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宏伟的编制不禁让人惊叹战国宫廷音乐的奢侈与豪华。本文主要探讨这种古老的“远古之声”在新时代的“复活”形式和在现代可能的“生存方式”。 曾侯乙编钟以“复制”到“复原”的形式在新时代“复活”,并将在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便找到可能的生存方式。若将“钟律”运用到曾侯乙钟的仿制中,并截取部分编钟依照一定比例缩小到儿童可以接受的形制,便可以在学前器乐活动中发挥一定的教育功用。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复制与复原;钟律;大小形制;器乐造型
  1978年,在湖北随县城郊发掘出土了震惊世界的地下音乐宝库——擂鼓墩一号墓。墓中共出土70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125件乐器,基本涵盖了先秦战国时期器乐考古的主要研究对象:编钟、编磬、鼓、篪、排箫、苼、五弦琴、十弦琴、二十五弦瑟。从随葬的编钟系列之楚王镈及其它铜器铭文中可以断定墓主人的身份和名字,战国时期曾(随)国的国君乙。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以其“诸侯轩悬”的礼乐规格,足以使后人窥叹战国时期宫廷音乐的奢侈与豪华,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黄祥鹏先生曾在《钟磬复制的研究成果》一文中提到:“古代编钟要在新时代中复活,重新参加到民族乐队中来……我们现代人在古人未曾有过的理想与新条件之下来复制复原钟、磬乐器,理应产生新时代的、自己的畅想。”那么,这种“远古之声”以什么样的形式艰难“复活”?又将以怎样的可能性在现代“生存”呢?
  一、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与复原
  复制曾侯乙编钟既应遵循文物原件的外貌,即使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或后来时间环境的影响而有缺陷,也不能修改;还应将实际音响与钟铭研究相结合,遵循文物的音乐性能。曾侯乙编钟自出土后,考古工作者们便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复制工作。1979年,由湖北省博物馆牵头,多单位联合协作、跨越学科开始全套编钟的复制工作。曾侯乙钟的铸造有塑形、冶铸和调钟工艺。“商、周青铜乐钟发展到西周中晚期以后的编钟,已经形成为按照一定的设计调律,在铸造前即要预期它的音的效果的成组青铜乐器。”[1]可见,在造型前已有设计好的形制、尺度以及合金比例等规格,并按要求铸成钟坯。浇铸工艺结束后,便取得大概的预期音响效果。但此时初成编钟的音列音高与设计音高存在一定误差,需通过精细的磨、剡加工,才能使同钟正鼓音和侧鼓音同时达到“标准”①而又不失优美音色。
  除上述人耳“标准”造成的音高偏差外,再加上当时社会政治、生产力局限以及保存时间、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出土编钟的实际音高与钟铭设计音高有出入是必然的。而复制的编钟是以曾侯乙钟的实际音高作为标准的,因此“复制研究工作成功以后,功亏一篑,还有新的高峰等待着我们继续攀登。这个高峰就是在调律问题上实现曾侯乙编钟原有的乐律学设计音高。”[2]
  自2008年末开始,中国音乐学院乐器博物馆项目组历时三年,完成了编钟的复原工作。赵塔里木、王子初等各位专家在艰难曲折的征程中从三方面开展了复原工作:编列原貌的复原,在8组65件编钟中,有一件为楚惠王在曾侯乙死后铸赠的铜镈,铜镈将原来最大的一件“大羽甬钟”②挤掉,并将下层钟架横梁截短,复原的编钟则全面恢复了改动前的情形;钟律的复原,“曾侯乙编钟用的是钟律,不是三分损益法……因为曾侯钟在十二律的调律法中,只用了五音作骨干音,其他的音是‘輔’③、‘曾’④关系”[3],复原的编钟准确的恢复了编钟铭文标注的十二音音律体系⑤;青铜制作工艺的复原,在迄今出土的先秦编钟中,曾侯乙钟的制作工艺是先进的,但仍存在加工粗糙、钟体上下长短不一等缺陷,复原的编钟尽量弥补了技术和工艺的疏忽。至此,曾侯乙编钟以“复制”到“复原”的形式在新时代“复活”了。
  二、曾侯乙编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生存方式
  音乐自起源以来一直遵循客观的规律生存发展着,原始的音乐形式是比较简单的,节奏是它的基本因素。从上古出土的乐器看来,音阶观念在节奏的基础上开始萌芽,打击乐在先秦时期的音乐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中,节奏与简单的音高概念贯穿其始终。古代的编钟能不能从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便找到可能的生存方式?曾侯乙钟的复制和复原,其诸多重大难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曾侯乙钟的钟律虽是十二音体系却不同于十二平均律,此律适不适用于学前音乐活动?另曾侯乙钟列以其三层八组65件、足以占满一小型音乐厅的庞大构造,其数量、大小是否适用于学前音乐教育活动?
