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有情,也有路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着管建刚老师教作文”教研活动要在北二分校举行了!我可以再次见到男神了!其实无比兴奋的还有璇儿。“老爸,带我去听听,见见你的男神吧!“老爸,把咱家他的书都带去签个名吧”……璇儿喋喋不休,兴奋不已。
  原计划让她听一上午,感受一下就行。可到了中午,她死活不走,还非要让她妈妈也来见识见识。“老爸,你没有管大讲得好!管大太有意思了……”这个一直喊我“超人老爹”的璇儿,瞬间就变了心。
  2009年送走第一届毕业班后,我就有一个梦想:让我的学生爱上作文,当他们提笔写作文时能想起我。朝着这个简单的梦想,我摸索着……
  曾经抱着学生作文,没日没夜敲打键盘,激情满怀地做了一本作文集。曾经迷恋“大鼻子教授”,乐此不疲逐一尝试,激动不已地沾沾自喜。曾经江郎才尽,眼看孩子们不买账,心灰意冷地几度放弃……梦想真简单,实现真艰难!我所深爱的作文教学令我爱之入骨,也恨之入骨。
  无意中发现一个叫管建刚的特级教师。他钻研作文教学,打破常规,掀起了作文教学的革命。他风趣幽默,深得学生喜爱,被老师们称为“管大”。他生过大病,做过商人,教过村小。他的故事就像传奇。于是,《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系列成为我的最爱。全新的教学视角,系统的教学方法,智慧的教学故事……原来,作文可以这样有趣!顿时,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管大就是我的男神!我追逐着管大的每一本著作,尝试着,改变着,反思着……
  教研活动前一天,接到校长电话,我欣然接受活动当天做作文讲评说课。我知道,这是校长给我的成长机会。我一直相信,压力就是逼迫自己成长的动力。为了引起管大的注意,我放弃欣赏、挑刺、训练的方案,把自己的教学尝试做一梳理、整合——与管大相似却又相反的思路,从读者角度审视文章之美,从读者视角评价作文。“用形态之美让人易读,用点睛之美让人想读,用语言之美让人共鸣,用改变之美让人思变。”明明知道会被批评,我就是这么做!暴露弱点,被男神批评,方能得到真传。
  两天的活动眼看接近尾声,校长几次召唤我,几次又欲言又止。“上午我忙着总校云平台会议,你的说课我没听完整,管老师的评课我也没听到。你到底讲得咋样……”校长的忐忑不安,让我惧怕,是不是我说错话了?
  活动结束,校长再一次拼命向我招手:“我请管大收你为徒,咋样?”这可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我只是昨天晚上陪他聊天时,介绍过你。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收你为徒。”校长拉着我,走到管老师面前,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儿了。“可以啊!咱们是兄弟!”管老师爽快地答应了。
  我不敢相信,管大是我师傅!直到握住管大的手,直到管大给我电话号码,我才确信,我的师傅是管大。
  “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校长摸摸我的心口,“不用再激动了,我现在比你还激动。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吧!”是啊,拜管大为师,不是一份荣耀,而是一份新的动力。未来,唯有努力前行,做师傅一样睿智的教育者,才能不负师傅之名,不负校长之心!教研活动结束后,我用微信发去师傅的潇洒身影,更送上我的祝福。师傅送我一句话:坚持创造奇迹!
  夜已深,回首望,原来,我的梦想不仅有我愈演愈烈的激情相伴,更有男神师傅的指引。此刻,我看到了实现梦想的路。
  春暖花开时,我践行师傅作文教学的主张,创办班级作文周报《写吧》,以写后发表作为学生写作的动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时间,“上《写吧》,扬美名”成了学生的梦想。学生们大胆写,敢说真话,敢表真情,不拘形式,佳作频出。《洛阳生活导报》连续刊发了我们的作文专辑,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智慧。“潘总”——《写吧》主编,成了大家對我的爱称。熬夜、催稿、指导……
  进入六年级毕业季,迫于升学压力,我终止了《写吧》的工作。每周只有写作及讲评,不再编辑出版。我明显感觉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再浓厚。“潘总”这个雅号也逐渐少有人提及。我能感觉到学生的失落、不满。可是,小升初的压力山大,我无法左右,也担不起风险。终于等来了参加成长学院学习的机会,我想和师傅好好聊聊,彻底解决内心的这份纠结。
  一早,见到冷峻而俊朗的师傅,心里暖暖的。在焦急等待中,盼来师傅与众不同的主题演讲——《什么都不是问题》。管式幽默,语言犀利,发人深省……师傅不愧是特立独行的侠客!
  基础不是问题!缺点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空间不是问题!什么都不是问题!唯一有问题的是自己对成功的渴望。渴望就是力量。当你连做梦都在为一件事儿思考、拼搏,那就一定能梦想成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你内心更强大的力量了!
  师傅的演讲总是富有时代感,引人深思,催人奋进。整整一个下午,师傅激情四射,倾囊相授。示范课后仅仅休息了十分钟,师傅就又专注于修改接下来的报告。夜幕降临,其他班级已经下课,好多学员慕名而来蹭课,原本要结束课程的师傅,出于对来访者的尊重,继续演讲。这就是师傅令人钦佩的为人之道!
