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相关论文
越剧是一个拥有敏锐嗅觉并有着开放包容胸怀的剧种。它深刻把握时代精神和审美趋向,又没有太多的历史陈规旧矩的束缚。它从浙东嵊......
1960年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应邀赴京参加全国戏曲名旦角讲习班。自1956年首届全国戏曲演员讲习班以来,已时隔4年,这又是一次难得的梨园姐妹聚会......
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联合召开的“卢昂导演艺术”研讨会于2001年3月26日在沪举行。研讨会汇集了......
今天去看《舞台姐妹》4K修复版,非常艳丽,色彩深沉。看新闻,曹银娣很满意,因为“电影里红是红,绿是绿,还原的非常真实,镜头里我的那几身行......
爷爷爱听越剧,还爱拉着我们小辈一起听。那天是端午,我和阿姐放假在家,就被爸爸指挥陪老爷子去听小百花的剧目。几次听下来,我已渐渐有......
没有赠票的演出 《The butterly loves》是新版越剧《梁祝》在新加坡的英文译名,最高票价每张卖到130新元,换算成人民币是650......
比起其他的中国传统戏剧,越剧是个年轻的剧种,它诞生于1906年的浙江嵊县农村,1917年才进入上海。然而仅仅30余年,越剧就在20世纪50年代......
当代各戏曲剧种的改革,皆不可回避“剧种性”的问题。即改革是否改变了剧种的本身属性,改革后的剧种还是不是剧种本身?
The conte......
北京东路和贵州路的交叉路口往北拐,可见一楼曰交通大厦——贵州路263号,这里驻扎着许多机电公司,门房的老人说,1949年后这里是上海五......
在中国戏曲界,上海越剧院前院长袁雪芬绝对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她是越剧界顶尖级的旦角,当年在上海唱一天戏的报酬是黄金一两,获得过......
粉白的樱花在凋谢,飘飞下来的花瓣落在才华横溢、唯美残虐的谷崎润一郎手心里;落在艳名如炽、冰火性情的江户琴师的睫毛上。台上是绵......
王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上海松江区某部门。出版散文集《那些人 那些景》等多部;主编《语文新阅读》等十多种书籍,作品被......
2011年2月19日14时,陪伴百年越剧89个春秋,一代戏曲大师袁雪芬安然离去。作为《此生只为越剧生》的作者,许多媒体记者打来电话,问我袁......
她创纪录地演了1000多场《红楼梦》,扮了20多年的贾宝玉,在潜心传承“徐派”艺术的同时,不忘不断突破、创新;她一反常态,工小生的却演起......
2月20日清晨,在广播中听到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于19日下午14时逝世的消息,我才明白昨日晚上9时的七彩戏剧节目中播出她主演的越剧......
“现时已绿满江南,此间方始发青,你如在四月中北归,桃李海棠均将盛开。我意四月中旬是时候了。”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一对革命伴......
近日,由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编撰,汇集了袁雪芬早期出版的唱片中的20余个唱段,包括《梁祝哀史》《香妃》《一缕麻》等袁派代表作中的......
今年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上海越剧院名誉院长袁雪芬诞辰90周年。近日,为了纪念缅怀她对中国戏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上海越剧院举......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走过了30载辉煌历程,在这其中,我家两代四个淮剧人先后获奖,这是家的幸运,也是淮剧的幸运。说起和“白玉......
当人们提起袁雪芬时,更多的都说她是位新越剧的创始者、践行者,越剧主腔【尺调腔】的创立者之一.【男调腔】、【六字调】、【降B调】......
越剧在上海遇上了话剧,它触发了女子越剧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改良与改革。越剧师法话剧的过程中既有正面效应,也有明显的偏向,就是越......
从吴越视角对袁雪芬改革越剧展开研究,发现越文化的自强不息,吴越文化的兼收,吴越文化的刚柔相济都对袁雪芬越剧改革和创新产生了......
1954年,我从上海越剧院一团调入二团排练赴朝鲜慰问子弟兵剧目《春香传》,与比我要大出8岁的周宝奎大姐相处密切。在我的印象里,她业......
越剧,在杭州人的心目中是大戏,地位比京剧还高。杭州人为什么喜欢越剧?杭州有一俗语,叫“萧山萝卜绍兴种”。改革开放前的杭州,绍......
人生中总有一些精彩的记忆,永远难以忘怀,如果我也有《朝花夕拾》,那角逐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绝对可以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篇。虽......
我国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是“新越剧”的奠基人之一。在7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她勇于探索,不断改革,对越剧的发展与创新作出......
本文从1500多年来“梁祝”这一古老民间传说的发生和发展入手,力图将“梁祝”故事从元代以来在戏剧舞台上的演出史进行较完整的梳理......
本文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越剧音乐,就是一个袁雪芬和她的伙伴们共同创造的袁雪芬越剧音乐时代,而透过这个音乐时代种种纷繁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