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戈白垩系余穷组有孔虫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域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块南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麓,地处班公措—怒江缝合带,是研究特提斯构造演化、青藏高原早期形成的关键地区。研究层段余穷组,地层发育较全、露头连续、岩性组合具有代表性、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现象丰富。所选剖面PM035,位于查的嘎拉南东方向300m处山沟内,该组以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细碎屑岩,产有孔虫类、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钙藻等化石,厚度约973.2m。下与康曲组整合接触,上未见顶,为班—怒洋闭合前的最高海相层位。余穷组含有孔虫极为丰富,经研究鉴定共计11属22种,包括底栖大有孔虫Orbitolina,Palorbitolinides,Eorbitolina,Columnorbitolina,Mesorbitolina 5属,底栖小有孔虫Endothyra,Textulariina,Nezzazata 3属,浮游类有孔虫Herdbergella,Blefuscuiana,Favusella 3属,并将底栖大有孔虫划分为3个组合。通过国内外对比,根据有孔虫地层分布特征和演化关系,将余穷组时代定为早白垩世晚期的阿普特期(Aptian)—晚白垩世早期的赛诺曼期(Cenomanian)。余穷组岩性以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生屑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介壳灰岩、白云质灰岩、砂质泥岩为主,并呈现为多个韵律性旋回。根据野外观察及室内岩石薄片鉴定,结合含化石组合特点,在余穷组划分出9种沉积微相类型,并进一步划归5种沉积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台地边缘礁相及台地边缘前斜坡相。根据剖面相序结构,余穷组碳酸盐岩沉积过程总体上构成3次大型的海平面升降旋回。整体上来看,余穷组地层虽为班-怒洋闭合前最高海相层位。但根据余穷组出露部分岩石组合特征和生物群组合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相,余穷组沉积时期水体发生再次加深,其海平面上升。将剖面沉积相和所产化石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有孔虫化石类型及其分异度和丰富度在不同沉积相各不相同,即:开阔台地内有孔虫分异度与丰富度都较高,局限台地内可见小型底栖有孔虫,台地边缘浅滩由于水动能的加强有孔虫分异度减小,台地边缘生物礁可见造礁生物化石珊瑚、藻类,台地边缘前坡见浮游有孔虫。
其他文献
皖南太平花岗闪长岩体内中西部存在一系列北北西走向的巨斑状二长花岗岩脉以及与岩脉伴生的近东西向断裂,前人研究大多针对皖南太平-黄山复式岩体的两个主体——太平花岗闪长岩和黄山花岗岩展开,但几乎未对岩体内部的岩脉群开展过详细研究。本文聚焦太平花岗闪长岩内部的巨斑状二长花岗岩脉群,开展了野外构造地质学、岩石学、采样等系列地质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地质年代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的系统分析,探讨了岩石成因,并
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始终是陆地水文循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在河水入渗过程中,尤其是傍河开采激发河水入渗的情况下,河床沉积物作为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的重要地带和关键界面,具有明显的物理梯度、化学梯度和生物梯度,发生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河床沉积物垂向上的氧化还原分带。由于河水水动力条件的季节性变化,河床在不同时期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淤积作用,河床沉积物的结构和岩性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影响河水的入
在如今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日益严重的境况下,节能减排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而新能源汽车无疑是重点研发对象,与之匹配的三电系统等关键技术也备受重视,动力电池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精确的SOC估计有利于提高车用动力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系数,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SOC作为动力电池的隐式状态,对其进行精确估计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本文依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木质素作为细胞壁三大主要成分之一,一方面对植物的机械支撑和水的运输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结合紧密,其阻碍了纤维素的工业化利用。杨树作为木
铁路运输因其快速、安全、经济、运量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铁路运输尤其是高速铁路运输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4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国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4.9%和64.8%,在未来的时间里还计划修建更多的铁路干线及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随着铁路工程项目的日渐增多,铁道运输安全问题越来越多
遥感卫星影像一直广泛应用于土地勘测、定位导航、环境侦测、预防灾害、海洋利用等领域,但由于云层的存在对地面场景不仅会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影像上的光谱和纹理信息,所以云检测方法研究也是目前遥感影像处理中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近些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也给遥感影像云检测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本文主要研究在含有多角度偏振信息的遥感卫星影像如何提升云检测精度;因此,
Hy-Vo齿形链是齿形链中的一种高端产品,因其能够显著地减小啮合冲击和传动过程的噪声而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在国家自然基金:齿形链变异机理及其关键技术(编号.51775222)的支持下,本论文对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的变异类型、内-外复合链板的内侧齿廓曲线、链轮的变位系数计算、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研究了常见的Hy-Vo齿形链变异类型和
作为目前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社会乃至整个生态系统极其重要的生存条件。而在整个水资源系统中,地下水资源作为其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社会中已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末期,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人口数量激增,社会进步,地表水资源匮乏、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也因此人们开始依赖由于埋藏地下而相对比较干净的地下水。在我国,地下淡水资源大约占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居民生活
混凝土是目前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随着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快速发展,其耐久性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沿海或近海地区混凝土结构,受氯盐侵蚀环境的影响,耐久性不足导致结构失效的问题更加严峻,因此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分析和耐久性评估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正常使用状态下混凝土结构往往伴随着开裂,而裂缝开展存在随机性,且其对耐久性影响存在模糊性。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171)子课题:开裂钢
具有环状结构的有机硫化物广泛地应用于药物化学,农业化学和材料化学中,也是很多天然产物中的重要生物活性基团,构建结构多样的环状有机硫化物将能够促进相关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与修饰。同时,环状有机硫化物还可以参与众多的转化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硫-迈克尔(Sulfa-Michael)加成引发的串联环化反应是构建环状有机硫化物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可以构建多个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