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学相关论文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1997年至2001年,我国著名莎学家孙大雨、宋清如、卞之琳、张君川......
<正>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简称"中莎会")主办、南京大学英语系和南京大......
艾米莉·勃朗特一生创作极为有限,仅有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两百首诗歌,然而,也就是这些作品奠定了其在英国文学界的地位,她的《呼啸山......
摘要 《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非常优秀的作品,历来的莎学研究者比较关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死亡意象,并且产生了很大......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西方莎学研究继续蓬勃发展。从选题上看,西方莎学研究呈现多元、创新之势,但就研究方法而言,其实基本可分......
由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主办的第6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于1996年4月7—14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是历届大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1200......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他的戏剧作品一样璀璨夺目,影响深远。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有大量专家学者对其研究,出现了大量的论文。本文......
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为读者展现了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睿智勇敢,心思缜密的形象。在此,将从哈姆雷特的行动、台词、性格这三方......
父母总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还小,家里有关“待人接物”的事情理应由父母来处理。莎莎正是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事不关己,高......
莎评“新成果”其实是旧问题的“变体”, 它们由始以来似乎没引起什么法律诉讼, 在抽象意义上, 这主要是由文学批评的本质定性所决定......
<正> 在中国莎士比亚学中,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评论、研究与莎士比亚戏剧的演......
赵毅衡,1943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成长于上海。毕业于南京大学英文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卞之琳先生,是莎学专家卞之琳的第一......
林同济不仅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翻译家,同时也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莎士比亚专家。他一生情系莎学,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凭借......
期刊
正统派与怀疑派的世纪之争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不是莎士比亚写的?这个问题看似荒唐,却引来了正统莎学界和“疑莎派”150多年不休的争......
“恶搞”蒙娜丽莎已经不单是一种娱乐事件,更是一种具有症候性意义的美学与文化现象。从当代大学生对《蒙娜丽莎》及其异变形象的......
高中英语课堂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课堂主体的作用,学生们在课堂中的积极思考积极反应可以让......
举世闻名的“莎学”发展历经沧桑,百家争鸣,硕果累累。但随着“莎学”不断深入发展,更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各种挑战此起彼伏,各种思潮日......
印度独具特色的莎作翻译、改编和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世界莎学的内容。本文从勾勒莎士比亚在印度的传播概貌入手,在比较中印莎学研究......
<正> 麦克白这一形象之复杂程度虽不能与哈姆雷特相提并论,却亦使数百年来醉心于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费了些心思。其中,一个至今......
外国文学史上还从未有过任何一位文学家,可以如莎士比亚般被定性为"属于任何时代",可见莎士比亚对外国文学影响的深远与广泛。16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