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画相关论文
中国历史博物馆于1979年从陕西岐山征集到明代徐渭墨笔花卉图卷一卷。全卷由六幅花卉、自题论画诗以及清初学者李因笃的题跋组成,......
最近,省博物馆正在举办齐白石的绘画专题展,我们有幸能欣赏到齐先生在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 齐白石先生是我国众所皆知的艺术大师......
专栏主持: 传统与当代,继承和创新,本土與全球,发展与融合。或许,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传达的。 原湖北美术馆馆长 绘画是一......
北方的冬天,总是和天寒地冻分不开的。在寒冷的季节里,我们总希望能亲近一些温暖的事物,让自己暖和起来。 冬天的时候,喜欢喝红茶。......
读书到大四的时候,上课来的人很少,学生到齐的情况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老师热衷点名,另一种就是老师个人魅力非凡,已经有一帮铁杆粉丝。我......
少习书画,读《芥子园画传》中“画学浅说”的兴趣不亚于描摹书中的各家图式与图谱,尔时虽无深解,但记忆中,前人论画的叙述方式却印......
三 由于战争的缘故,黄宾虹和张虹、高剑父等一批广东友人失去了联络。一九四七年,张虹从香港投书黄宾虹,又叙上了旧谊,并求为其诗......
旧时代的文人很注意自己的“名实”。文人作画不屑与画工为伍,一个原因是不愿受权势或金钱的奴役;另一个原因就是“名实”,即用以标榜......
[平生论画]之九 看画、论画因人而异,所谓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反映这种因人而有的差异性。其中的“异”是看画、论画的不同......
[平生论画]之一 一个难得的、可爱的老太太走了,黄苗子先生非常不忍心地说“郁风永远离开了我们”—不,她没有离开我们,因为,我们......
[平生论画]之八 因为11月18日的“CCTV2008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中主持人王小丫的一幅水墨《竹石图》赠送给央视“情感剧场”......
陈字人物故事图册[清]纸本设色纵:二九点三厘米.横:二五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册共十二开.描绘了十二个人物故事。此页中,一童......
艺术格调是艺术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和趣味是否纯正的问题,也就是说创作者的思想和态度是否真诚、纯洁。对于创作主体来说,拥有......
摘要 本文从历史发展观入手,采用中西对照的手法,通过对“犬马论”的探究,研究写实问题在中国文明发展中几个不同时期的认识,并得......
沈括论画的形意观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指出绘画的真义是忘形得意,“难可以形器求也”。因艺术创思和作品传神的需要,在创作中实现对......
摘要 苏轼的绘画理论,尤其是文人画思想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虽然他没有专门系统的画论著作,但是其关于文人画的论......
中国画的意境、意象是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规范中孕育的。潘天寿解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两段甚为精辟:“画中之......
古人讲艺如其人,画如其人,实为至理名言。学得文武艺,奉献百姓家。无奉献之心,岂有奉献之艺?心正则笔正。不修公正之心,专搞歪门邪道,何来......
潘天寿谈艺录□潘公凯艺术与人生艺术为人类精神之结晶,又为人类精神之食粮。———论画残稿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
陆国强,浙江乌镇人,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美术系,结业于何水法中国花鸟画高研班,现为浙江画院工作室研究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
毛泽东收到齐白石赠送的两方印章。看了又看,还发现包印章的是一幅画,立即让秘书将画收起来,裱好。于是出现了一场主席与画家“争画”......
波生和我交往有年,从他1985年进中央美院从卢沉教授学习至今,我们相识、相处、相知近30载。他为人笃诚,虚心好学。记得在中央美院学习......
中国传统论画,最重品格,人格影响画格,画格源出人格。所以古人每以神、逸、能、妙来评画格,每以文人画、画家画来辨画家类型。黄宾虹分......
和谢天成由相遇相交到相识相知,进而成为忘年之交,是缘分,也是福气!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我们的相识是彼此对书画的认同和喜爱的必然结果......
引言:“形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千百年来奉行的一条艺术真理,它明确地、简练地概括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本文从中国画论中的以形......
【摘要】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上,绘画理论是伴随着绘画实践的产生而产生,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画品作为绘画品评的核心,也反映出绘画审美......
中国画,乃现代之称谓也,古谓之丹青绘事也。究其宗脉,见诸四格之风貌也。四格者,一曰宗教玄说之格;二曰宫廷院体之格;三曰士夫隐儒之格;四......
广西合浦县合浦师范学校内有一座东坡亭,是为纪念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而建的。亭内正面壁上嵌有一幅石刻苏轼像。 苏轼(1037—......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还在浙江美院当研究生,有机会聆听吴冠中先生畅谈,受益匪浅。在和吴冠中先生相处的几天中,我们在浙江美院内的西湖......
顾恺之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绘画中把绘画境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他的“传神论”成为......
王伯勋经历了中央美术学院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习后,在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学术型画家”是对王伯勋实至名归的称谓,他提出的......
历来多有论禅与画之关系者,如剖析禅的南北宗与画的南北宗之间关系,又如论画与禅均着力表现空灵的境界,等等。自北宋苏轼为王维画......
曾熙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以及文人学者,在生前得享大名。与吴昌硕、沈曾植、李瑞清并称“民国四大家”;与吴昌硕、黄宾虹......
“中国画家不能只有技术,更要有文化。没有文化的画家不过是工匠,不可能画出真正有价值的优秀作品来。”这是中国画界的共识,不仅......
民国时期,是一个中西艺术理念交融发酵的非同往昔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政治、经济,无不体现出取法于西的鲜明特色,书法......
<正>"明四大家"之一的仇英在画史上的地位一直颇有争议。特别是从晚明时期开始,董其昌引领的松江画派占据了画坛的主流,对吴门画派......
作为书画著录,《清河书画舫》因征引和摘录其他文献内容较多一直备受诟病,进而责其体例之非。其实,《清河书画舫》在体例编写方面......
萧娴老人跟我讲过,有一回在家写字,正写得入神,突然有人敲门。她搁下毛笔去开了门,回头往下写再也写不好。气断了,一张佳作就这样......
中国绘画史上,比王羲之年代略晚的顾恺之,是一个偶像式人物,他与陆探微、张僧繇一起并称"六朝三杰",享有如此评价:"张得其肉,陆得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