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相关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族群特有的丰富的活动,华丽而隆重地延续着族群的文化记忆,自觉地承系着民族的文化认......
重阳木是大戟科重阳木属的一个树种。其树姿优美,绿荫如盖,秋叶转红,十分艳丽壮观,是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它适应能力强,根系发达,耐水湿......
重阳糕是用糯(nuò)米粉和粳(jīng)米粉混合做成的糕点,松软又香甜,非常适合牙口不好的老爷爷、老奶奶。它的做法也很简单,我们这就动手......
摘要 阐述了重阳木的特征特性、用途,并从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播种出苗后管理、定植及管理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应用。 ......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4-165-02 教材呈现: 九月九......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劳作与智慧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精神气质。古诗词中有故事,古诗词中藏着节日,古诗词孕育着......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在《空谷幽兰》一书中说出了一个流传千年的秘密:在终南山上,有着数以千计的中国现代隐士。该书出版之后,引发了......
【编者注】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摘 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以重阳节文化为教育切入口,围绕“孝”字做文章,利用课堂、家庭、社会多种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敬......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悲秋几乎成为了许多作品的主要情调。宋玉《九辨》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泬寥兮天高......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人们看到的大都是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军事上的雄才大略,他的一生轰轰烈烈,光彩照人。然而,毛泽东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笔者所在校依托学科优势,立足新时代,把握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中信出版社 9787508653556 2016-03 65.00 本书稿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智库书系图书。......
凌雪吐鹅黄,敢与残冰斗。 呼唤群芳第一声,淡雅馨香诱。 莫道出风头,名利抛身后。 纤弱娇羞寄妙音,礼敬东君酒。 依韵邓小......
人生易老,天道兮难老。 重阳耀,人间妙! 金秋风景好,人予红装笑。 君知晓,老吾老既人之老。 盛世黄花闹,白首阿翁俏。 高......
月色如梭,钟声似漏,夏来春去冬知否? 梧桐寂寞怨春光,荷莲无语随杨柳。 草长莺飞,衣新人旧,无边遐景风尘后。 未应归燕望衡阳,店......
【摘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要沟通......
“二郎”是一个英气逼人的名字,让人想起杨戬,想起武松,想起力量和酒。 “二郎”还是四川古蔺县的一个小镇,位于川南赤水河畔,山崖陡......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历来为人称道。其结句“还来就菊花”中的“就”字,尤其耐人寻味。如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孟集有‘......
雄伟的布达拉宫正南方,一座绿意盎然的高山与其隔水相望,山上灌木郁郁葱葱,木桥下流水叮咚,这就是拉萨南山公园。如今,逢节假日,每天会有......
大唐国势强盛,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政治也空前开明,自然使上自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的有更多的财力用于节庆活动。唐贞元四年九月德宗下诏......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至唐,则上升为官节。《唐六典》卷二所记唐开元假宁令就明确规定九月九日休假一日。至唐德宗时,重阳节与......
“重阳”亦称“重九”。“九”是阳数之极数,两九相逢,乃称“重九”。重阳,作为九月九日这一特殊节日的代名词,文中始见西汉末刘歆《西......
重阳节俗的起源 在古代節俗中,农历的一月一(春节)、三月三、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乞巧)、九月九(重阳),组成了一个较为特别的重数节日序......
中国古老节日的形成,基本上都与“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关,古人在对自然宇宙、个体生命、农业百事的不断探索和理解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特......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宋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宋词是“一代之文学”(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充分展现了宋代社会的......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陶渊 明《九日闲居序》),九九重阳,因其月日并应纯阳之数,谐音“久久”,不仅陶渊明爱之,世人无不爱之。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