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旅途 书香芬芳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in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责无旁贷。我爱语文,我爱阅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因为我而浸染一身书香。借助优秀的图画书、经典童书,为学生心灵的世界打开另一扇窗户,经历更为丰富的生活。
  曾经,是阅读为我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因此,我无比相信阅读的力量——经典的力量。我阅读的第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是《薛瑞萍读教育理论》,原来关于教育理论的文字可以那么美!
  怎样做到终生备课,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薛瑞萍(网名看云),她的文字仿佛有一种魔力,经她解读的教育理论颠覆了师范时我所习得的中规中矩的理论积累。她笔下的文字是崭新的,摇曳着勃勃生机。
  接着,机缘巧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来到我的手中,令我如获至宝。文字中那种燃烧着对教育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我,窦老师澎湃的热情、教育教学理念,她与学生之间的故事,令我手不释卷,如饥似渴,一读再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打好两个底子,一是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二是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这就是积淀。这种积淀,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还应该是一种具有浓郁的主体能动色彩的经验、情感、智能的积淀。正是这种积淀,才能使学生将来成为服务于社会的人,同时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如何唤醒学生、感染学生?教者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情感储备和调动——悲喜愁乐,酸甜苦辣;教师必须让自己、让学生通过文字“怡情养性”,让性情在“怡养”的状态中健旺起来。
  每次读起这些句子,我的内心怎能不受到触动?窦老师让我感觉到用心投入教育教学是多么幸福!拥有一个班级,是世界上多么幸运的事情。从此,我就不可遏止地爱上了阅读。肖川、张文质、刘铁芳、朱煜等人的书相继来到我的书房,成为我最好的精神食粮。除了阅读专业的书籍,更多的时间,我阅读童书。经由不少名师的博文,我了解了很多的童书信息。不少名师为学生开列出了书单,因此,我不斷搜寻,自我阅读并为学生朗读,推荐学生收藏。我深知:语文教育的核心思想,一是认写文字,一是阅读经典,要让经典的阅读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在起始年段,尤其是一年级,这样一个特殊敏感期,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敏感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责无旁贷。对低年级学生,我首选的是绘本。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带到了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说,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比如,张学青老师如此解读图画书《红点点绿点点》:
  故事的确很中国。打开图画书,环衬页上斜排着的红点点绿点点,是中国元素中的那种大红大绿。童年的时候,我仿佛有过一件这种红绿点点的泡泡袖衬衣,翻开来就觉得很亲切。
  红点点是条毛毛虫,绿点点也是。扉页上,画的就是这两条毛毛虫。绿点点仰天喝着露水,红点点蜷在它身边。好丑的两条毛毛虫哦。按理说,红点点绿点点颜色鲜艳,应该是那种带着毒刺却又特别好看的毛毛虫。可是,这本图画书里的那两条毛毛虫,看起来怪丑的,然而丑得善良,一脸无辜。
  ……好景总是不长。再翻页,便见两条毛毛虫坐在石块上愁眉苦脸的样子:它们都有一桩好大好大的心事——所有的毛毛虫都知道自己将来会变成蝴蝶,可是所有的蝴蝶都会忘记自己曾是毛毛虫。它们担心以后变成蝴蝶会彼此忘记,它们要商量彼此不忘记的办法。
  两条毛毛虫想出一个又一个办法:每天在心里念五百遍对方的名字;彼此在对方额头咬一口,留下深深的牙印;找两片紧紧挨着的叶子,一起吐丝成蛹;叮嘱花背蜘蛛在它们化蝶时对着它们喊,让它们永远在一起……
  好的图画书会饱藏着能量,让我们的心变得丰富而柔软。在《薛瑞萍班级日志》中,我们可以看到经典图画书一步步向学生传递着力量。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薛老师都没有间断过利用好的绘本对学生进行精神的陶冶。从《小黑鱼》到《不一样的卡梅拉》《犟龟》,从《一粒橡子的奇遇》到《一片叶子落下来》,等等。利用便捷的网络,我为学生们讲述这些经典的童话书。
  除此之外,像E·B怀特的《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我都会推荐中高年级学生去阅读。经典的文字就像是种子,总有一天会在学生的心田蔚然成阴。
  不读《夏洛的网》,我们就不会知道一只渺小、瘦弱的蜘蛛,为了不让小猪威尔伯成为熏肉火腿,会花尽了心思,甚至付出了生命。她用一颗善良的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夜深人静时,再一笔一画、一点一点地分别在网上织了“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等字样,而且为了人们看得清,都用双线织两遍。正是因为这些神奇的字,人们才认为威尔伯是一只非凡的猪,威尔伯不但保住了性命,还在集市上得了一个特别的奖。当集市结束,夏洛却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旅程,留下生命的子囊,去往永恒的天堂。
  若不读《犟龟》,我们不能感受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为之风雨兼程,其实是幸福的事情。一只不起眼的乌龟陶陶要去遥远的狮子洞,参加动物王国的最高首领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一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发发、蜗牛师师、壁虎茨茨和智者乌鸦阿嚏,它们都认为陶陶不可能准时到达,劝陶陶放弃这一决定。陶陶却坚定地告诉它们:“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凭着这份勇往直前的执着,陶陶越过种种障碍,穿过树林和河地,日夜不停地赶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虽然没有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赶上了二十九世的婚礼。我们最终会明白,只要上路,就会遇到最隆重的庆典。
