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之后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的境况事实上完美终结了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对所定义的艺术进程。尽管现代主义和形式主义尝试用一些成功来遮盖这个时代,但是他们最终失败了。在后现代情景之外,随着后殖民时代的霸权,文化等级以及英制单位的终结,旅行,消费和全球化的暴涨造成了艺术及其所谓的纯粹性的拆分与质疑。简而言之,艺术不再是美或者美术,一个文化的时代完美终结了。”
  ——伊夫·米歇尔
  文化和新空间
  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运动,一直试图以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凯恩斯的国家经济干预政策。但是这种一味地把社会推入全面市场化和金融化的做法,一方面导致了原有社会财富被投机分子和财阀在金融市场上所挟持;另一方面在电信、电子等新兴领域的资源被再次瓜分,而没有被分享。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和资产阶级权贵与无产阶级在数量上不断增加。阶级力量的重构和阶级分野日趋明显,是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之一。
  “新自由主义有着极端的反民主化。其次,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是(社会)金融化,一切都商品化和金融化之后,个人很容易成为经济精英们资本积累的附属品,从而丧失个人观念和价值,这其实和自由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
  ——大卫·哈维
  资本垄断形成了类似极权政治的经济和文化社会控制体系,令保障自由个体的民主机制备受冲击。其内在的侵略性和单一性,挤压了小而富于独创性的个体文化市场,无力上升的新文化只能回避性地奔向社会底层,希望在松散的新空间和更加开放的审美体系中获得新的活力。在亚洲,随着经济爆炸式的增长,第三世界在各个领域奋起直追,直接拥抱前卫思想。然而,在这种跳跃式的前卫思想和旧有的精英观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空间,这给全球化的文化流动提供了新的场所。
  Kitsch与混乱
  “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文化范式的终结不是世界的终结,也不是艺术自身的终结。他类似于蒸汽机时代和热力学时代,是一个技术自身的终结。只是,这些艺术模式和艺术经验的繁殖,不再追求高或者精炼,尤其不再被组织到一个崇尚审美之美的艺术系统里罢了。”
  ——伊夫·米歇尔
  Kitsch艺术最早是一种为低端装饰品市场制造的廉价复制品。这个词起源于德语Verkitschen“街上的垃圾”,在中文有时候被翻译为“媚俗”。它起先代表着一种价值判断,即把极低成本的材料按照经典模式(比如巴洛克风格)简易加工后,按照建材装饰品卖给城乡之间的廉价别墅。此后,类似方式生产的廉价产品逐步扩散到整个日常生活。在文化上,这些以廉价销售为目的的劣质复制品,常常混合了不同的象征影像和审美符号,形成一种模糊、混乱、拙劣刺眼的装饰风格。趣味的混乱,审美的无标准伴以观者调侃的态度,造成了Kitsch艺术五味杂陈的味道,这实际涉及到一个主观情感和客观标准的问题。
  大卫·胡姆(DavidHume)曾经长期专注于感觉和趣味准则的研究,其主要问题在于“感觉和趣味是否可以相互协调一致?”“如何围绕不同的趣味范式,价值和标准进行审美的评估?”其结果,第一个问题后来发现是无解的,感觉天生具有主观、公正、真实内在的特性,它不需要外在的参考,而其真实性也不需要和某一标准保持一致。对于第二个问题,他认为审美的判断远比个体内在的真实性要复杂得多。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趣味,相似的趣味逐渐结成不同的审美领域,并且在内部形成不同的规则和逻辑。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史中的很多活动是根据其性质和规则来实现的。就如同极少主义艺术、印象派艺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概念装置艺术等都有其自身的创作逻辑和规则。这些逻辑和规则如同刻度一般成为审美标准,并且在不同审美领域内作为身份评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艺术家根据逻辑和规则生产作品,制造差异。这样,问题就聚焦于:当主观情感被置于不同领域的标准和规范中时,它不再开放、纯粹,而是被修改、绑定并且融入某种模式。只有在这些模式和标准被尽量减弱的时候,私密的真实情感才会最大程度地喷发,这也许就是今年“江南style”在全世界大受欢迎的原因。
  坏趣味常常位于标准体系之外或者标准的底层——一个没有阶级刻度的区间。它被视为一种以刺激眼球为原则而建造的非逻辑的混合,一种不再按照已有审美标准按部就班的视觉组合。规则的失效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隐藏的真实情感,它从此不再在任何固有的审美领域里具有约束性,来自不同审美体系的符号失去在其原有领地的坚固性后,变得富于流动性和易于移植。它们在社会缝隙中游弋、聚集,把游离的个体吸纳进去,重构成一个新的开放体系。这样的情况首先发生于秩序混乱的低级阶级里。比如,18世纪欧洲妓女的着装方式,是kitsch和坏趣味的经典景观。低贱的社会地位让她们反而拥有了做每一件事情的合法性——为了招客,她们不再遵循上流社会的着装规范,而是急于将大把的廉价首饰和花边等贵族趣味的劣质复制品集中于开放的肉欲的女性身体上,从而合成极具吸引力的开放体系。
  开放体系的建立模糊了布尔迪厄“趣味分层”系统中的阶级刻度和审美边界,异类符号的混合,让其不再具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在从未真正实现过“趣味绝对平等”的人类历史中,这隐含着对固有制度的潜在仇恨和一种冲动性的破坏美学形式。另一方面:Kitsch平滑乳汁般渗透过程,暗含了文化共有的内在匀质化功能以及对原有地方文化的排斥活动。他内在地逐步建立起一个无隔阂的文化系统,并成为不断膨胀的社会弥合剂。今天的审美趣味之判断正是基于一个公共世界的条件,一个社会的世界,一个主体间相互交流的世界,而不再是怀疑论和悲剧式的世界论调。
  个体和开放世界
  我认为在世界资本主义中,对多元文化主义是真实的。我认为,我们不能假装认为,资本主义是某种文化统治的掩饰手段;也就是认为资本主义实际上代表着欧洲或美国文化的统治。不!现代资本主义是真正多国的以及多文化的,因为它没有最终的社会文化所指。资本主义真正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没有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真实界 ;是一个无根的抽象符号机器。
