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龙相关论文
采用廉价易得的(Z)-13-二十二烯酸(芥酸)为起始原料,经酰基化、Dieckmann开环、催化氢化、黄鸣龙改良的Wolff-Kishner还原反应,最......
[摘要]本文整理刊布黄鸣龙于1941至1948年间致朱家骅的六封信。其内容涉及黄鸣龙抗战时期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期间,对薪金和所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集中了一批从欧美国家归来的留学人员,他们为上海乃至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针对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易忘、理解困难这一现象 ,将化学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从而可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提高学习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正> 黄鸣龙教授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位老前辈,也是国际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由于受到“四人帮”的严重迫害,他从1971年以来,长期患病,......
黄鸣龙院士(1898—1979)1919年浙江医药专科学校毕业,1924年德国柏林大学有机药物化学博士;1924—1934年任浙江医专教授、主任,卫......
<正> 解放以前,药学不为人们所了解,亦不受当时政府重视,药学教育更遭到种种歧视。试举中法大学药学院被迫改药学专修科一事为例,......
<正> 中国药学会成立于1907年,至今年正好80周年,学会将举行庆祝活动,特辑此文以志纪念。 1907(清·光绪33年) 中国药学会的前身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一个建设自己伟大国家的任务。就在这时,吸引了一万多名在国外的科学家回国参加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