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诗相关论文
温庭筠词与齐梁诗颇有相像之处,二者题材上均多致力于对女子容颜神态的摹写,风格也都普遍显得绮丽宛转。这主要可归因于所处的文化环......
【正】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几乎同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一样悠久。相对而言,如果可以把近代文学研究喻为新开垦的处女地,那么古代......
【正】 历代对齐梁诗歌的笺注工作,进行得较少。清王士禎选、闻人倓笺注的《古诗笺》(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有排印本),是清季......
“诗格”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学批评著作,这类著作在唐代蔚为大观,仅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就收人二十九种之多,另有日本......
<正> 所谓齐梁诗,是指南朝齐(479—502)、梁(502—557)两代的诗歌。前人将讲求声律对偶、浮艳绮丽的诗歌称为齐梁体,又含有代指浮......
<正> 晓音同志的《八代诗史》,是一部探索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兼及北朝)诗歌嬗变轨迹及其规律的分体断代文学史。自清末王闿运编......
<正> 隋唐以来,齐梁文风一直是浮靡之习的代称。其骨力不振之弊,人皆见之,其艺术变革之功,则毁誉不一。当代学者论及这一段诗歌时,......
齐梁两代文学紧密相承,所以历来把齐梁两代文学视为一体。齐梁诗歌一向遭受批评,被认为是“华艳”、“轻靡”、“唯美主义”诗风的代......
葛晓音教授自1979年考上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随陈贻焮先生研读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以来,从事这个专业方向的研究已......
<正>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人,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及《四声谱》等,《宋书》......
<正> 金代鲜卑族杰出诗人元好问,诗文冠金元两代,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是他二十八岁时,仿效杜甫......
集音乐、绘画、雕刻艺术及戏剧之美于一身的齐梁文人诗歌,真实记录了齐梁时代士人的俗世生活,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的人文历史画卷,......
皎然反对强效复古,推崇艺术创新,充分肯定了齐梁诗的艺术成就;批判了“文章道丧五百年而有陈君”的言论。他的复古通变理论,独树一......
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自晚唐以来一向被称为“诗史”,永远闪烁着瑰丽夺目的光彩,流传万代。其中有......
《文选》中蕴含的诗学观点是萧统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梁代文坛上,萧统既不同于“主文派”的萧纲、萧绎,也迥异于“主质派”......
<正>齐梁声律是近三十年来学术研究成果斐然的一个领域,一批优秀学者前后相续投入其中,产生了诸多质量上乘的论著,杜晓勤的《六朝......
<正> 长期以来,徐庾体诗一直未引起应有的注意,迄今为止,笔者尚未见到一篇这方面的专论。为了深入研究齐梁新体诗,准确而全面地把......
<正> 所谓“宫廷文人”,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唐代的宫廷文职官员,几乎人人都必须具备写作应诏诗的技能。只是有些以文学进身......
<正> 一、“齐梁体”界说五言诗发展到南朝,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山水勃兴,声色并作,诗歌体制已大异于曩昔。南朝人很喜欢用“体”来......
诗的本义是抒情言志,这在早期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是丝毫无爽的。大约一直到西晋,情况还是基本如此,陆机在分辨诗、赋两种文体时即......
<正> 《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上刘石同志《陈子昂新论》一文,如其题目所标,是一篇力求立意新颖之作。作者想“从历史的和宏观的眼......
长期以来,我们在六朝文学研究中对“宫体诗”始终抱着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视之为六朝形式主义文学中的一股浊流。如果我们对此现象作......
论齐梁文学新变的审美理想(新加坡)王力坚南齐文论家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说:习玩为理,事久则读,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
<正> 释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和颜真卿、韦应物唱和,二人都很看重他。所著《诗式》引有徐凝《京都......
<正>李白《清平调词》中"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句早已家喻户晓,被视为形容美人的经典比喻。然而,北宋诗人、书法家蔡襄却在手迹中将此......
【正】 (一)钟嵘《诗品》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无疑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该书序言中涉及到不少理论问题,正文部分则评品了一百二十......
陈子昂的诗论是否带有复古倾向?他对魏晋六朝诗歌的贬低以至否定,应如何评价?他的诗论与诗作,在精神上是否完全一致?他的诗作,是否......
沈约是齐梁两代的重要诗人.他不仅在诗歌理论上引导了齐梁诗歌的发展方向,而且善作诗,诗有名于当时,是"一代辞宗".他的诗题材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