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之失:北宋钟律之累黍法争议的核心问题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累黍法出自《汉书·律历志》,北宋神宗朝以前礼乐沿袭后周王朴的累黍法之法而造律,但由于宋人对黍的不同解读而产生众多歧义。北宋朝堂之上,涉及乐钟的黄钟标准音高制作的累黍法被讨论得空前激烈,李照、阮逸、胡瑗、冯元、宋祁、范镇、房庶等人皆就累黍法发表过不同的意见。文章系统地梳理宋代累黍法的众多观点,聚焦诸家对累黍法讨论的核心问题,以呈现宋代钟律议题的时代特点。
其他文献
唐宋宫廷是与民间词坛、文人词坛鼎足而三的重要词坛之一,对词乐的接受与传播表现为:广泛采用、演奏新兴的词乐,并在各种宫廷活动中大量传唱倚声而制的词作;建立相应的制乐机
2020年10月12日上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度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百千万人才"暨优秀知识分子培训班在铁道党校开班。国铁集团党组副书记甄忠义参加开班式并作动员
采用双源电子束设备,以钛酸镨及氧化铟作为两种源材料,在抛光的BK7衬底上制备了透明导电薄膜IPTO,其光电性能可与商业化的ITO媲美。将IPTO取代ITO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地处祖国北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做好了,在全国,国际上
一、开放的文化参照———《野草》研究的西方话语、哲学意蕴与文化内涵1.西方话语参照下的《野草》研究新世纪以来,《野草》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沿着20世纪90年代用西方理论
本文是《当代中国十大芭蕾舞剧述评》的续篇,述评的是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内诞生的优秀芭蕾舞剧。之所以不必再等候又一个“半个世纪”,是鉴于芭蕾艺术在中国迅速发展和提高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