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化相关论文
降格否定是指句法上黏着、语义上不全、语用上委婉的否定。"鲜有"作为降格否定,句法上,后接成分为无界名词和名化动词,"鲜有+NP"可......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概念最早由Halliday在他的专著《功能语法导论》(1985)中提出.根据语言的三大“纯理......
“永远”的词汇化历程兼具典型性和独特性,词汇化结果也颇为复杂.词汇化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且还在不断发展当中.词汇化诱因既来自词......
文章首先对不同媒介传播环境的“好悬”一词用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作为形容词短语、感叹句和副词时具有的差异化特点,其次分析“......
汉语里有一些副词,如“多少、大小、好赖、早晚、迟早”等含有两个反义语素,它们是联合短语词汇化的结果.本文讨论了这类词语的意义特......
众所周知,把语言作为交际手段来学习,只学习语言现象的外部形式、语法单位的特殊性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言语中学会运用它。因此,本文就......
非范畴化是指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这些成分在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它们丧失了......
摘 要:现代汉语中的“指定”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作动词,二是用作副词。“指定”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唐宋时期“指X而定”和“指定”两种......
分析了“果断”在各大媒体语言尤其是网络语言中的分布功能、语义特征、语用特征,认为“果断”已呈现副词化特征,提出“果断”的副......
“死死”一直被当作“死”的重叠形式存在而未被收入词典,其表达功用也与“死”相近,但其解释语言事实并不全面。通过研究发现,“死死......
基于北京大学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的现当代语料,考察现代汉语词语"些许"的功能分布、语义特征、语用倾向等多个方面,发现"些......
本文主要围绕现当代汉语程度补语及其相关成分的再演化趋势,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结合理论与语言事实,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以语用......
状中短语"十分"最初出现于战国时代,至迟在南宋,已词汇化为程度副词。"十分"的副词化动因是句法位置的变化、主观性增强、韵律规则......
"统统"与"通通"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的范围副词,本文主要从"统统"与"通通"在句中的位置,和其他词语共现情况,探索其句法特点;从语义......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近来"各种X"结构的流行语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各种烦"、"各种求"、"各种喜欢"等等......
世界上讲西班牙语的国家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由于历史、地域、文化习俗、外来文化影响以及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等诸多因素,所有......
本文从形式单位概念转换视角出发探究了短时动作词的副词化机制、概念化方式及其丰富的语义内涵。通过转喻,行为事件框架中第三层......
“要死”在语法化和主观化的作用下,由短语转化为表极限类意义的副词,依附于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后面,并且大多出现补语标记“得”“......
"X于"在词汇化过程中,"于Y"充当补语,"X"必须是单音节,只有在补语位置上的"X于"才会发生词汇化。在这个过程中,介词"于"的介引功能......
分析了当代媒体语言中“玩命”由动词向副词演化的过程,阐述了动词“玩命1”到副词“玩命4”在共时演变中构成了一个逐步虚化的连......
双音副词"倒是"是由副词"倒"和判断动词"是"经常共现而进一步虚化成的凝固结构。作为短语,它最早出现在宋代。作为副词,最早出现在......
现代汉语中表示“恐怕”的词语有:“恐”“怕”“恐怕”“怕是”“怕不是”“怕不”“怕不的”“怕敢”“怕莫”等。本文选取高频......
现代汉语保证类词具有表达担保和非担保两种用法。本文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描写和分析情态范畴下的保证类词在语用功能、语......
"貌似"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流行语,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漫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貌似"经历了"跨层结构——主谓短语——动......
“永远”的词汇化历程兼具典型性和独特性,词汇化结果也颇为复杂.词汇化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且还在不断发展当中.词汇化诱因既来自词......
主观性程度副词"何其"与"何等"具有共同词素且功能相近,两词的特殊句法功能和表达功用与它们从疑问到反问再到感叹的副词化路径有......
述宾短语副词化发展的动因与机制,包括句法临界环境、双音韵律特征、互补语义基础和转喻引申机制。述宾短语副词化的进程,从先秦到......
近义情态副词"一定"与"必定"所表达的情态功能类型不尽相同,且在表达同一类型情态时两词在情态语义和适用语境方面也有差别,这与两词情......
基于乔姆斯基人类语言机制先天性的理论,自然语言都有共同的语法基础。这意味着一种语言的研究需要参照另一种语言的研究。在此基......
"到顶"只能后置,"极顶"可以前置或后置。"到顶"能后附于名词谓语,构成组合式补语,后补单音节词,"极顶"均不能。"到顶"与"极顶"可以......
"非常"副词化源自跨层融合,"异常、无比、万分"源自短语降格,"非常"的副词化程度更高;"非常、异常、无比"源于转喻演化,"万分"源于......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副词是由古汉语的实词虚化而来的。程度副词“挺”也经历了由实变虚的语法化过程。“挺”作为程度副词常......
数词结构的非计数用法是以计数用法为基础,在人们使用中,经过历史的演变而形成的。虽然已有一些学者对数词作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但......
"按X说,VP"中的X最初是有定名词,后泛化为表常理常规性的"理"。"按理说"句分化为:"按理说,VP"和"按理说,VP,-VP",后者体现语义的逆......
词类间的界限是变化的。俄语语法中词汇从一种类别转化为另一种类别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归纳了俄语中名词化、形容词化、副词化、......
"时"、"刻"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下分别由名词、动词隐申出表记时单位,继而在汉代并列连用双音化为时间名词"时刻"。由于时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