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骅相关论文
194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备举办第四届全国美展,因时局关系无果而终,也未能引起研究者重视。徐悲鸿朱家骅来往信件中,有一通是关于徐悲......
近代以降,伴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东袭,中国的门户洞开,强邻不断侵吞中国边疆,中国边疆告急。辛亥鼎革,民国肇始,中国内外忧患,......
1948年在南京、上海两地举办的敦煌艺术展览是敦煌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关于此次艺术展览的相关档案揭示了艺术......
一、鲁迅对革命的思考身处革命年代,鲁迅常常身不由己地陷入到“革命”话题的纷争之中。在革命文学论争中,被创造社和太阳社斥为“......
摘要 1945年11月改组成立的青年复学就业辅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能为协助收复区教育复员而开展对失学失业青年的救济。受经费与人手的......
1944年1月10日,陪都重庆突然格外热闹起来,从两路口到复兴关,沿途张灯结彩,扎了许多牌楼。马路上车辆拥挤,人群熙熙攘攘,国民党中......
法国艺术品行情公司的报告显示,2011年,张大千有1371件作品被拍卖,总额超过5亿美元(合人民币30多亿元),超过毕加索,成为全球第一。那么,当......
当参加中央研究院会议的群贤硕儒们,为连绵内战及造成的苦难忧心愁悴,彷徨山泽,嗟号漫天而无一丝收效之际,炮火轰鸣、人头乱滚的战场又......
1949年12月9日,成都新津机场,国民党当局一批“政府官员”——“行政院院长”阎锡山、“行政院副院长”朱家骅、“秘书长”贾景德......
欧阳哲生教授主编的《傅斯年全集》,共七卷。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只匆匆翻阅了一下第七卷,即书信卷。发觉它在编校方面颇有有待改善之......
陈果夫、陈立夫亲哥俩 ,俗称“二陈”。因“陈”字的英文第一个字母是C ,“二陈”就被简称C C。另有一说是 :C C是英文CenTialClub(中央俱乐部 )两......
一 在国民党的众多高级将领中,尹呈辅是担任过外国军队参谋长的第一人,而且可能也是惟一的一人。在抗日战争中,尹呈辅曾受命担......
周炳琳(1892—1963)与傅斯年(1896—1950)同为五四运动健将、爱国民主人士。在争取民主的历程中,他们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同时也因民......
朱家骅是著名的民国教育家、地质学家、国民党党务活动家,他虽然未在外交部门正式任职,但却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参与者和民间外交的积极......
1957年秋,主持“中央研究院”达18年之久的朱家骅执意请辞。1957年11月4日,蒋介石以“总统”身份发布命令,任命胡适为“中央研究院院......
傅斯年是中国现代历史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对现实政治有着深切的关怀。本文着重评述了傅斯年在五四时期、三十年代至抗战时期、......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陈寅恪(1890-1969)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一度任教于香港大学。1941年冬,香港沦陷。陈寅恪打算赴英国接受剑桥大学......
李安的电影《色·戒》让人认识了中统女间谍郑苹如,很多人也对郑苹如表示钦佩。其实,在同一时期,中共也出了几个著名的女间谍,比如......
胡适一生曾经多次拒绝做官。20世纪30年代初,汪精卫请胡适做教育部长,胡适没有答应。1947年,蒋介石要改组政府,想请胡适出任国民政府......
张国焘于1938年叛变投靠国民党,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张国焘正式加入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任特种政治问题......
朱家骅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对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政治家。他在国民党系统和国民政府中长期担任重......
本文所载人物,其中不少本刊都作过专门介绍,但如此系统地排列,则颇具史料价值。为此,本刊特予连载。陈立夫、朱家骅、陶希圣、王云......
若干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的文章①,此后,有学者对此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②最近在查阅蒋介石档案时,又发现......
曾昭抡,我国化学研究工作开拓者之一.1920年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赴美学习,192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中央大......
印尼华侨巨商黄氏家族于20世纪30年代投资中国国内,在上海创办了远东地区最大的酒精厂——中国酒精厂。黄氏家族投资事业之得失成......
今年是“一二·一运动”60周年,关于这次运动的研究,史学界、教育界曾推出不少成果,但对于运动中教授群体的去李(宗黄)斗争,介绍的......
抗战中后期,面对中德关系由危机转为断交、宣战,朱家骅以各种方式作出反应,在关注和干预对德舆论的同时,指示国民党敌后组织及有关......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现代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
1946年,华罗庚应中央研究院派遣与苏联科学院、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对苏联进行了50余天的访问。文章考察了中央研究院派遣华罗庚......
2013年冬,笔者访学于台北,在"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朱家骅档案中发现颇多。朱家骅(1893—1963),字骝先,浙江吴兴(今......
[摘要]本文整理刊布黄鸣龙于1941至1948年间致朱家骅的六封信。其内容涉及黄鸣龙抗战时期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期间,对薪金和所务......
傅斯年和朱家骅都曾留学德国,都曾感受到德国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到德国的兴盛,源于对学术的重视。正因为具有这些共同的认识,......
1938年初,浙江省政府停发浙大每月一万元的补助费,竺可桢请求由教育部直接拨发,并致函好友朱家骅,请其出面向教育部长陈立夫斡旋,......
抗战爆发,浙大四次内迁,终避战火。为此,竺可桢多次与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及教育部长陈立夫辞职交涉,对方均以无合适继任人选,......
世界有多大?生命又有多长?狭隘者只看到自己踽踽独行数十载;丰伟的灵魂则可关照无垠的时空和万千的生命,心怀天下,伟者如是!当看到张......
出生于江苏泰兴(今泰州)的沈安娜,20岁从上海到达杭州参加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中央特科,潜伏在国民党内从事秘密情报工作长达15年。其中......
抗战期间,北平师范大学被迫西迁陕甘,最后被易名为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师院师生和校友视学校为北平师大的继承者,并抱持复员的愿望.......
他曾位居国民党中枢,历任教育部长、交通部长、组织部长,以至“行政院”副院长。他是“反革命”,曾任国民党中统局局长,为中共(1948年)宣......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一个教育论坛上,南京大学许钧教授提出了教育的“亭亭玉立”论。许教授认为:教育既然以“树人”为目的,就不应当让......
在国民党召开的多次中央级会议上,旁边都有一位埋头记录的小姐。蒋介石和他的部下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机要速记员竟是中共安插的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