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20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真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处处蕴含着口语交际的情境,只要我们老师多多留心,好好利用,适时引导,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会说话,口语交际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它的目的。
  一、班级评选时
  评选,是班级常规的一项活动。班干选举,评选三好学生,评选代表去参加各种活动……这些,都是真实存在学生生活中的,这就是非常好的口语交际机会。本学期,班级要推选一位同学国旗下讲话,于是,利用一次语文课,我把话题抛出来:评选代表班级国旗下讲话的同学。要求:1. 声音响亮,落落大方。2. 能按要求写稿。我先让四人小组讨论:在班级中选谁呢?为什么选他(她)?谁说的理由最充足,最有说服力,我们就采用谁的意见。
  顿时,四人小组就热烈地讨论起来,十分钟后,每个四人小组集体亮相,采用互相补充的方式,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介绍给大家。令我惊奇的是,大家认真讨论人选,积极参与,说起来头头是道,把同学的优点夸得淋漓盡致,评选出来的同学个个都带有很强的正能量。这次实践,不但达到了口语交际的效果,而且让同学们了解了同学的优点,树立了班级榜样,使教育的效果达到了最大化,真是一石二鸟。
  二、同学发生矛盾时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不成熟,在相处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摩擦。但正是在这种摩擦、争执中,他们才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这种时候,也正是口语交际的最佳时间。
  一天刚好是我值日,走到一楼时,迎面碰到了我班的学生,他们刚刚上完体育课。其中有两个人满脸通红,一边走还一边不停地吵。原来,在踢足球的时候,学生A去踢球,没踢到球,不小心踢到了学生B的腿上,学生B很生气,把草地上的泥土踢向A,A不甘示弱,也踢向B……就这样,两人扭作一团,旁边的同学拉开了他们,但他们一直吵到现在。弄清楚原因了,我对他们说:“你们先静一静,想想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一听老师这话,他们马上不吭声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会儿,学生B开口了:“我不对。在他踢到我时,我不应该不问青红皂白就踢回他。”看到B开口了,A也不好意思,开始认错了:“我也做得不对,不小心踢到他,他会很痛的,就应该马上跟他道歉,请求他的原谅,我不但没道歉,他踢回我的时候,我还在还击……”B也抢着说:“我也不冷静,不该跟他打作一团。”我趁热打铁:“既然都知道自己做错在哪里,那现在该怎么办?”“对不起!”“对不起!”两人赶紧道歉,脸上再也找不到愤怒的神情了,而是轻松愉快的笑容。旁边看热闹的同学也仿佛松了一口气。事后,我还让他们把整件事情的经过讲给全班同学听,让他们讲讲自己学会的方法:跟同学发生矛盾时,找自己的错误,勇敢承认错误,就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全班同学也对他们的表现给予点评。确实,这次真实的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学会了道歉的艺术,更让学生学会了同学之间的相处,班级更和谐了。
  三、同学遇到困难时
  一天,学生放学了,我坐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忽然,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有没有创可贴?星莹的手受伤了,给她止血!”我快步走到药箱前,拨开棉签,很快露出创可贴来,匆匆撕下一块,我和这位同学来到教室。
  星莹的手流了一点血,但平时娇气的她露出痛苦的神色,也许是有点痛,眉头也是紧锁着,这位同学边给她清洗伤口,边安慰她:“不用担心,伤口清洗干净,敷上创可贴,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旁边的同学也许见到老师来了,也围了过来,趁着这个机会,我对周围的同学说:“你们看,星莹同学受伤了,我们一起来安慰安慰她吧!”
  马上就有同学响应了。
  一女生:“星莹,现在还痛吗?如果疼的话,我讲个笑话给你听,你笑一笑就不会疼了!”
  另一女生:“星莹,以前我的手也受过伤,流的血还更多,后来过几天也好了,你的伤口不是很大,会好得更快些,你不用伤心了。”
  一男生:“星莹,你的手弄伤了,明天我来帮你收作业,你好好休息就是了!”(星莹是交作业的组长)
  听到大家这么说,星莹同学的眉头舒展起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我想,这件事情解决了。于是,我对星莹说:“你看,同学们那么关心你,你的心情现在如何呢?你该怎么说呢?星莹马上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对着大家说:“刚才受伤的时候,我真的好痛,听了你们这么关心我,安慰我,我一点也不感到痛了,谢谢你们!”
  我想,这一幕,学生学会的不只是如何安慰同学,还有同学之间的这种温情。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有口语交际,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利用,去引导,我相信,口语交际就会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一、评价问题  现场观摩课也好,教学实录片段也罢,我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点,每当学生回答问题完毕,不管回答如何,回答完美或回答含糊不清,即使是一句随口回答,有时甚至是不着边际的回答,老师都会说;“太棒了,你回答得非常好,我们一起表扬他。”于是全班学生都如例行公事般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不断。  新课程提倡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因此在观摩课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缺乏实际内容的鼓励声,偶尔
为了追求综合化的课程发展,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中,目的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培养
课堂过程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有慢下来,才会用心欣赏.让学生经历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富有挑战的学习过程,他们就能在数学学习的旅程中,感受体验到与数学有关的各种风景—
一、核心素养中的小学语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又成为新的焦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强调“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
想象力是人大脑思考,运转最需要的一个环节。有了想象力才有无尽的可能,才有了创作,才能创造出许多新奇有趣的事物。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面对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支持他,与他一起探索。想象力是以人类学习经验为基础的,是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才智,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一、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必要性  有关文献指出:学生创造性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结果。语文
早期阅读是当前国内外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幼儿的阅读能力对其日后的认知发展影响很大,早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喜欢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因此,我们要注意落实幼儿的早期阅读训练,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应尽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