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钱相关论文
北宋神宗年间的王安石改革,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富争议的。秉承中立客观之立场,王安石改革取得了相当之成效,但同时有相当的缺陷,因而在当......
范纯仁(1027~1101),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子,哲宗时曾两度拜相,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北宋自仁宗宝元、康定以来,在内外矛盾急剧......
宋朝设常平仓,本为平抑粮价,其基本功能是籴粜和无息赈贷。夏秋丰熟时粮价低,高其价而籴,遇灾伤粮价高,低其价而粜,或赊贷给受灾......
不求名利于形,但求无愧于心。宋神宗时,鲜于优任利州(今四川广元)路转运副使。那时王安石强力推行新法,其中之一就是青苗法,就是由政......
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作为宋代最高级行政区的路,被称为一种“复式政区”①。这种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路级政区没有单一的行政......
<正>中国的"文字狱",我很怀疑是由北宋的"乌台诗案"开风气之先的。春秋时期的少正卯算是一个思想犯,魏晋时期的嵇叔夜也以言论获罪......
唐代户部别贮钱设置于德宗贞元四年二月辛巳,但有一个酝酿和后续过程。设置之初,其钱源有六项:中外给用除陌钱、缺官俸料钱、外官缺官......
<正> 唐代两税法的实施,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史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于唐王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
<正> 王安石变法运动的序幕刚刚揭开,苏轼就上书神宗皇帝,极论新法之不便,因而受到排挤,贬补外任。他在各地从政的过程中,“见事有......
<正>元丰八年(1085年),年仅三十八岁的宋神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宋神宗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折腾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关键词......
【正】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收到了一些富国强兵的效果,但没有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也没有起到推动社会经......
<正> 王安石变法是宋史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对它的评价牵涉到对宋史诸多事件的看法。在其诸多的变法内容中,青苗法一直是变法派持意......
<正>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王安石在青年皇帝神宗的支持下,担任参知政事(副相),针对当时发生的社会危机,特别是经济危机和......
本文就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问题,对学术界流行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文章认为,王安石不应算做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更未对农民实......
<正> 唐朝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在全国推行以“唯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取代“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的税制改革,并同时进行财政体......
苏轼是一位留心观察社会、有志经世济民的作家.在他留下来的二千七百多首诗中,广泛地反映了十一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
<正>宋神宗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振作国势,在其统治的“熙宁”、“元丰”年间,任用王安石等进行变法。史称“熙丰变法”。......
<正> 1957年,漆侠先生在指出王安石变法是一次“改良运动的实质”时,提出了在变法过程中,存在着“变法和反变法这两个对立的政治集......
<正>宋代农业和粮食流通宋代粮食储备的发展,首先得益于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和由此带来的农业经济的繁荣。宋统一后,宋......
<正> 肇始于宋太祖而大备于宋真宗的仓储之法,是以各地积存一定数量的谷物,贱籴贵粜,调节粮价,救济饥民,名曰常平仓法.王安石为相......
<正>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根据北宋新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趋势,我们对王安石的“理财”及其后果的分析与评价,都基于这一点。或有偏......
<正> 引言 秦汉的统一,是中国厉史发展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在政治上建立了全中国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也融合了原来七......
本文是一个大胆尝试。作者用新标准对王安石这个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评价。文章提出,“德量”是评价帝王及执政大......
<正> 安史之乱后,由于均田制度破坏、租庸调法久弊而不可复、财政失控等原因,唐代宗朝曾有若干改订税制的措施,其结果是导致了德宗......
<正>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又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1750年中秀才,1754年中举人,选用内阁中书,入直军机。1......
【正】 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发展至唐代,进入一个完备、发达的时期,高利贷资本各种经营形式、各种利息都已具备;高利贷对社会经济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