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o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雕塑传达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是情感的物质凝聚。即表现外在现象之时,反映内心感受;或者说为表达内心所思,由情感主导外在表现。雕塑造型始终围绕怎么表现物象以体现意识而展开,总体及相较而言,中国雕塑为意象造型。  意,即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象,即样子和形状。  意象,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概括来说,就是“以意成象,
2010年4月2日上午10时,“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开幕式暨“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暨成就提名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中国文联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的获奖者和北京、上海、南京、长春、沈阳等获奖城市的有关领导代表城市接受颁奖。中国美术馆里群贤毕至,雕塑家、建筑家、理论家、文化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本次展览由住房和城乡建
陈宝国与妻子王海英以叙事的方式在798艺术区呈现了其人生成长的道路和艺术的心迹,这在当下偏重以观念和纯形式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心境的作品有着方式的不同。因为当代艺术家有这么一个特性,即强调观念性的审美独立,以摆脱美术史中的以写实的、讲故事的、内容与形式相吻合的叙事性文本所带来的影响。而陈宝国恰恰以叙事的方式来陈述自我的历程,恰恰形成了一种具有事实描述的故事性特征。这种方式可以使受众以一个多角度的视野去
在英国有这样一条小径,它几乎没有什么安全措施,还在百米高的悬崖上,那么你敢走上去吗?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架无人机拍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刻,一家三口小心翼翼地走過位于英国德比郡马特洛克巴斯的悬崖上一条约91米高的可怕小径,途中他们只能抓着崖壁上一根钢筋来保护自己。据悉,这处位于德比郡的石灰岩悬崖是英国最高的内陆悬崖之一,也是鹰选择的筑巢地之一,勇敢的徒步者可以从这条路上俯瞰下面城镇的壮观景色。
自1986年创作“极的附体”焊铜系列以来,陈连富已经陆陆续续参加了数次与雕塑相关的展览,并做过八次个人雕塑作品展。2011年9月12日由中国《雕塑》杂志社和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为他在中国美术馆所举办的个人雕塑展无疑是学术水准和规格最高的一次。中秋节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圆融完满之理想的渴望,陈连富的展览开幕跟中秋节重叠,是一种巧合,但是对于他的艺术创作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兆头。他给自己的这次个展取名为“身
2008年8月应美国辛辛那提城市委员会的邀请,我们四人前往辛辛那提市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在访问期间美国艺术家Jan女士和Gerald先生夫妇俩非常热情,并亲自驾车带我们去市郊的辛辛那提森林公园,辛辛那提国际友谊公园和辛辛那提金字塔雕塑公园参观,让我们藤受到了美国公共园林艺术的设计理念,如辛辛那提森林公园,这是一个以各种树种和原生态植物为主的森林公园,只有一条小路横穿整个森林公园,是一个野性十足,原汁
造像艺术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从最早的裴李岗文化陶塑人头、仰韶文化陶塑人像、红山文化圆雕女神像独立出来开始,秦汉时期涌现出数量巨大、造型成熟的人俑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寺里的佛、菩萨、罗汉形象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表现力,尤其是隋唐以后各代造像艺术着力表现智慧的内心和脱俗的风度,在人物形象、创作风格以及人文内涵方面都有了极大变化,形成了独立的创作与理论上的美学标准。造像艺术品凝聚着不同历
窑中之火,生生不息。这座来自著名雕塑家石洪岭先生——以火种为灵感,向上延伸姿态的抽象雕塑,“绽放”在文化气息浓厚的嘉善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广场中心。嘉善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建筑呈立方体,外灰内黄,色彩鲜明。四周由三个巨型拱门组成的外形,酷似嘉善县砖窑,富有历史底蕴,隐喻朴实外表下内藏奇珍。博物馆与图书馆,一个蕴藏丰富饱含地方特色,另一个寓教于乐满足多样需求,正呼应了”博库珍窑“的主题。窑文化中最重要的是窑
摘要:本文解读了第五届“金鸡湖双年展”的重要主题展“来自塞纳河的声音——中国美术馆馆藏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展”的主题、缘起、策划、价值,凸显当代艺术创作、展示与传播的重要意义,也为2022年第六届“金鸡湖双年展”的主题展呈现建立品牌、做出示范,并期望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好平台,吸引更多具有社会感召力的国际大师、国际团体、国际机构加盟国内双年展事业的特色化长足发展。  关键词:中法文化交流;法兰西
“后现代的境况事实上完美终结了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对所定义的艺术进程。尽管现代主义和形式主义尝试用一些成功来遮盖这个时代,但是他们最终失败了。在后现代情景之外,随着后殖民时代的霸权,文化等级以及英制单位的终结,旅行,消费和全球化的暴涨造成了艺术及其所谓的纯粹性的拆分与质疑。简而言之,艺术不再是美或者美术,一个文化的时代完美终结了。”  ——伊夫·米歇尔  文化和新空间  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