  ——齐泽克《那么消费社会,是不是就是今天的新极权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源远流长的中国雕刻工艺以静态而立体的美,传达着创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念,并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世人。本文将“神奇、简洁、永恒、文明”这四个词、八个字,归纳为中国雕刻艺术之中的灵魂,即“八字雕魂”,并通过对这8个字的意义、内涵的分析、归纳,来探索其在中国雕刻艺术中所起到的作用。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谱写的一部气势宏伟的交响曲,那么雕刻艺术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独特的篇章
雕塑传达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是情感的物质凝聚。即表现外在现象之时,反映内心感受;或者说为表达内心所思,由情感主导外在表现。雕塑造型始终围绕怎么表现物象以体现意识而展开,总体及相较而言,中国雕塑为意象造型。  意,即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象,即样子和形状。  意象,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概括来说,就是“以意成象,
2010年4月2日上午10时,“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开幕式暨“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暨成就提名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中国文联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的获奖者和北京、上海、南京、长春、沈阳等获奖城市的有关领导代表城市接受颁奖。中国美术馆里群贤毕至,雕塑家、建筑家、理论家、文化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本次展览由住房和城乡建
陈宝国与妻子王海英以叙事的方式在798艺术区呈现了其人生成长的道路和艺术的心迹,这在当下偏重以观念和纯形式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心境的作品有着方式的不同。因为当代艺术家有这么一个特性,即强调观念性的审美独立,以摆脱美术史中的以写实的、讲故事的、内容与形式相吻合的叙事性文本所带来的影响。而陈宝国恰恰以叙事的方式来陈述自我的历程,恰恰形成了一种具有事实描述的故事性特征。这种方式可以使受众以一个多角度的视野去
在英国有这样一条小径,它几乎没有什么安全措施,还在百米高的悬崖上,那么你敢走上去吗?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架无人机拍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刻,一家三口小心翼翼地走過位于英国德比郡马特洛克巴斯的悬崖上一条约91米高的可怕小径,途中他们只能抓着崖壁上一根钢筋来保护自己。据悉,这处位于德比郡的石灰岩悬崖是英国最高的内陆悬崖之一,也是鹰选择的筑巢地之一,勇敢的徒步者可以从这条路上俯瞰下面城镇的壮观景色。
自1986年创作“极的附体”焊铜系列以来,陈连富已经陆陆续续参加了数次与雕塑相关的展览,并做过八次个人雕塑作品展。2011年9月12日由中国《雕塑》杂志社和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为他在中国美术馆所举办的个人雕塑展无疑是学术水准和规格最高的一次。中秋节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圆融完满之理想的渴望,陈连富的展览开幕跟中秋节重叠,是一种巧合,但是对于他的艺术创作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兆头。他给自己的这次个展取名为“身
2008年8月应美国辛辛那提城市委员会的邀请,我们四人前往辛辛那提市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在访问期间美国艺术家Jan女士和Gerald先生夫妇俩非常热情,并亲自驾车带我们去市郊的辛辛那提森林公园,辛辛那提国际友谊公园和辛辛那提金字塔雕塑公园参观,让我们藤受到了美国公共园林艺术的设计理念,如辛辛那提森林公园,这是一个以各种树种和原生态植物为主的森林公园,只有一条小路横穿整个森林公园,是一个野性十足,原汁
造像艺术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从最早的裴李岗文化陶塑人头、仰韶文化陶塑人像、红山文化圆雕女神像独立出来开始,秦汉时期涌现出数量巨大、造型成熟的人俑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寺里的佛、菩萨、罗汉形象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表现力,尤其是隋唐以后各代造像艺术着力表现智慧的内心和脱俗的风度,在人物形象、创作风格以及人文内涵方面都有了极大变化,形成了独立的创作与理论上的美学标准。造像艺术品凝聚着不同历
窑中之火,生生不息。这座来自著名雕塑家石洪岭先生——以火种为灵感,向上延伸姿态的抽象雕塑,“绽放”在文化气息浓厚的嘉善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广场中心。嘉善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建筑呈立方体,外灰内黄,色彩鲜明。四周由三个巨型拱门组成的外形,酷似嘉善县砖窑,富有历史底蕴,隐喻朴实外表下内藏奇珍。博物馆与图书馆,一个蕴藏丰富饱含地方特色,另一个寓教于乐满足多样需求,正呼应了”博库珍窑“的主题。窑文化中最重要的是窑
摘要:本文解读了第五届“金鸡湖双年展”的重要主题展“来自塞纳河的声音——中国美术馆馆藏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展”的主题、缘起、策划、价值,凸显当代艺术创作、展示与传播的重要意义,也为2022年第六届“金鸡湖双年展”的主题展呈现建立品牌、做出示范,并期望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好平台,吸引更多具有社会感召力的国际大师、国际团体、国际机构加盟国内双年展事业的特色化长足发展。  关键词:中法文化交流;法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