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机荧光探针具有检测迅速,处理简单,检测限低以及可生物应用等优点,广泛用于化学分析、环境检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中报导的探针大多存在水溶性较差,生物毒性较高等问题,很难用于生物活体、细胞中特定物质的影像监测,同时大多只能检测一种物质,很难通过一种探针实现多种物质的定性与定量。本文从生物硫醇和有害阴离子的检测入手,将高水溶性的吲哚磺酸鎓盐与特定的荧光团结合,制备了对半胱氨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荧光探针具有检测迅速,处理简单,检测限低以及可生物应用等优点,广泛用于化学分析、环境检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中报导的探针大多存在水溶性较差,生物毒性较高等问题,很难用于生物活体、细胞中特定物质的影像监测,同时大多只能检测一种物质,很难通过一种探针实现多种物质的定性与定量。本文从生物硫醇和有害阴离子的检测入手,将高水溶性的吲哚磺酸鎓盐与特定的荧光团结合,制备了对半胱氨酸具有良好检测能力的水溶性近红外荧光探针,获得了能定性定量检测氰根/亚硫酸根两种物质及氰根/亚硫酸根/次氯酸根三种物质的水溶性荧光探针;同时,结合理论计算和生物成像实验,研究了探针的检测机理与生物应用情况。1、以半花菁为荧光团,丙烯酰酯为识别位点,吲哚磺酸鎓盐为亲水基团,利用半胱氨酸对丙烯酸酯的共轭加成-环化反应,设计合成了特异性检测半胱氨酸的近红外荧光探针NIRHA,对其性质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表明,探针具有极好的水溶性,仅使用1%的有机溶剂,就能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荧光检出限(LOD)达7.76×10-8M;通过MTT实验发现,探针NIRHA具有较低细胞毒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将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探针溶液中孵育24小时之后,细胞活力保持在90%以上;通过细胞成像和生物活体实验,发现探针可以成功的检测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半胱氨酸,检测过程不受细胞环境的干扰,同时探针具有良好的小鼠体内成像能力,能够完成小鼠内源性和外源性半胱氨酸的检测。2、以吩噻嗪为荧光团,利用其与吲哚磺酸鎓盐间的Knoevenagel-Doebner缩合反应,设计合成了对氰根和亚硫酸氢根具有双波长差异性检测能力的荧光探针PHTP。该探针使用过程中,在中性环境下可以特异性检测HSO3-,在450nm处产生特异性的荧光信号变化,没有CN-的干扰;在碱性环境下可以特异性检测CN-,在507nm处产生荧光信号的改变,HSO3-没有干扰。同现有探针相比,PHTP具有水溶性好、响应快速、检出限低(氰化物,LOD=9.8×10-8 M;亚硫酸氢盐,LOD=3.0×10-8 M)等优点。通过核磁滴定、高分辨质谱实验和Gaussian理论计算推测了可能的检测机理。通过细胞成像实验,发现探针PHTP可以用于HeLa细胞中的荧光显影,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在前面工作基础上,利用Knoevenagel-Doebner缩合反应,从三苯胺和吲哚磺酸鎓盐出发,设计合成了对氰根、亚硫酸氢根和次氯酸根具有三波长差异性检测能力的荧光探针TIM。该探针在检测CN-、HSO3-和ClO-时,可以分别在473nm、378nm和425nm处产生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检出限分别为4.5×10-8M,4.3×10-8M和4.9×10-7 M。通过核磁滴定、高分辨质谱和理论计算解释了三种被检测物与探针反应的不同机理。并且通过生物实验,发现探针在HeLa细胞和MDCK细胞中均可以完成CN-、HSO3-和ClO-的荧光成像。
其他文献
在如今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日益严重的境况下,节能减排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而新能源汽车无疑是重点研发对象,与之匹配的三电系统等关键技术也备受重视,动力电池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精确的SOC估计有利于提高车用动力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系数,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SOC作为动力电池的隐式状态,对其进行精确估计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本文依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木质素作为细胞壁三大主要成分之一,一方面对植物的机械支撑和水的运输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结合紧密,其阻碍了纤维素的工业化利用。杨树作为木
铁路运输因其快速、安全、经济、运量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铁路运输尤其是高速铁路运输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4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国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4.9%和64.8%,在未来的时间里还计划修建更多的铁路干线及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随着铁路工程项目的日渐增多,铁道运输安全问题越来越多
遥感卫星影像一直广泛应用于土地勘测、定位导航、环境侦测、预防灾害、海洋利用等领域,但由于云层的存在对地面场景不仅会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影像上的光谱和纹理信息,所以云检测方法研究也是目前遥感影像处理中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近些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也给遥感影像云检测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本文主要研究在含有多角度偏振信息的遥感卫星影像如何提升云检测精度;因此,
Hy-Vo齿形链是齿形链中的一种高端产品,因其能够显著地减小啮合冲击和传动过程的噪声而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在国家自然基金:齿形链变异机理及其关键技术(编号.51775222)的支持下,本论文对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的变异类型、内-外复合链板的内侧齿廓曲线、链轮的变位系数计算、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研究了常见的Hy-Vo齿形链变异类型和
作为目前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社会乃至整个生态系统极其重要的生存条件。而在整个水资源系统中,地下水资源作为其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社会中已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末期,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人口数量激增,社会进步,地表水资源匮乏、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也因此人们开始依赖由于埋藏地下而相对比较干净的地下水。在我国,地下淡水资源大约占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居民生活
混凝土是目前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随着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快速发展,其耐久性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沿海或近海地区混凝土结构,受氯盐侵蚀环境的影响,耐久性不足导致结构失效的问题更加严峻,因此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分析和耐久性评估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正常使用状态下混凝土结构往往伴随着开裂,而裂缝开展存在随机性,且其对耐久性影响存在模糊性。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171)子课题:开裂钢
具有环状结构的有机硫化物广泛地应用于药物化学,农业化学和材料化学中,也是很多天然产物中的重要生物活性基团,构建结构多样的环状有机硫化物将能够促进相关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与修饰。同时,环状有机硫化物还可以参与众多的转化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硫-迈克尔(Sulfa-Michael)加成引发的串联环化反应是构建环状有机硫化物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可以构建多个手性
研究区域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块南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麓,地处班公措—怒江缝合带,是研究特提斯构造演化、青藏高原早期形成的关键地区。研究层段余穷组,地层发育较全、露头连续、岩性组合具有代表性、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现象丰富。所选剖面PM035,位于查的嘎拉南东方向300m处山沟内,该组以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细碎屑岩,产有孔虫类、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钙藻等化石,厚度约973.2m。下与康曲组整合接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在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用地紧张,人地矛盾加剧,不少城市建成区覆盖率过高,导致土地资源缺乏,城镇发展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