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观测相关论文
中国对地观测卫星遥感技术体系经过40多年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了陆地、海洋、气象三大卫星遥感系统。在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
浮空器已经发展成为空间遥感信息获取的重要平台之一.本文针对飞艇的资源特性和需求的复杂性,设计了多飞艇协同对地观测和数据传输......
针对敏捷卫星多目标重复观测任务规划面临的可行任务执行序列集合规模庞大困难,提出了一种任务执行序列时间解耦的分层聚类任务规划......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对于我国提升遥感卫星系统技......
高光谱激光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主动式对地观测技术手段,结合了传统激光雷达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和被动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优势,可实现高空......
为了合理、高效地利用逐渐增多的在轨卫星资源,更好地完成对地观测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禁忌算法的多星协同任务规划方法,解决了多......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其长期自然演化过程中呈现的大尺度、动态变化现象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伞球变化科学强调将地球的各个组成部......
经过50余年发展,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等巨大跨域,已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当前,物联......
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对地观测中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独特优势。近十几年来,多模式、多角度、多维度、大幅宽、高分辨率、多基协同......
与飞机和卫星相比,飞艇有其特定的优势。随着飞艇相关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技术的成熟,其在空防系统、近地通信、对地观测方面的应用......
通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我国基本建立了陆地、海洋、大气三大系列遥感卫星系统,但也存在重卫......
利用中继卫星,将对地观测卫星的图像数据及时传输至地面对于实时目标观测来说非常重要.中继卫星面向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传输的服务申......
分析了国外以光学、雷达、高光谱载荷为主的高分辨率对地成像观测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新一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提......
随着“遥感20号”卫星的成功在轨应用,越来越多的敏捷卫星(星座)将被投入使用,如何协同调度多颗敏捷卫星、最大化发挥敏捷卫星的观......
针对星载对地观测激光高度计大足印回波信号中多目标相对高程信息提取的问题,采用基于最小二乘的高斯分解算法对波形数据进行多目......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日新月异,临近空间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平流层飞艇作为临近空间对地观测的主要平台,具有分......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Ladar,简称SAL)是合成孔径技术在光波波段的应用,它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
在机载对地观测领域,合成孔径雷达(SAR)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要求雷达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小。而传统的脉冲式合成孔......
近几十年来,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卫星对地成像能力趋于成熟,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军事侦查、惯性导航等。......
利用对地观测数据资源生产、分发和应用单位开展调研获取的第一手资料,采用多维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总结我国对地......
期刊
为提高空天观测资源协同观测能力,基于分而治之框架,提出一种两阶段迭代优化方法以解决空天观测资源协同任务规划问题.第1阶段,根......
2000年以来,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在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积累了系列关键技术和核心成果。以此为重要引领,支撑形成了气象、海洋、陆......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光谱、红外、雷达等多源遥感成像手段在精准农业、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军事国防等重要领域发挥着越......
针对天基、临空基和空基协同的对地观测发展新趋势和“看得见、盯得住、跟得上”的对地观测应用新要求,研究面向3种典型对地观测任......
高分辨率是当前国内外对地观测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内外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均是围绕工程技术、数据管理与服务、应用来制定的项目,......
全球变化研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合成孔径成像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主动微波遥感成......
多光谱对地观测激光雷达是一种新型植被监测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多光谱对地观测激光雷达系统大多采用光栅分光、多通道光......
卫星、无人机等对地观测资源已经成为执行灾害救援、灾损评估等多样化监测任务的主要观测手段,而大规模任务的随机调整和动态执行......
在信息资讯需求日益扩大化的今天,利用航空航天手段获取高质量遥感图像并解析其中蕴含的丰富讯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各国......
随着我国成像卫星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卫星对地观测的准确性、快速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应用编队飞行技术,使多颗成像卫星......
随着自然灾害频发和人类活动加剧,世界遗产受到严重威胁甚至破坏。考虑到任何世界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会给世界文化带来影响,所以遗产......
国际宇航大会 (IAC)是国际航天领域中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半官方国际性会议 ,每年召开一次。第 1届 IAC于 195 0年 9月 30日~ 10......
中国载人将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然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
欧空局部长级会议于2008年11月25~26日在荷兰海牙举行.欧空局18个成员国及加拿大主管航天工作的部长于11月26日一致决定为欧洲航天......
美国卫星工业协会6月2日发表了《2016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报告称,尽管许多经济体遇到经济困难,但2015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仍取......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报道,2013年5月,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开发了一台先进的微波辐射计。该微波辐射计能够克服以......
20 0 0年 1月 ,欧空局 (ESA) 1 4国政府批准了其 2 0 0 0年的预算。正如 1 999年 5月份 ESA 部长级会议确定的一样 ,ESA2 0 0 0年......
“龙计划”(Dragon Programme)是目前我国在遥感科技领域的最大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由国家遥感中心和欧洲航天局对地观测部共同负责实......
从1970年至今,我国已先后发射了长征-1~4、6、7、11火箭。截至2016年9月底,我国发射了200多个航天器,目前在轨运行150余个,形成了载人航......
2013年10月,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发布了最新版《天基对地观测,至2022年市场预测》报告。该报告是该公司天基对地观测市场预测报......
遥感卫星“站得高,望得远”,将人类的视角引向宇宙的高度。“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近年......
“天空卫星”(SkySat)系列是美国美丽地球(Terra Bella)公司(原天空盒子成像公司,2016年3月被“谷歌”公司更名)发展的高频成像对地观测小......
2015年,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实现了质与量的齐头并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全球组网,一批北斗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北斗相关贡献率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