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政策相关论文
关于林则徐(1785—1850年)的评价问题,学术界早已一致肯定他是近代抵抗英国侵略的民族英雄和具有改革思想的先进人士。还有不少论......
1996年清史研究概况林海1996年,国内的清史研究,成果丰硕,著述不少;在学术研究中,一些课题研究较为深入,且有突破,而另一些研究领域,则有所涉及。同......
虽然苏州的桃花坞与天津的杨柳青齐名,盛产木刻年画,但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三课《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中有一......
福州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被正式开辟成为通商口岸,在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宁波这五个城市中,只有福州一处未成为第一次鸦片......
中国上海和日本横滨同是近代在外力冲击下崛起的都市和名港,在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中,两城市都经历了巨大的城市化和近代化变迁。......
大家知道,历史教科书中的插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历史图片的选用及其说明文字都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否则会给教师们的教学带来不......
本文拟就鸦片战争时期美国赴华传教士的若干活动与观点,以及美国政府侵华政策的制定与实质,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透视两者之间的内......
闭关政策指的是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长期以来,它被视为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因......
关于清代闭关政策有两个问题须进一步分析认识。一、关于“一口通商”。闭关政策并非意味着始终“一口通商”。清初,清政府为割断......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在思想观念方面,它限制了清代人们与外界的交往,使之变得闭目塞听,导致了虚骄愚......
【考情分析展望】中国外交关系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关于古代中国海禁与闭关政策、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蕴藏在深厚的文化之中,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在缺乏探索求证、自由平等的科学精神中发......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郭士立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期刊。该刊是在清政府实施严厉的禁教政策和严格的闭......
【正】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1840年——1842年(道光二十——二十二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国资本主义强盗以它开拓殖民地和......
【正】 本文从行商的职能来探索“十三行”名称的由来。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政策”。清代入关之初厉行海......
<正> 在近代中国,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汹涌的冲击,清朝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招致了落后挨打。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内部的地......
中国与西方在很早已有交往.明末清初,交往已相当频繁,西方一些传教士曾涉入中国上流社会,担任宫廷教师、对外谈判翻译等重要职务,......
<正> 近代中国的历史曾经造就了一大批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努力使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从而体现......
传统观点在审视"闭关政策"时,大多只将眼光聚焦于东南沿海、广州一港,这是不确切的.清朝的对外贸易有京师贸易、恰克图贸易和广州......
孙中山先生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开始,就批评闭关自守,主张顺应世界潮流,实行对外开放,终其一生,都为此而努力。
Sun Yat-sen began......
【知识纵览】 明清以前的中国一般采取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与世界各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逐渐实行闭关政策,使中......
【正】 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郑成功抗清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宣布开放海禁,但仍对海外贸易和国际交往严加限制,实行闭关政策。康熙24......
中英关系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闭关政策以前(十五世纪一一1757年);闭关政策到鸦片战争以前(1757一一1840);鸦片战争以后。然而,史学......
<正>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晚清时的进步思想家和著名学者,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物之一。他的著述种类很多,其中最负......
...
中外贸易冲突何在?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日本、朝鲜、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中国和这些国家的贸易基本上......
学界在“一口通商”研究中,囿于“闭关”与“开放”二元对立思维定势,无法打破或闭关,或开放,或折中调和论的怪圈。用发展的眼光去......
清代封禁东北政策,是清王朝对全国实施有效统治的总体战略之组成部分,与闭关政策共同构成其“控驭中外”的严密网络。清朝封禁东北的......
<正>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剧烈的动荡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的思想领域,也经受了很大的震动。从清朝闭关自守政策的破......
【正】 一位西方学者曾说过:“在历史上,也许没有比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中英战争更为引人注目的战争了。”①这并不是夸张的说......
近代闭关政策形成的原因颇为复杂,而清代内涵和特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华夷观念,实乃其思想基础。在此思想基础指导下,闭关政策从雍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标施教”的教学理念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依标施教”过程中应注......
(一)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在对外关系上推行闭关政策。所谓闭关政策,就是采用各种措施限制中外通商,把对外贸易额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实行......
【教学设计思路】鉴于学科性质决定,历史与政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然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把"过去"交给历史,把"现在"交......
<正> 清代前期的海外贸易,虽然是人们常提及的重要问题,但却有许多问题需要考察和廓清。近年间,黄启臣先生在《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
清兵入关的历史功绩──为纪念清兵入关350周年而作袁良义今年是清兵入关350周年。对于这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过去国内外学术界说法不一,有人......
自明朝晚期至鸦片战争前 ,中国逐步形成了闭关锁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内容 :限制通商口岸、实行洋行制度、限制外国商人行动、限......
【正】 一、禁海闭关的内容 鸦片战争前二百年间,清王朝的对外贸易是在以禁海闭关为其政策支柱的条件下进行的。从形式上看,清王朝......
本文将鸦片战争以前的中西经济关系区分为两个阶段,即15世纪到1780年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和1780-1840年的资本积累时期。在这两个阶段中国政府采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