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4D-CTA影像技术,采用神经系统CTA+CTP检查并进行4D后处理,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后侧支循环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血管狭窄的关系及4D-CTA在缺血性卒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取46例发病7天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完善头颅影像学检查,用CTP后处理得到的4D-CTA图像,与常MIP、VRT的常规CTA图像对比,应用多相CTA侧支评分(Collateral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4D-CTA影像技术,采用神经系统CTA+CTP检查并进行4D后处理,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后侧支循环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血管狭窄的关系及4D-CTA在缺血性卒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取46例发病7天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完善头颅影像学检查,用CTP后处理得到的4D-CTA图像,与常MIP、VRT的常规CTA图像对比,应用多相CTA侧支评分(Collateral score based on Multiphase CT Angiography,MPCS)对4D-CTA及常规CTA图像显示的相应侧支循环进行评分,采用WASID法对病变血管进行狭窄率测量,分别计算正常侧和狭窄或闭塞侧血管流域血流通过时间,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入院和出院NIHSS评分,分析临床预后与侧支循环的好坏及血流状态的关系。结果:1、图像质量比较:所有患者在相同的目标血管区域的同层面常规CTA和4DCTA的图像质量均能达到临床判读标准,具有优良的显示,两种图像质量差异无明显意义。2、狭窄率比较:在纳入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10例患者中,4D-CTA峰值期与常规CTA、4D-CTA动脉早期与峰值期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和p=0.044),4D-CTA动脉早期与常规CTA血管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流时间比较:共纳入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33例和颅内血管正常对照组20例,单侧狭窄病例患侧与健侧血流出现时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双侧狭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4D-CTA图像质量与传统单相CTA无明显差异,提示4D-CTA与常规CTA在疾病诊断中有可比性,且对脑血管狭窄及侧支循环的显示优于单相CTA。2、缺血性卒中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与侧支循环有关,4D-CTA是评估侧支循环的血流状态及顺行、逆行血流的有力手段。3、4D-CTA可创新性的以血管形态方式描绘出血流时间,较CTP等神经灌注影像有更直观的显示血管形态,为进一步治疗决策提供了便利。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以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约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95%。脂代谢紊乱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脂代谢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而影响基因功能,进一步导致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和T2DM发生。JAZF1、IG
目的: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中视网膜病变患者和非视网膜病变患者颈动脉弹性模量、内中膜复合体(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厚度及相关临床资料,研究影响颈动脉弹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颈动脉弹性模量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r,DR)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诉讼,作为一种有效处理婚姻关系冲突的“安全阀”而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然而,既有研究并未着眼于对村落女性付诸诉讼进行离婚这一路径的遴选及其后续行动逻辑的考察,也未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行动进行动态性的过程研究。文章聚焦于关中L镇近年来所发生的离婚诉讼案件,旨在探究在长久以来所奉行的“无讼”传统和独对女性所加持的“乡性”评价指标双重文化背景的村落场域当中,女性一方在付诸诉讼路径进行离婚的整个过程中的具体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的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步走向每个领域,而在交通出行领域,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或多或少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自动驾驶汽车的自动化等级的不同,人工参与程度与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也不尽相同。自动化等级越高,人工参与程度就越小,甚至在未来实现严格意义上的无人驾驶。目前,我国并没有对自动驾驶出台专项法律,但是自动驾驶侵权又是当前所面对的新型法律问题,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还不具备高度自动
目的:蛋白质的泛素化和去泛素化的过程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分子反应中,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是一种蛋白质去泛素化反应中的关键酶,可从各种底物上裂解小分子泛素(ubiquitin,Ub)以保持蛋白质稳定性。卵巢肿瘤含域蛋白酶-1(ovarian tumor domain-containing protease-1,OTUD1
目的:肺腺癌(lungadenocarcinoma,LUAD)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急迫需要提高对LUAD分子机制的了解才能预测其预后并开发针对靶基因的新治疗策略。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办法,在GEO及TCGA数据库中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LUAD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细胞实验验证了该基因在肺腺癌细胞系的表达及功能,此外,通过一系
随着我国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大庆市冻结盐渍土区域内的工程建设量逐渐增多,土动力学参数是冻结盐渍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动力反应分析计算的重要依据,目前学者们对冻结盐渍土动模量和阻尼比这两个土动力学参数研究较少。本文采用GDS动三轴试验方法,针对负温、冻融循环次数、围压和振动频率四个试验条件,对冻结盐渍土的动应力、动模量、模量比和阻尼比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影响条件
当今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使人们生活质量飞速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并且随着“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提出,正式将国民健康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与健康产业的结合无疑给用户带来更智能的健康信息服务,而受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该行业又迎来了重要机遇。在线健康信息服务是通过健康网站、公众号和手机APP等便捷的方式为用户提供
背景介绍: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作为脊柱融合内固定术中远期并发症引起骨科医师的重视。手术节段相邻节段在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出现负荷及活动度改变,导致影像学上出现退行性改变的表现,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可伴随临床症状而需要手术干预,文献报道十年内再手术率高达36.1%。椎弓根螺钉、螺帽等内固定系统对上位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侵扰(Facet Joi
背景介绍: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失去稳定性,相对于相邻椎体向各个方向滑移而导致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可由各种因素导致,如发育不良、脊柱退行性变、创伤或是病理因素导致的继发滑脱。在退行性滑脱的患者体内,存在一个长期的下腰椎不稳、椎间盘退变、韧带松弛以及关节突关节磨损的状态,随着时间进展,腰椎的退变程度加重,最终发生退行性滑脱。严重的退行性滑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椎间孔狭窄,从而使患者出现反复的腰腿痛及间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