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律相关论文
古代朝代的更迭使得我国度量衡制度几经变化,这无疑给我们今天研读古籍带来了诸多不便。有鉴于此,本文首先追溯了原始社会的测量和......
<正> 一编纂于清康熙中叶的《新定十二律昆腔谱》(以下简作《昆腔谱》)与《新定十二律京腔谱》(以下简作《京腔谱》),在戏曲研究中......
六月的新疆,阳光明媚,瓜果飘香。在对外友协的组织下,佛得角驻华大使儒利奥·德莫赖斯、毛里求斯驻华大使钟律芳、贝宁驻华大使塞道藏......
尺是日常使用的工具,但其起源,即最初根据什么来订定一尺的长短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问题之一。在欧洲,我们知道英尺系以人足为......
一、“天鹅之歌”动人心魄——最后一篇文稿和最后一支牌子曲黄翔鹏先生已作故,先我们而去了。乐坛巨损,晚生痛切。日后的千般乐学难......
【摘要】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宏伟的编制不禁让人惊叹战国宫廷音乐的奢侈与豪华。本文主要......
明末方以智《东西均.开章》言及"无商之圜钟"、"无徵之四旦"。方以智所谓"无商之圜钟",是说传统钟律,有宫、徵、角、羽,而唯独无商......
“六律”是先秦钟律的一个核心概念。对于不同文献中记载的“六律”,学界存在几种不同的解释:六阳律、六声音阶、十二律的泛称、阴......
累黍法出自《汉书·律历志》,北宋神宗朝以前礼乐沿袭后周王朴的累黍法之法而造律,但由于宋人对黍的不同解读而产生众多歧义。......
本文从乐器声学角度探讨钟律的成因,阐述了钟律所特有的音程关系与编钟声学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编钟本身音响特征不具备调律条......
本文从学科理论的层面,构建了中国古代“应用律学”与“理论律学”的基本概念,并从中国古代律学史上客观存在的“应用律学”与“理......
中国传统音乐中含有欧洲纯律的音程。过去许文章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应用了欧洲纯律。1978年曾侯乙钟出土,铭文内在逻辑揭示的“-曾”生律......
律管的吹奏,在小气候不变的情况下能获得稳定的绝对音高,以律来统一音乐活动的绝对音高,乃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但围绕律管的研究,至......
《淮南子》中记录的乐律内容,是继《管子》、《吕氏春秋》律学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因此受到历代乐律学研究者的重视,但是由于它涉及乐律......
笔者认为:"均、宫、调三层次概念"实际上难以成立。理由是:一、从"宫""调""均"三词涵义来说:"宫"一般指"调高";"调"一般指"调式";......
期刊
本文列举事实,否定了所谓杨荫浏先生从未放弃“二律并用”的说法;亦否定了琴曲《碣石调·幽 兰》所用的律制为钟律的判断。文中提出......
纯律(just intonation)是欧洲多声音乐观念的产物,用严格纯律音准建立起来的和声音程具有和谐、无拍音的音响特性。纯律理论引入中......
作者从其所构建的应用律学和理论律学体系出发,辨析中国律学史上理论律学体系中的钟律概念。指出上古时期王权统治成就了古代天文......
曾侯乙墓编钟出土后,黄翔鹏、崔宪等研究者通过对各编钟音高的判断、五弦器的考察认为曾侯乙墓编钟实为复合律制,且钟律即琴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