  我庆幸我是一名小学教师,而且是一名语文教师,我竭尽所能,带领学生拥抱童年。童年应该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童年应该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童年应该是一首纯净无瑕的诗。可是,当我们的教育只是围着学生的分数打转,当我们的学生被标配成了流水线上的同一号模型,作为有责任心的教师,我们能做的只有带着学生突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能够听到我为他们朗读,《不一样的卡梅拉》《鼹鼠的月亮河》《我的妈妈是精灵》等,让学生的耳朵享受烂漫的儿童文学作品,让有光的文字照亮学生的童年。
  做爱读书的老师,做常为学生读书的朗读者。早晨,从诵读开始;中午,在故事中浸润。好的文字带着声音在孩子的唇间穿行,留下的就不只是声音,还有留在心里的印记。固定时间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安宁和平静。日不间断,把声音织进与学生共度的每一天里,期待学生一步步成为阅读者。当我与学生在一起,边读边积累,我的心智豁然开朗,逐渐懂得了教育与生活的妙处,并且常于读书写作中获得更多的愉悦。
  对我来说,“教育”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自己一生努力奔跑的方向。教育是迷恋人成长的学问。我敦促自己更敬业、更专业、更“迷恋”,或许只有在“迷恋”之后,自己的职业生涯才更有温度,更有灵性。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公众号名称】  王崧舟  【微信公众号】  wɑngsongzhou2018  【内容简介】  王崧舟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3月22日正式运行。这一天系世界水日。之所以选择这一天首发,是希望能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建好公众号。  公众号以“引领教育人生,陶冶专业人格,培养优秀师资,传播天下师道”为宗旨,设立“弘道”“问道”“悟道”“傳道”四大菜单。其中,“弘道”为主菜单,定期推送
“跟着管建刚老师教作文”教研活动要在北二分校举行了!我可以再次见到男神了!其实无比兴奋的还有璇儿。“老爸,带我去听听,见见你的男神吧!“老爸,把咱家他的书都带去签个名吧”……璇儿喋喋不休,兴奋不已。  原计划让她听一上午,感受一下就行。可到了中午,她死活不走,还非要让她妈妈也来见识见识。“老爸,你没有管大讲得好!管大太有意思了……”这个一直喊我“超人老爹”的璇儿,瞬间就变了心。  2009年送走第
语文期末复习一直是很困扰大家的工作,一学期所教与学,要在短时间内复习完成,且还要见效,确实有些为难。笔者以为,所谓复习,就是回过头来再熟悉和再练习,其目的当然是让某些知识、某些技能与学生合为一体,以帮助学生在当下或者以后发现或者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所谓“温故知新”。语文复习的目标应该是各个层次的学生达到或突破或超越课标。在具体复习过程中,笔者根据语言在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层次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复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横七竖八、配合”等词语。  2.学习“蝙蝠”部分,了解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过程,感受思维的严密性、用词的准确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3.学会质疑,锤炼语言,训练思维。  【教学重点】  学习“蝙蝠”部分,了解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过程,感受思维的严密性、用词的准确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的头疼事。让学生从习作的牢笼中解脱出来,说想说的话,拥有一颗真正的写作的心灵,写作兴趣是第一位的因素。  一、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写作兴趣  一听到写作文,学生潜意识里就有一种畏惧心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写作信心。  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的写话层面上。因此刚开始,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写作要求。上学期
单元导语中的有些语用功能并不是显性的,需要我们用心思量,深刻领会其深层次的功能才可发现其潜在的价值,从而发挥其更大的功用。作为整个单元的“方向标”,有些导语明确提出了本组课文的语用要求。笔者以为,对于这样有明确语用要求的单元导语,可以从这里入手做文章展开训练。那么,该如何把这个语用点做精、做实呢?  一、统整语用点  很多单元导语,只是提到了语用的点,但叙述较为笼统、模糊。有些导语虽叙述得相对较清
小学语文学科一直重视识字教学。在传统语文教育的蒙学阶段,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识字材料用朗朗上口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字音,对应字形,达到识字的目的。学生在蒙学阶段后期,就能达到基本阅读的水平。  1949年以后,识字成为扫盲的重要方式,除了简化汉字以外,还编写了大量的识字课本和教材,开办了各级各类识字扫盲班,而各级各类学校更是成为识字教学的主要阵地。对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
【文本解读】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匆匆》这篇课文特点突出: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
人们常说,教师是用灵魂去塑造灵魂的人,这种塑造是无形的、长久的、深刻的,所以说教育的确是一种能让所有人都进步和快乐的事业。我深知,没有一种抵达能够比得上阅读,因为阅读是心灵的对话,阅读者通过与文本对话,可以实现对世界、对他人更是对自我的不断认知、理解、建构和完善。  我优化了学生的阅读环境,致力于让校园、家庭、学生接触到的社会都因书本而芳香。学校阅览室、班级读书角、校园小书吧、区内公益和非公益的图
低段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不足,传统的写话指导没有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因而学生在表述时,除了描述客观物象,通常难以将自己主观的觉知和情感融入,导致无话可写或表述无趣。“意象写话”则从低段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想象力丰富这一客观心理机制出发,以生活事物和典型文本为素材,以激发写意思维和自由想象为重点,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旨归,打造“写意·想象·创造”的低段写话教学。我们提炼了扩充补白、角色换位、夸张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