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电影相关论文
在中国电影史的一百多年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导演和电影制作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他们都为中国电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对......
甲午战后,走出国门的清廷官员开始频繁与电影相遇。从“外延”到“内涵”,改良派、立宪派和革命派的高级官员对电影的认识不断深入,从......
仔细勘察中英文原始报刊与世界早期电影拷贝可以发现在上海最早放映的23部电影的片名、内容及源流。这些影片涵盖人物、时事、景观......
电影化装在深化电影主题、丰富电影内容及扩充表现手段、提升电影艺术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行业作用和十分重要的辅助价值,但一......
一度流行于1900年至1903年间的“爆炸电影”是如今少人问津的一种戏法电影。作为一种吸引力元素,“爆炸”也是一项视觉生产的技术,具......
暗黑生态学着力揭示生态系统复杂而诡谲的谜样面貌,媒介生态学则恰好在暗黑生态学和电影研究之间建立起桥梁。媒介生态学的发展经历......
中国电影史研究学界认为的中国早期电影发生于1905-1949年,其间由中国电影人拍摄、放映给中国观众的电影生产。这些电影大多取景于......
本文借用"作者之死"和"镜像阶段"理论,系统论述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及其对电影史的建构作用。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需依靠大......
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熏染、浸润式存在,促发生成了中国早期电影理论批评重视以传统思维撷取电影本质属性和艺术价值的现代批评方式......
我国早期电影之所以勃兴于20世纪20年代,概因当时的政局相对宽松、经济持续向好、城市化进程提速,以及欧美电影的促动等多重因素的......
内容提要:在中国文化中“海”并不仅仅指代某种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典型的意象性存在,是超越了物象存在的形而上层次的精神载体,是一种抒......
"五四"与中国早期电影存在着某种联系,但这种联系被人为地遮蔽了。历史告诉我们,早期电影的拓荒精神和成长轨迹集中体现了"五四"的......
连环戏是早期电影与海派京剧、早期话剧结的产物,其演映以舞台表演和荧幕演映穿插的方式制造出奇幻的时空穿越感,在20世纪二三十年......
将短片电影认定为媒介在当下的发展产物是一种误认.20世纪30年代,短片创作大量涌现,理论自觉方兴未艾.梳理1931-1937年间中国短片......
本文结合英语文献及国内外新近的研究成果,从影像、叙事与观看三个方面对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学说进行重读......
在中国电影史重写中,早期电影与域外文学的关系作为重要维度获得重审.以洪深1928年编导的电影《少奶奶的扇子》为症候文本,该电影......
威廉·肯特里奇是南非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作品自哲学、文学、戏剧与欧洲早期电影里汲取营养,并根植于南非独特的政治土壤中。他的......
“中国现代作家与早期电影”是作家研究、电影研究,也是一种传媒研究、文化研究和历史研究。本文的撰写将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
周星驰早期电影“御用配角”吴孟达,因感冒久治不愈引起心肌炎,导致心脏功能衰竭。时下正值夏季,是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时节。......
一、电影界的狄更斯 大卫·里恩自幼受到良好传统的教育,狄更斯的小说是他幼时的最爱,英国、欧洲大陆新旧文学的典籍伴他一路成长......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 这,是我儿时看过的早期电影——《五朵金花》里面的唱词,给人印象极为深刻。朴素善良的白......
在人类艺术史上,电影是继建筑、雕刻、舞蹈、音乐、绘画、和诗之后出现的“第七艺术”.作为最年轻的艺术门类,虽然电影艺术有着自......
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在这期间,苏州对中国电影的产生、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影响,为电影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从......
媒介考古学(media archaeology)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电影史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其跨学科、跨媒介、跨国别的理论框架受到了全球......
周自齐作为晚清民国重要的政治人物,在退出政界后进军电影行业,成为我国第一位创办电影公司的政治家。他筹办的孔雀电影公司是我国......
[摘 要] 《水浇园丁》这部一个镜头的电影,初步构建了电影长镜头的雏形,是电影长镜头的鼻祖与典范。《水浇园丁》是卢米埃尔兄弟诸多......
鸳鸯蝴蝶派文人将电影作为素材写进哀情小说,使电影在浪漫化、美学化的叙述中进入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典情感空间,既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随着照相术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诞生,西方绘画也逐步进入现代时期。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印象派开创现代美术开始,西方现代绘画经历了......
从19世纪末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走入国门,至20世纪初电影小说应运而生,这期间正是中国近代历史最为动荡的几十年。电影小说从最初......
火车作为重要的现代性物件与交通工具,同城市具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而早期电影对于火车的热衷,令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觉符号,再现了19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云集了当时大约20万文化界知识分子,他们为上海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这部分对于精神生活有着极高要求的......
"主流电影"的概念是从2005年开始被广泛运用并讨论的,在民国时期的主流电影中是没有商业片与艺术片之分的,所有的影片在创作之初都以......
本文借鉴白话现代主义的理论思路,选择1931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银汉双星》作为分析的尝试。首先,通过对原著小说和电影的比......
电影《船家女》中阿玲的身体体现了公共性、私密性和现代性之间既对立又联系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中国早期电影女星身体......
早期电影研究从1990年代初开始风行,已经成为欧美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让科技创新、视觉文化与都市现代性并行进入电影史的视域......
作为一项现代性的都市实践,声音的制作和传播带给早期的观众和听众有趣而深远的"震惊体验",它同空间设计、技术革命、跨媒实践、观......
"五四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爱国精神,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先进思想的浓缩和升华。它以救亡图存为原初动机,以促进现代转型,追求民富......
20世纪30年代国内广泛多样的社会力量表达了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参与了民族电影身份的理论建构。制片公司主张电影商业本位的民族主......
1843年上海开埠后,西方文化与生活习俗也随着政治与经济的侵入而进入到上海。上海华洋相杂的社会格局,东西兼容的文化特征逐步形成......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与火车作为"现代性"象征符号的意义密切相关。无论在现实或再现的层面,电影与铁路(交通)的生成转化与......
<正>艺术家大都与民俗之间发生过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这种关联往往拘囿于民俗材料的基本形态,只是在民俗与艺术创作之间建立起了初步......
本文提出了“笑闹喜剧片”作为独特的喜剧电影形态的存在,考察其历史发展,分析其情节与人物特色,并意图就该喜剧电影形态发展的考......
1924年,由周剑云主导的昌明电影函授学校成立,《电影讲义》作为该学校的教材,历时4年写作出版,系统地介绍了当时最为前沿的电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