理论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对世界的理解[1]。发展指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学习阶段的延长而得到相应的发展,而整合要以有组织有结构的科学知识和模型为核心概念进行科学教育。以大概念体系为核心、围绕少数概念进行深入探究的进阶学习,能够有效改变其“广而浅”的科学学习现状,最终实现科学素养的发展。我国小学阶段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也顺应了当今国际发展的主流方式。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
奥尔夫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对全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创办时就以“原本性”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其中,奥尔夫的图谱教学法在我国的学校音乐课堂已经大量普及。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都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图形谱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具有直观、简洁、生动的特点,帮助学生对音乐中的各
2020年,教育部在给全国政协委员的答复函中提出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的信息技术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中小学编程教育再一次受到了高度关注。通过编程教育培养计算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提升计算思维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而编程思维作为编程教育培养的核心和培养计算思维的主要途径,研究者对其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在小学教育阶段关
在广西民族地区,许多幼儿处在双语或多语的学习环境中,他们接收着非平衡的双语或多语的输入,为了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国家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在多元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要场所,如何开发利用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
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及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方面。对幼儿分享观念及分享行为的研究可促进对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理解,为幼儿发展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同伴关系是同龄或者年龄相近的个体或者心理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个体之间的通过共同活动或者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社会化意义重大。研究发现幼儿的同伴关系对分享行为会产生影响,不少研究认为分享行为主要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城乡二元体制的阻碍,大量的中青壮年人口涌入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渐增加。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不足的状况日益凸显,亟需解决。自信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心理状态,缺乏自信会使人陷入萎靡不振。由此,笔者提出如何提升留守儿童自信心的议题。文章以南宁市X村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研究法,通过参与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并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服务。目
目的下肢是人体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足踝"作为整个人体的"根源",承担着支撑人体活动和力学传导的作用。足踝创伤或畸变会造成连锁的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乃至脊柱的退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包括足骨、关节软骨、主要韧带、足底筋膜、软组织等解剖结构在内的,相对科学完善的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方法利用1名成年男子右足中立位的CT扫描数据,综合Mimics、Hyp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