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思想相关论文
慧远与昙鸾分别是东晋及北魏时期较为著名的僧人。从现存资料来看,二人都信仰弥陀净土,并以弥陀净土信仰为中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净......
本文以社会现象观察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学者较少涉及的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法师的净土思想,梳理了印光法师专修净土法门......
蕅益大师一生思想宏大,从儒到佛,晓通禅、天台,研习教、律,学贯诸宗彻悟心性之后,提出“四净土”说。“即心即土,土净则心净”。一生思想......
中国传统的儒家强调德制,而西方现代的民主社会则重视法制。道德是靠内在的自觉,法律是通过外在的约束。道德教育是长远的,法律作用则......
自陶渊明创造《桃花源记》以来,“桃源”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文人墨客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追寻,本文以王维的《桃源行》为研......
释昙鸾(476-542),亦称昙峦,雁门(今代县)人,北朝晚期著名高僧.东魏孝静帝号其为“神鸾”,南朝梁武帝称其为“肉身菩萨”.毕其一生......
庐山净土思想对六朝诗歌创作观念有独特影响,是研究佛教与诗学关系的重要部分,而学界研究尚不充分。净土像化思想、简易的修行法门......
[摘要]北石窟寺现存的隋唐窟龛261个,占窟龛总数的80%以上。其造像形式多样,造型精美,雕刻技巧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佛与菩萨、弟子、......
净土信仰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其在印度和中国均有广泛的影响,学界一般将后汉时支谶译出《般舟三昧经》视为净土思想正式传人中......
敦煌写本《河西节度使大王造大寺功德》是河西节度使大王曹议金及其子曹元德等人发愿造寺的功德记,经研究,曹议金所造大寺或与三界寺......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对明清以至近现代佛教有着重大影响.莲池对持名念佛法门的阐发,对社会道德的提......
绪论《往生论》为天亲菩萨所著,与净土五经并称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五经一论”,对净土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昙鸾大师为其......
东晋慧远在佛教史上的显赫地位及巨大影响,被后世净土宗人奉为净土宗的初祖。但实际上慧远非专修而只是兼修净土,其净土思想是与般若......
梵琦被称为“明初第一等宗师”,经历了由元到明的朝代更替。这一时期,一方面,佛教世俗化进程加快,僧人入世已是常态。另一方面,统......
净土思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影响中国各派佛教。天台的智顗一面通过龙树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娑论》等论疏,另一方面通过对......
庐山净土思想对六朝诗人的创作有重要影响。六朝咏物诗中经典意象就暗含净土思想,而学界相关研究尚可深入。文章结合慧远所修弥陀......
<正> 净土是佛教的概念,"净"是清净、洁净的意思,净土是指被净化的国土,也就是净化众生,远离污染、秽垢与恶道的世界,是佛、菩萨和......
<正>日本佛教据说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由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日本推古天皇时期,圣德太子(574—622)摄政,笃信佛教,以佛教教义的......
作为晚清居士佛学的先导者和净土思想的倡导者,魏源并没有专著集中探讨其佛教思想。文章试图以魏源编选的《净土四经》中的"五叙"......
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由于这个宗派是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法门,又有称其为莲宗者。净土乃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即清净功......
六朝咏物诗的一些经典意象暗含庐山净土思想。庐山净土思想对镜花水月与光影声响的寓意有其特质,六朝咏物诗人接受其内涵,并以之实......
清代著名居士彭绍升一生创作了为数巨多的佛教诗文,其代表著作《一行居集》《二林居集》《观河集》《测海集》等诗文集中的作品,显......
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印度佛教净土思想,对印度佛教各净土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全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正>晚清彻悟大师(1741-1810),京东丰润县人,原是已获印心的临济宗第三十六世禅师,后于四十七岁(1787)因病缘故,闻净宗之殊胜,忆古......
<正>龟兹是古代西域著名的佛教国家,中原佛教素来受惠于龟兹,如中原净土信仰之形成就与龟兹僧人对净土经典的传译分不开。但是,公......
净土思想在越南虽然从来没有像中国或者日本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佛教派别,但它对越南佛教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净土思想在当代越......
<正>净土思想是我国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所谓的净土便是指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发愿成就的清静国土,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理想世......
<正> 敦煌壁画中的《东方药师净土变》,产生于隋代,历经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迄于西夏,历时六百余年。壁画现存102铺......
关于善导的净土思想,国内已经出版的魏磊《净土宗教程》、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和释印海所译日本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
紫柏真可(1543-1603),俗姓沈,法名达观,后改名为真可,号紫柏老人,世人尊其为紫柏尊者。作为明清之际佛教复兴的重要人物,紫柏真可......
<正> 佛教当中净土信仰为一大源流。这一源流与印度佛教关系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 佛国净土,十方上下都有,大约地说有阿弥陀佛净......
<正>前言明末时期,明心见性和顿悟解脱的禅宗逐渐丧失了探究本源的实践性,于此同时,净土思想却呈多元化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正>一、罗什《维摩经》"净土"译语用例之审察在鸠摩罗什所译《维摩经》——《维摩诘所说经》中,以下几个译语,如净土、清净土、净......
<正> 昙鸾(476—524),雁门娄烦(今山西原平)人,北朝五台山著名高僧。他“专修净观,自行化他,流布弥广。”不仅深入研究了净土宗的......
佛教净土思想在南朝得到广泛的传播,南朝文人普遍持净土信仰,他们在表现自己的转生理想时,对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均有涉及。南朝文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