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相关论文
记得郁达夫说过: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这句话我想了很久,虽不能知其深意,但隐约中......
《阿Q正传》是鲁迅于1921年12月写的一篇中篇小说,最初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开心话”栏,从第二章起移在该报“新文艺”栏里.后收......
辛亥革命前后,鲁迅在故乡绍兴的一段“蛰居”时期里,写出了文言小说《怀旧》。在以昂扬的姿态问世的《域外小说集》(1909)与《狂人......
1912年7月10日,鲁迅的老同学老朋友范爱农(1883~1912)忽然落水而死;在北京的鲁迅得知这一消息后,疑心他是自杀,十分悲痛,一口气写了......
广告讲究创意,幽默广告更是如此。现代广告幽默感越来越强,它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让人们在笑声中不自觉地增强了对产品的......
清代理学宗师姚鼐认为,“学问之事”追求“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相济”~①,即鲜明的思想观点、确凿的考据史料、精练的文......
1924-1927年间,鲁迅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心境,仅以《呐喊·自序》而言,有学者便统计出“‘悲哀’与‘寂寞’竟出现了15......
记不起是哪一位名人说过的了:日记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作者心有大志或已建伟业,晓得自己的只言片语都是后人研究自己的权威资料,故“本......
<正> 《范爱农》是鲁迅的一篇追怀亡友的散文,选自鲁迅称为“回忆的记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鲁迅写这篇散文时,距范爱......
《朝花夕拾》是一部温暖的书。我喜欢先生的文字背后深蕴的思想,先生思想之刀锋利得可一刀致死。然而我也爱《朝花夕拾》,我从这部......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
1925年秋,我进了北京大学预科。当时,我也考取了清华大学英文系文科一年级。但为了向往北大才是以鲁迅为中心的新文化圣地,我宁愿......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子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
他如果没有投身文坛,从事其它经营活动,大概也会发财致富的。 鲁迅给研究者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世界上很少有像他这样擅长记账的人。......
裸体模特儿的练习,在西方美术学校里,是ABC的基础课,是有志于美术的必修科。但是,在古老的中国,维护和宣扬封建主义的儒教,几千年......
<正> 《范爱农》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旧友的散文。这位名唤范爱农的友人,既无显赫建树,又无传奇色彩,完全是一个普普通通人,其生......
在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最能体现先生意愿的是被后人称颂的“立人”思想.以“民主”和“科学”为两大主题的新文化运动,从......
鲁迅是很深刻的,所以我总是想先生是不会随便写一词、一句乃至一段文字的;鲁迅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总是想尽可能地去读懂先生的意......
笔者案头有上世纪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三套高中语文教材,现将鲁迅作品在这三套教材中的选用情况介绍如下: 第一套即1990......
<正> 鲁迅的《范爱农》,记述作者和范爱农的交往云:“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句中的“愚不可及......
总觉得鲁迅对待生死的态度很豁达,又很消极。《死》是鲁迅去世前一个月完成的重要文字,他在文中表示,希望自己死后,活着的人将他“赶紧......
今年是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又是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日。辛亥革命发生时,鲁迅刚好三十岁,即所谓的'而立'之年。这场遍及全......
<正> 《在酒楼上》(写于1924年,收在《彷徨》集中)的吕纬甫,是鲁迅刻划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篇幅不......
《哀范君三章》是鲁迅在辛亥革命之际所写下的感人诗篇。从对范爱农悲剧的思考,鲁迅开始了对新的救国道路的探索。立人、国民性、唤......
<正> 在鲁迅留给我们的全部遗产中,诗歌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如果将他那七百余万字的著译喻为百川汇成的浩瀚大海,那么,小说和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