  教学需要专业,教师需要专业,学科需要专业。因为专业,教师才有存在的价值。因为专业,教师才能找到职业的尊严。
  曾经以为,虎头猪肚豹尾、结构严实、意境深远、有画面感的作文是好作文。而今,在师傅的指导下,一次次审视孩子们用心、动情写出的文字,我知道,童心真话才是好作文。作为教师,首要做的不是训练,不是指导,也不是讲评,而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话。不说假话、谎话、空话,而是借助文字无遮无挡、不管不顾地宣泄,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语言。有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的作文才是宣泄。有情绪推动,言语才会被激活,言语潜能才能被唤醒。文心技巧重于文字技巧。文字技巧关注文——语言驾驭力,文心技巧关注人——对现象的思辨、敏感力。于是,我坚持“欲作文,先做人”,注重以实例引领价值观的形成。
  夜幕下的校园宁静而温馨。我紧紧跟随师傅,聊聊新近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的苦恼和收获。师傅嘱托我:“完整的作文训练系统需要三到四年,沉下心,放慢脚步,注意原始材料收集,在学生的语言世界里寻找语言的奥秘……”我背着师傅的包,沉甸甸的。这包里装着的是孩子们的作文集、素材集。是啊,做梦都在做的事情,才能梦想成真!
  现在想想,曾经的自己是多么幼稚。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静心审视自己,我要说“没有对比就没有成长”!没经历过失败,成功岂能轻易到来?
  师傅一回到杭州,就给我寄来他的两本新书。扉页上赫然写着:“超越自我,超越现境!超超加油!” “不贪多,沉下心,心无杂念,就有收获。”师傅的谆谆教诲,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坚持,坚持,再坚持!熬过了黑夜,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一、教材“生活化”的解读  2016年秋季,历时四年半的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正式与学生、教师见面。部编本教材在编排上充分尊重、贴近学生生活,特别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教材力求用多样的形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前阶段衔接,呵护学生的天性,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1.教学内容生活化  部编本教材的选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包括插图均丰富多样,难易适度,符合
片段教学是近年来部分省市对教师素质进行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些学校采取的有关教学研究、师能提升的重要形式。片段教学的形式按照不同标准划分,主要有实境型与虚境型、节选型和主题型等。当前盛行的主要是虚境型片段教学,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该类片段教学的形式,我们可以用“单口相声 小品”相比,即教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虚拟课堂师生活动,通过语言、行动以及环境的运用,呈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以下是《去
一、复现字词,掌握音  形义  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发现有哪些字容易读错、写错,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  生:我觉得“杰奎琳”中的“奎”可能会有一点难,还有“摇曳”。  師:“杰奎琳”中的“奎”这个字,我们第一次遇见,要注意字音。“摇曳”的“曳”字形比较容易错,对吗?请你带着我们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生领读,众生跟读,师提醒不拖音。)  生:“厉声喝(hè)道”的“喝”有可能读成hē,其实这个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只要有空,我就去蹭老教师的课。我看到的是原生态的课堂,自然而真切!就这样,我几乎听遍了全校所有教师的课。不管是默默无闻的老教师,还是颇有影响的学科骨干,他们的课各式各样,风格迥异,对于我这样一名教学新手来说,甘之如饴。  有一位老师的课,虽时隔20年,但至今仍记忆犹新。这位当年已接近退休年龄的陆老师,已是桃李满天下。他的语文课从不走寻常路,在我看来,近乎另类。他的课天马行空,幽默
我的好友福建名師何捷鬼点子多,别出心裁地从电影的角度解读语文名师们的课堂,见解独特,妙语中的。他邀我搞个续集,写写我的师父支玉恒老师的课堂,我义不容辞。  支老师是一个传奇。他40岁才从体育转教语文,短短几年时间,就蜚声全国,在小语界几乎无人不知。在没有网络的上世纪80年代,用“奇迹”“不可思议”来形容毫不为过。他的课堂举重若轻,亦庄亦谐,听时轻松愉悦,细品博大精深,影响了几代语文教师。  支老师
统编本教材采用了“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形成一条贯串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以“语文素养”作为一条暗线架构整个单元的内容。因此,无论从课标的导向,还是现行的教材,都把单元整体教学推到了教学研究的前沿。对于已经习惯了以一篇课文为教学单位的教师来说,要转变为以一个单元为整体的教学思想,难度比较大,其关键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如何有效地使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下面,
《语文课程标准》在四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部分都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是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评价建议中还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为基础。”由此看出,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活动,更是一
在作文教学中,有教师常常会采用小练笔的做法。我也在班上尝试了一段时间“循环作文”,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学生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1)缺乏写的意愿。因为“循环作文”并不是课内要求完成的作文,学生重視程度不够。(2)态度较为消极,表达比较僵化。所写内容言之无物,或者是陈词滥调,看不出学生“新鲜”的语言,也没看出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3)不会点评别人的作文,更不会给出修改的意见,只是草草写一句
一、预学——猜猜他是谁  1.联系阅读经验,聊“小说”概念  师:谁读过小说?请举手。(生举手)谁知道什么是小说?请举手。(生举手)  生:小说就是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比较长的  文章。  师:有不同见解吗?  生:我想补充一点,不仅仅有长篇小说,还有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师:嗯,你还知道小说的类型。同学们对小说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小说的内容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生: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
【公众号名称】  王崧舟  【微信公众号】  wɑngsongzhou2018  【内容简介】  王崧舟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3月22日正式运行。这一天系世界水日。之所以选择这一天首发,是希望能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建好公众号。  公众号以“引领教育人生,陶冶专业人格,培养优秀师资,传播天下师道”为宗旨,设立“弘道”“问道”“悟道”“傳道”四大菜单。其中,“弘道”为主菜单,定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