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著相关论文
陈桥兵变,完成了后周和赵宋的政权交替,也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妇女,带着强烈......
绪言在中国历史上,宋王朝是皇帝的独裁君主专制体制确立的时期。然而该时期母后垂帘听政的事实却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宋代先后共......
时方推明绍述,尽黜元祐群臣,希皆密豫其议。自司马光,吕公著、大防,刘挚,苏轼、辙等数十人之制,皆希为之。词极其丑诋,至以“老奸......
宋神宗去世后,旧党势力抬头,新党为了维护变法革新的成果,主动对免役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修订主要是革除其执行过程中的两个弊端,......
始於宋仁宗時期的御賜官員神道碑額制度,大致有兩種賜額形式:一是“自上而下”的主動御賜,一是“自下而上”的個人乞請。前者亦可......
推荐德才兼备的贤人担任要职,是治国理政的需要,所以历代君主都很重视,并在发布全国的诏书和在与大臣的谈话训示中,屡屡加以强调。但是......
若论朋友圈之广大,有宋一代非苏轼莫属。恰如他夫子自道,“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持佛家众生平等理念的苏轼,交友......
水缸为居家生活之必须,稚童们倘因玩耍以石砸之,父母虽万千宠爱,亦必痛责之,务使牢记教训,下不为例。可是1000多年前的司马光却是例外,他......
<正>批林批孔以来,“四人邦”通过他们的文学侍从梁效、罗思鼎之流,连篇累牍地炮制出大量的历史黑文,含沙射影,以古讽今,有组织布......
周邦彦,字美成,晚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著名的词人和音乐家。有《片玉集》传世。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一岁据......
<正> 苏轼无疑是儒家正统思想的信徒,并且正统得有时在政治上趋于保守。他笃信董仲舒以来近乎谶纬之学的天人感应说,宣扬人祸系“......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由名臣名儒修纂的《太常因革礼》是今存中国古代仪制的一部重要的典籍。治平二年(1065年)"九月辛酉,提举修纂......
<正> 近来,随着“国学”的走红,《论语》第十三篇《子路》中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常常被引用了。然而,何......
<正>议论文以分析说理见长,那么增强议论文说服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材料、让事实说话。但学生在选择和分析运用材料方面往往无从......
<正> 章惇,字子厚(1035~1105年),建州浦城(今福建建宁)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博学善文,敏识过人,曾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变法失......
<正>一件众议频繁的寻常命案《宋史·刑法志》记载了一个著名案件"阿云之狱"。此案发生于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登州(今山东......
<正>《宋史·刑法志》中记载了下面这样千百年来被后世人谈论最多的案例。此案关系到古代传统法律中最重要的刑法适用原则——自首......
<正>赐烛是宋代诸多赏赐中的一种,和其他赏赐一样,赐烛也是帝王表达恩宠、倚重、劝勉的一种方式,并且逐渐形成制度。赐烛一般分为......
欧阳修的名字,早已烙在我心中。他生于公元1007年,殁于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人,天圣进士,曾任枢......
<正>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新法有很多的条目,在当时是推出得很快的。熙宁二年,王安石做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时,就推出了四项新法,后......
<正>元祜党人案是北宋末年的重大案件,历经神、哲、徽、钦、高宗五朝。持续时间之长,卷入人数之多,在历史上实不多见。激烈的党争......
<正> 《宋史》王安石传载:"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
<正>天下西湖三十六,常讲的有八大西湖:杭州西湖、颍州西湖、惠州西湖、桂林西湖、北京西湖、福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南昌西湖。其......
【正】 苏颂,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今年是他《水运仪》创始九百周年。哲宗在位时,曾在中央政府任职多达七年之久。他所从......
<正> 引言 秦汉的统一,是中国厉史发展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在政治上建立了全中国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也融合了原来七......
<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一直是苏轼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难点,自20世纪70年代末刘乃昌先生发表《横槊气概英雄本色——谈苏......
【正】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北宋泉州同安(今属厦门市)人。同安苏氏是一个著名家族。其一世祖苏益,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冬,......
【正】 裙带官由婚姻的缔结而致,是婚姻关系掩盖下的政治利用关系。北宋裙带官现象可从两个方面来透视,一曰皇亲裙带,即由于和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