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电系统作为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就一直被广泛关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广电系统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无论其财政收支还是人员使用完全由国家负担。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广电系统在宣传工作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广电系统也存在着投入产出效益低下、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管理效应差以及发展后劲不足等各种问题。正是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广电系统产生了新的用人制度——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劳务派遣是劳务经济的一种类型。劳务派遣既能满足政府的公益性的要求,也能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为劳务部门提供生存渠道。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以其制度灵活、保障全面、手续便捷、便于人才流动而获得劳动力市场的青睐。劳务派遣为用人制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优化人才结构、赢得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实行劳务派遣可以使企业从烦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去办抓发展、促效益。因此,这种模式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应尊重现实生活的需要,以法律加以规范,使其有序发展。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后,我国广电系统面临着对于用人如何更加有效、有序管理的问题。于是,在试点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探索性的制度创新,其中劳务派遣制度影响最为突出。这一制度为广电系统的快速、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劳务派遣的使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电系统用人困境,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原本存在于非正式人员和正式人员之间的关于同工同酬、职业安全以及职业自豪感丧失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而且由于劳务派遣这一用工模式本身也有着其不可避免的弱点,从而无法彻底解决广电系统在聘用人员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当今,在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用人制度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广电系统实行劳务派遣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广电系统劳务派遣中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探讨我国广电系统实行劳务派遣制度的利与弊,也对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同时,本文对国内广电系统人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并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为个案,期冀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对国内广电系统实行劳务派遣制度改革展开更为深入与贴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