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相关论文
<正>"上官体"是唐代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风格称号。上官仪在贞观时期就已崭露头角,"绮错婉媚"之风已基本形成,为何"上官体"在高宗朝......
《全唐诗》存上官仪诗20首,大部分符合《广韵》韵例,从平仄格式、声病、对仗等方面分析可得,上官仪诗歌创作已渐开律径,对仗工整,......
初唐近百年始终存在的宫苑诗坛,是当时诗歌创作和诗歌交流接受的中心,而初唐学士则是宫苑诗坛中创作传播的主体。初唐学士应该包括两......
上官仪一生虽晚年受到宫廷斗争的冲击,死于非命,但总的来讲,至少在封建社会读书人眼中,官拜宰相,同时又为当时文坛领域,开一代文学......
作为唐诗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姓氏命名的风格称号'上官体',在初唐诗坛有过一定影响.然而当代对于宫体诗的批判,使得我们对......
上官仪"绮错婉媚"的诗美内涵是指他的诗歌文采斐然而又错落有致,文从字顺而又韵律协调,同时兼具辞藻与格律、神韵与意境的内美与外......
<正> 龙朔文场变体,最先是由杨炯在《王勃集序》中提出来的。将杨、王与龙朔前后文坛上诗文格局联系起来考察,则杨氏"文场变体"实......
在四川广元市的皇泽寺,悬挂着宋庆龄的题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还有郭沫若书写的对联“政......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2017年3月孟宪实先生所著《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以下简称"孟著")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是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
<正> 对于广大的古典文学爱好者来说,薛元超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但如果我们认真地考察一下初唐文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他作为......
<正>商务本、学林本卷五八大臣·宰相·贬降下《王抟工部侍郎制》文末系年为"光化三年六月",《王抟溪州刺史制》系年为"光化二年六......
<正>投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士大夫宴会中的一种游戏。这项活动起源于西周,是由当时的"燕射"(天子与群臣燕息时进行的一种射......
<正> 一九七四年起,“四人帮”一伙为了美化江青,借武则天问题大做文章。他们除了宣扬武则天“得人心”、“有广泛社会基础”、是......
<正>一、“诗格”的涵义及范围诗格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某一类书的名称.作为某一类书的专有名词,其范围包括以“诗格”、“诗式”......
<正> 从唐高祖建国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前后共三十多年,习惯上称为唐初.研究者一向认为唐初诗风是齐梁浮靡之风的延续,或说是宫体诗......
<正> 永徽六年(655)十月,唐高宗不顾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反对,在李义府、许敬宗等人的支持下,立武则天为皇后。这样,武则天经过艰......
<正> 唐高宗李治永徽六年十月己酉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即武则天为皇后,元老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以反对易后均被贬逐诛......
<正> 第一場时間:唐,永徽五年春。(公元六五四年) 地点:长安安业寺內。人物:妙祥(即武媚娘,后来的武則天) 妙禅妙祜妙禛老尼小尼若......
<正> 所谓“宫廷文人”,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唐代的宫廷文职官员,几乎人人都必须具备写作应诏诗的技能。只是有些以文学进身......
<正>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公元667-710年),陕州县(今属河南)人。她是唐初宫廷诗人,西台侍郎上官仪的孙女,她的父亲上官庭芝,后来与......
唐初诗人上官仪的创作实绩使他成为唐诗律化的先驱,他的诗歌理论专著《笔札华梁》也沾溉后世。根据现有文献可知,上官仪《笔札华梁......
<正> 中国历史編纂学从孔子到司馬迁已有显著的发展,通过魏晉南北朝,所謂乙(史)部之書,已由“六經附庸,蔚如大国”。其見于隋書經......
<正>宫廷诗是一种规范化的艺术,体现在结构、主题范围、词汇范围及摒弃强烈的政治道德和个人感情。这种规范化主要是宫廷应景诗写......
唐薛元超墓志考述樊英峰乾陵博物馆薛元超墓位于乾陵博物馆东南约700米处,距乾陵3公里,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1972年2月,陕西省文管会与原乾陵文......
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一书,依据最新研制成功的"中国古代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统计数据立论,有些观点受了错误数据的误......
<正> 长期以来,只要论及盛唐以前的诗歌史,陈子昂、“初唐四杰”理所当然地成为两座重镇,然而,稽之史实,却并不符合。陈子昂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