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不同密度的糖溶液进行分层小实验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li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我们在家里烧汤的时候,可以看到油层会漂在水层的上面,那是因为油和水不能互溶,而油的密度又比水小,所以才漂浮到水上面。你知道吗?不同浓度的糖溶液也可以出现分层现象。为了便于观察,我们用不同色素对浓度不同的糖溶液(0~50%)进行上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吧,看谁能够制出多彩分层的糖溶液!
  实验用品:2个量筒(10mL),点滴器,天平,搅拌棒,食物色素,老师提供的三种或者更多种浓度的糖溶液。
  实验步骤:1 取一个10mL的量筒称重,或者把量筒放到天平上然后调零。
  2 从天平上移走量筒,然后用点滴器滴加2mL老师所配的糖溶液。测量和记录所加溶液的质量和体积。
  3 重复步骤2,直至得到4个关于溶液的数据。
  4 重复步骤1~3并且加入各种剂量的糖溶液,每次操作结束要清洗和晾干量筒。
  5 采用多次记录的平均数法计算每次制取的特定溶液的密度,与班中其他同学平分这些溶液。
  6 使用上一步骤中所测得密度,根据密度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并滴入1~2滴食物色素使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7 设计一种方法使得溶液在10mL的量筒中分层不会混在一起。
  8 每层溶液的量要相同,并向老师展示你的实验结果。
  9 如果搅拌分层的溶液会出现什么现象?请你预言搅拌后的颜色。
  10 搅拌分层的溶液。重复步骤1~3以计算溶液的密度,记录你的观察现象(当然包括溶液颜色)。
  实验注意事项:
  1 首先把密度最大的糖溶液倒入容器,然后小心地用点滴器把密度略小的溶液滴入容器,只有技能娴熟才能做成功。
  2 采用倒序的方法注入到容器中:首先把密度最小的倒入容器,然后把密度仅次于最低的溶液装入点滴器,把点滴器的顶端插入容器底部,然后缓慢地挤出溶液,点滴器必须快速插人和拔出并且不能有空气进入点滴器。
  想一想:(1)两种溶液易混合是什么意思?
  (2)在步骤8中是否出现了分层?解释原因。
  (3)有学生把蓝色的糖溶液加在黄色的糖溶液之上,发现在这两层之间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区域。解释这种现象。
其他文献
很多年前,我去奥克兰的一家造纸厂应聘业务员。我非常有自信能拥有这份工作,因为我的学历比大多数应聘者都要出众。在经过很多关卡的面试后,我和一个名叫德鲁森的年轻人被留
一、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依据,树立少先队工作新观念新课标指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同样也应该是学校少先队工作的主旋律。少先队要以新时代人的素质为大背景,
中国本来是诗歌大国,两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汉语作家(高行健和莫言)却以小说和戏剧取胜。为推动汉语诗歌的全球化进程,本刊特邀两位诗坛专家——欧阳昱和杨邪精选部分当代的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遭遇如下尴尬境地:学生缺乏热情,教师辛苦讲授却变为低效劳动。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老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讲授以灌输为主,方式单一,
1.天下第一错字——“避”:此匾悬挂于承德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中门上方,蓝色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的下部多写了一
在科学和文学之间有许多共同点: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学,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观察、比较、研究;艺术家也和科学家一样,必须具有想象和推测——“洞察力”。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对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专间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专间空气和台面的消毒状况,为今后的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全市148家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
本文回顾了本轮猪肉价格上涨的走势、特点,就当前人们炒得沸沸扬扬的猪肉价格问题作一点评。本文对政府调控措施进行梳理,认为本轮政府调控充分尊重了市场规律;对专家观点做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剧烈疼痛对于骨科和麻醉医师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目前,主流的术后镇痛方式是以股神经阻滞为中心的多模式镇痛,与此同时股神经阻滞产生的股四头肌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