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态助词相关论文
汉语“进行”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动词,且兼作实义动词和形式动词,常常使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觉得难以把握。本文将通过实例让读者......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起”是个含趋向意义的动词,例如:“起床、起立、起来”。粤方言的代表广州话里的“起”则除了是表示动作趋向......
“被”字句的变换张云徽首先,这里所说的“被”字句与被动句不同。我们认为,被动句是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出来的,即主语是受事(或间接受事......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的基本情况是,有成绩,也有不足。现代虚词研究在分类体系上较之传统虚词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
在现代汉语中,“的”“地”“得”是结构助词,“着”“了”“过”是时态助词。作为助词,无论是“的”“地”“得”还是“着”“了”“......
从新化方言中“得”字的虚词意义出发,结合方言实例,分析“得”作为时态助词、结构助词、助动词和语气词时的语法结构、语义特征以......
山东省阳谷方言中有一个分布和使用频率极高的助词“哩”,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本文揭示了“哩”作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
<正> 三动词(一)判断动词“是”它可以同很多副词相结合,也能同一部分连词或能愿动词相结合。其中如:若是、但是、可是、要是等,已......
<正>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了”不是时态助词、语气助词或者动词,而是另一种的语助词。一般的时态助词、语气助词“了”附着在动词,......
“着”在唐山方言中,除了作表示持续的动态助词外,还可以作表示过去时的时态助词,它表示过去时态,主要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通常用于句末......
本文从心理动词与时态助词、心理动词与时量词语、心理动词与动量词语三个方面出发,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心理动词时间量的研究成果,以......
河南舞叶话隶属于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中原官话,它有一个最常用的助词“哩”[·li],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它既可作结构助词,大致......
汉语词典标注词性,在辞书编纂工作中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这个问題作了积极的探讨。我们期待辞典学家和辞书工作者就此提......
<正> 现代汉语里的"了"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它既可以表示时态,又可以表示语气,用法比较复杂,稍不注意就容易搞错。例如,有人......
中文系负责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学校在教研活动中对某些问题发生了争议,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1、“拼音采用韵母带......
<正> 包头地区汉语方言(以下简称“包头方言”或“方言”)和现代汉语比较,二者不仅在语音、词汇上有差别,而且在语法方面也有许多......
【正】 朝鲜语是粘着语,它主要靠把一个个词尾机械地附加在词根(或词干)上,构成语法形态,表示语法意义。汉语是孤立语,句子里各个......
唐山话中的"着"字有与普通话不同的特殊用法:一是作为语气助词,表示"叮嘱,命令"等语气;二是作为时态助词,表示发生在近时过去的行......
近几年,汉语中名词性谓语的用例逐渐多了起来,并呈现出上涨的趋势。“XX很淑女”、“XX很林黛玉”等类似说法成了时髦的一种标志。而......
本文旨在探讨"把"字句中动词带"过"的情况,通过对动态助词"过"的分类,初步分析出带动态助词"过"的"把"字句的制约因素及其意义,证......
现代汉语中虚词"的"在构词和成句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作为结构助词,形成定语标志和"的"字短语;同时还作语气助词,表示肯定、......
采取穷尽性统计与归纳描写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时态助词"过"的发展原因和形成过程,并讨论了它们的语法作用。时态助词"过"分为两类:......
本文把藏语拉萨话、昌都话、夏河话及书面语的时态助词作一比较,旨在说明yin.red.yod.hdug.hgi,rgyu.e.go(gi).da.ne等构成语素的来......
"到"在现代汉语中词性和用法很多,在赣方言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表示过去完成。本文结合实际语料对该用法的"到"词性、来源、语......
晚唐五代的"了"处在"V了"、"VO了""V了O"三种句法格式当中,大多已变成了动词的补语了。如果"V"后面不能再加补语的话,那么其后面的......
皖北宿州方言中助词"来"可以用于表示进行体、经历体、完成体和持续体等时态意义,而且方言词"来"还可用以表达语气,出现在陈述句、疑问......
“骑上马”与“吃上饭”和“跳下马”与“攻下山头”这种“V+上/下”结构,从表面看,两个“上”和两个“下”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从......
<正>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因为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要建立一个完备的语法体系就比较困难,而且汉语语法尚年轻,所以在现代汉语语......
普通话中“看”作为一个常用的虚词,一般认为可以表示某种状态的持续或动作行为的进行,读音为轻声的,归时态助词类。与此相比,在现......
【正】 具有时、态、体(总称“三态”)三种形态变化,是蒙语动同的重要特点之一。汉语动词本身一段认为没有或者缺乏这种内部形态变......
<正>零 前言 “了/着/过”在“把”字句中共有以下两个可能的位置: A.处于句中(N1把N2V+了/着/过+其他成分) (1)护士把水端了进来。......
语法化使拉祜语产生新的语法成分。本文就拉祜语语法化及其机制说明拉祜语语法化的特点。
Grammaticalization makes Lahu a new ......
【正】 0.1神木话属晋语方言陕北片。该方言有两个表时制的助词:过去时“来”(音[|ε-|]),将来时“呀”(音[ia·|]、轻声)。本......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的增强,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对印尼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也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新研究......
《型世言》有5例“VO过”5例“V得O过”,“VO过”的“过”均为经验态表示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的时态助词。唐代《隋唐嘉话》中已有......
<正> 把"着、了、过"称作时态助词是从"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开始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中说:"助词附着在一个词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