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全香相关论文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明节,嵊县东王村唱书艺人高炳火、李世泉、钱景松等,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门板搭成临时戏台,穿上从农民家借来的......
傅全香,这位越剧红伶,一生善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素有“活祝英台”之称,一曲《楼台会·哭灵》不知逗引过多少越剧迷一掏同情之泪......
著名越劇表演艺术家,越剧“傅派”艺术创始人傅全香,因病于2017年10月24日12时18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傅全香,原名孙泉香,1923年......
爷爷爱听越剧,还爱拉着我们小辈一起听。那天是端午,我和阿姐放假在家,就被爸爸指挥陪老爷子去听小百花的剧目。几次听下来,我已渐渐有......
越剧在上海遇上了话剧,它触发了女子越剧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改良与改革。越剧师法话剧的过程中既有正面效应,也有明显的偏向,就是越......
傅全香是“越剧十姐妹”之一,是旦角傅派创始人,她饰演的祝英台、敫桂英等角色深入人心,她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于细腻的表演,更在于......
浙江嵊州自古以来盛产茶叶,是著名的茶叶之乡。人们在育茶、采茶、制茶和品茶的过程中吟诵哼唱的茶歌很多。这些茶歌是本土山歌小......
<正>越剧曲调清悠婉转,优美动听,长于抒情,其绵软的唱腔、曼妙的曲调极富江南灵秀之气,彰显吴越文化艺术特色。越剧这朵奇葩历经百......
<正> 上海越剧院一团甫从北京归来,新春即以《小忽雷》一剧与观众見面了。越剧《小忽雷》是根据清代孔尚任(和顾彩合作)的同名傳奇......
本文从1500多年来“梁祝”这一古老民间传说的发生和发展入手,力图将“梁祝”故事从元代以来在戏剧舞台上的演出史进行较完整的梳理......
<正>京剧中有所谓"四大名旦",当时对他们的演艺、声色议论很多。现在回忆起来,都成风华往事。其实,江南的越剧中也有公认的"四大名......
<正>在中国戏曲的百花园里,越剧是盛开在江南的一朵奇葩。她的生存与发展主要是广泛地吸取了中外古今的艺术营养,通过全面改革和锐......
<正> 傅全香不但是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气功爱好者。我和她是中国天钟气功的功友,听说她在台湾演出前发不出声音,后通过......
<正>我出生在一个很温馨幸福的家庭,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我和我的姐姐妹妹们是在他们的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有一天他们被分配......
<正>尹桂芳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杰出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派"艺术的创始人,曾任福建越剧团团长,退休后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名誉团长。......
写了尹桂芳、袁雪芬、傅全香的晚年生活以后,这一篇就写范瑞娟的晚年生活。 记得1988年春天,在杭州,在“范瑞娟表演艺术研讨会”上......
如果把越剧比作一朵奇葩,那么,敬爱的周总理则是护花春泥;周总理对广大越剧演员,既是忠厚的长者,更是朋友、知音。年轻人,交个朋友......
<正> 越剧如何扩大題材范围,进行艺术革新,增强艺术表现能力,特別是反映当前伟大的现实斗爭生活,貫彻两条腿走路的精神,更好地为工......
1950年4月袁雪芬率先加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这是一个历史性转折,开启了她舞台生活新的里程。然而,从此后至“文革”以前,袁雪芬舞台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