  关于钟律今用。所谓钟律,即骨干音宫、商、徵、羽与其“輔”“曾”关系音构成的音律。“輔”“曾”关系音分别为其骨干音的上下方纯律大三度音,即上方宫輔、商輔、徵輔、羽輔,下方宫曾、商曾、徵曾、羽曾。在这种律制下,以上层钮钟、中层二组7号甬钟“姑洗宫”为标准的“姑洗均”对应的是钢琴上小字一组的C大调七声音阶。从与编钟同时出土的均钟五弦琴⑥,以及后来琴的演奏实践,黄先生得出“钟律就是琴律”的结论。公元六至十六世纪,琴徽位的泛音是不折不扣的纯律,这更加佐证了钟律与琴律的渊源。琴律(钟律)与十二平均律可不可以同时运用?答案是肯定的。在我国古代传统音乐中,琴上的纯律与琵琶、阮所用的平均律就是同时存在、异律并存的。同调两律间音高之差不是很大,况且这种异律并存现象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存在方式。综上,不仅曾侯乙钟“姑洗均”与今天钢琴上中央c为首的七声音阶相吻合,古代异律并存的传统也可适用于今天的平均律音乐时代。
  关于大小形制。曾侯乙编钟长钟架长748cm、高265cm,短钟架长335cm、高273cm。最大钟通高152.3cm、重203.6公斤,最小钟通高20.4cm、重2.4公斤,总重约5000公斤。而6岁学龄前儿童的标准身高大约为男111.2-121.0cm、女109.7-119.6cm,显然还没有钟列的最大钟高,更不用说承载大钟钟锤的重量以及敲钟的安全问题。曾侯乙编钟在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有可能的生存方式吗?早在1983年,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就曾成功仿制过一套十五个小三度排列的双音编钟。这套编钟共有两个半八度、三十个音,但所用律制律吕相叠,同钟双音为小三度关系。这种调音工艺不失为一种古钟今用的大胆尝试,但与钟律的出入从遵古的角度来说是不严谨的。曾侯乙编钟在学前教育阶段生存的可能性必须考虑编钟的数量及大小问题。而这种考虑应以遵循编钟的钟律为原则,进行可行性的探讨。若将三层编钟每层截取一部分姑洗均七声音阶音列,依然按照上层钮钟、中层下层甬钟的排列方式,以适合学前儿童身高的比例缩小来制作一套“小编钟”,会不会是一种比较合适的仿制呢?   若这种仿制设想成立,这套“小编钟”适用于什么样的音乐活动?在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器乐造型作为三大造型之一,对于儿童自我表现和把握、与他人合作、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情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常见的器乐造型有无音高打击乐器、音条乐器、吹乐器和管乐器音乐活动。“小编钟”若作为一种造型活动,可归于音条乐器类。“小编钟”的使用可参照钟琴、木琴和钢片琴,特别是钟琴。这三种琴使用方法一致,但钟琴音色清脆、明亮、富有诗意和儿童气息,况且音区较高,常做高声部使用。中国人讲“金声玉振”,金就是指钟的声音,钮钟声音清脆,甬钟音调低沉。按一定比例仿制的“小编钟”因缩小形制而带来的音域变化,可添加新材料或增减钟壁的厚度适当地进行解决。“小编钟”挂在钟架上,可根据演奏实际自由卸装、更换,以降低演奏难度。甚至可只留下五声音阶作为演奏对象。
  在器乐活动中,一般有器乐伴奏和器乐演奏两类。“小编钟”伴奏可有意识培养儿童简单的曲式意识,即歌曲开始前可有前奏、歌曲的分段以及歌曲结束的尾奏。可将“小编钟”拆卸到只剩五声音阶,从简单的任一单音伴奏到探索“波尔动”⑦,逐步发展至用五声音阶里的五个音进行即兴的创编,尽可能地探索各种旋律线条。除了横向的伴奏外,可适当加入纵向和声音程,比如在尾奏部分可以同时敲击do、sol来结尾。“小编钟”演奏可在奥尔夫图谱教学、故事配乐中灵活的运用,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图画或故事的关键点并思考与音乐的关系。故事、图画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样的演奏方法可以表现这些特点?通过儿童即兴创编、演奏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
  曾侯乙编钟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探究,只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教育中运用的大胆设想。如果这个设想有实施的价值,将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首先乐器制造厂商需经过更多日以继夜的努力来充分考虑“小编钟”的钟律、大小、形制、制作材料等诸多问题,并制作出可以推广的“小编钟”。当然,如果能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将这一音乐形式不间断的传承给下一代,也是几代音乐人“畅想”的实现了。
  注释:
  ①春秋战国时期尚无科学的测音设备体系,调音的标准是人耳,因此实际音高与钟铭乐律设计音高不可避免会有偏差.
  ②楚王镈将最大的甬钟挤掉后,在横梁上仍保存“姑洗之大羽”的刻文.
  ③輔表示某律上方的纯律大三度.
  ④曾表示某律下方的纯律大三度.
  ⑤輔曾十二音音律体系不同于今天的十二平均律.
  ⑥编钟调律的音高标准器.
  ⑦曾表示某律下方的纯律大三度.
  ⑧輔曾十二音音律体系不同于今天的十二平均律.
  ⑨编钟调律的音高标准器.
  ⑩do、sol两个音的即兴演奏.
  参考文献
  [1]黄祥鹏.复制曾侯乙钟的调律问题刍议[J].江汉考古,1983(2).
  [2]同上.
  [3]黄祥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M].(台北)汉唐乐府,1997.44.
  作者简介:郭彦华(身份证号码:370305198802203423),山东临淄人。
其他文献
11年前,我读中师三年级,当时母亲因胃癌去世,父亲又下岗,家庭经济十分窘迫.虽然我刻苦学习,得到了一等奖学金,每月能从学校拿到67元生活费.但仍需家里补贴一百多元,才能维持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未来工作的成就、对事物的认识、思想品质的塑造乃至生活的幸福与否,都取决于此时的发展。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
孟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亚圣”,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其诸多思想中,关于养“浩然之气”的论述特别引人注目。本文试图通过
小威长得虎头虎脑,头发短短的、直直的,很容易使人想起疏散、齐整的毛刷子.他一刻也不闲着,再冷的天,头上也渗着汗珠,冒着热气.一个“闯”字刻画出了他的个性.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也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她的作品充满浓郁的南部特色和乡土气息。由于生长在天主教家庭中,她的作品充满浓重的宗教色彩,其中经常出现古怪的人物、异常的事件、骇人的暴力和浓重的宗教信念。  短篇小说《好人难寻》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贝雷一家在去佛罗里达州度假的路上遇到从监狱里逃出的罪犯,最后全家被杀害的故事。小说主题严肃,寓意深刻,反讽艺术手法贯串全
期刊
笔者听到两个关于左手与右手的故事,听后感慨颇深.rn故事一在一所小学里,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学生总是举手,可老师叫起他来,他又答不上来,引得同学窃笑不已.课后,老师
2006年7月25日,北京民革党员中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畜牧养殖、地质勘探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一行20人,由我带队,乘坐火车,穿越河北、山西、内蒙、宁夏,来到海拔2400米的祁连山脚
2004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发挥首都特有的教育资源优势,聘请了知名教育人士、中央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教授、中小学校长共20位作为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指导专家
语文教学质量与语文学科管理息息相关,它需要我们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尊重语文学习规律,研究语文教学实际,不断改进语文教学管理方式,为此,我校确定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带动学
摘要:伴随着我国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快速地发展着,教育的改革在不断深化着,社会大众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人们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关注也是日益提升着。小学数学老师努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的质量,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中重点关注的方面。所以,小学老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