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g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改造利用能力越来越强,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提高,然而高科技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也给我们人类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如:地震、海啸、沙尘暴、泥石流已不再是新名词。为了让人类子孙后代能够有良好自然环境和充分的资源,保护自然已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幼儿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而环境保护在将来是越来越重要的课题,从小启蒙幼儿的环境意识,灌输环保知识,获得环保技能,使他们对环境认识水平和保护意识,将决定他们将来参与环境保护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因此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幼儿园是幼儿环境保护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一、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新颁布的幼儿园《纲要》中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他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列入内容和要求之中。亲自然教育就是老师通过课堂教育、幼儿实践活动、游戏活动、家园合力教育等方式,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建立人与自然亲和的关系以及良好的行为教育活动。如:带幼儿到幼儿园附近的公园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悟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游戏是孩子们一日活动的主要形式,游戏是孩子们的特权,在游戏中渗透亲自然内容幼儿更容易接受,并能在玩玩、说说、做做中掌握环保知识,例如:我给幼儿讲了一个《小青蛙的烦恼》的故事,孩子们从开始对小青蛙的名称、外形好奇到对小青蛙有了自己关心、同情的情感;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还画小青蛙、折叠小青蛙来布置墙壁上的“夏天的池塘”和小鱼、小虾做朋友。在几次活动后,幼儿把这一片墙上的小青蛙、小鱼、小虾当作了自己的好朋友,直到放暑假也没有发现那个孩子把布置在墙壁上的小动物破坏掉。通过区角游戏孩子们从内心激发了关心、同情小动物的情感、关注它们生存环境的意识。
  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加强幼儿的感性认识。例如:带幼儿到附近的工厂、工地、马路走走,听听喧闹的汽车喇叭声、机器的隆隆声、感受噪音的嘈杂难耐;看看工厂烟囱里冒出的浓烟,怎样使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看看工业污水的排放如何污染了城乡的水源,养殖场里鱼虾如何死去的,许多农作物如何枯黄,还有到处“白色垃圾”如何剥夺我们的青山绿水……所以这一切都会让幼儿强烈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我们利用多媒体、故事、儿歌、游戏、绘画等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动画片《地球超人》、童话故事《小青蛙的烦恼》、《大自然的声音》、《为树朋友制作身份证》、《小苹果树请医生》等都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另外,我们可以经常给幼儿讲解那些宣传环境保护的画报、图片,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如:看图讲述《小鱼搬家》,让幼儿讨论“小鱼为什么要搬家?”“谁知道这些地方的水为什么会脏了”等等,在对幼儿提问时我并不是一次性提出,而是间隔一定的时间提出,让幼儿进行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使幼儿懂得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要人们保护,使幼儿更加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活动中最容易接受如此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也能让幼儿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在区角活动的操作过程中,让幼儿玩环保棋、讲环保故事。
  三、创设自然环境,引导幼儿认识环保
  重视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巨大教育潜力,让孩子们尽情地在草地上玩耍,捕捉草地上的昆虫、蚂蚁、挖掘泥土里蚯蚓等;欣赏四季变化的植物;利用土、水这两种大自然的窗口,让幼儿自由玩乐,打开了通过大自然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幼儿看到的不只是几个小小的动物、几种四季变化的植物,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命,这些生命与我们共同存在,需要我们去善待、爱护它们。我们还在幼儿园开辟绿色实践基地,在绿色基地里开辟了种植区、养殖区、水池等组织幼儿到园地参加力所能及劳动,如种植蔬菜瓜果时,先让幼儿一起讨论种一些什么种子,再让幼儿亲自将种子放到泥土里,用泥土再覆盖,自己种的总是会特别关注一点,当自己种的种子宝宝不发芽时就会积极的寻找原因,从而在实践尝试中得到结论,积累知识经验。当基地里蔬菜水果成熟时,那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幼儿园里到处充满孩子的笑声、欢呼声。基地里还饲养常见的小动物,如小蝌蚪、小鸟、小乌龟、鸽子等,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活动和生活习性。幼儿知道动植物生长的不易和保护它们生长环境,在感受了付出时的艰辛,失败时的伤悲,收获时的喜悦后,幼儿会更加去关心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关注它们的生长环境,如当他们看到自己种植蔬菜瓜果由于环境的污染而死或自己亲手养大鸽子、青蛙被捉、被吃,心中不仅是难过,更会产生愤怒情感,从而唤起他们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
  四、家园互动、实现环保教育
  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让幼儿轮流做环保小卫士,督促其他幼儿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便乱踩乱画和保护幼儿园环境卫生,还设计了多个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如:与幼儿一切利用废旧物品(报纸、塑料袋、布条、包装纸、胶卷筒……)制作环保衣服,举行环保装秀;与幼儿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牌,如有“不随地吐痰”、“严禁抽烟”、“请爱护鸟类”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家长与老师、幼儿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更重要的是,通过家长们参与,这对于激发幼儿创新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参与和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环保习惯很有作用,也让幼儿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保行为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人人都可以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力量。
  总之,环境保护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而人们对环保问题的观念正是从幼儿期开始形成的,因此环境保护教育第一驿站即在幼儿园。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及千秋,它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化学是初中毕业班开设的最后一门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就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建立高效的化学课堂。本文着重分析培养兴趣的几种做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激发兴趣 兴趣培养    一、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情感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在情感的伴随下才起作用的。初中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
文学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古诗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因此越来越成为中考宠儿。随着古诗词鉴赏难度的加深,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鉴赏中做到游刃有余,不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是很难领会其中的情趣与妙处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古诗词鉴赏的基本常识入手,对鉴赏过程中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储备古诗词鉴赏的基本常识    1、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意象是承载作者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体、客体和媒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是师生凭借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的最初的信息交流。教师利用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是,有些教师偏爱在课堂上“做秀”却不知是为哪般?本文就谈谈课堂上教师“作秀”和对策。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语 作秀 对策    课堂作秀主要有以下几点: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有效性是较为核心的评价标准,有的教师教学活动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的教师是事倍功半,有效性相差甚远。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强化教学创新,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素质化程度,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研究  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来自于教学氛围情感方面的因素,也和教学方法手段密切相关。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教学时人类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学过程又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从中,教师必须要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达到学习的目的。现在我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一下学生应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一.在教学环节方面  1.如何预习  我们知道,人对自己懂得一点但还不完全知道的知识最感兴趣,也最愿学习。预习可使
【摘 要】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是让学生以自己从小学会的语言为母体再来学习第二语言的一门课程,因此英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更加容易让学生融入到课堂里来。  【关键词】英语 老师 学生 课堂    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以往将他们牢牢地束缚在认真听老师讲、注意看老师做这些
每当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观课后与语文老师交流,总是感觉到有不断的变化:学生有“活动”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尤其是语文老师口头的有关课改的“新概念”增多了。每每翻阅语文教学杂志和语文案例分析类图书,也强烈地感受着一波又一波生猛“新词”的冲击。  新课改之后,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变。以或合或分的形式出现,其频率尤高。于此,我一方面惊喜于语文课改这一“变革的力量”给老师的观念和教学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品味
【摘要】幼教是我国教学工作的第一步,相关教师要加强幼教物理课程的创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我国教学事业不断进步与完善。  【关键词】幼教 物理课程 创新    目前我国正逐步向着复合型人才的建设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树立人才为上的观念,从小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观察力、分析力、自主性、探索精神等等,为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是人生正规教育的起点,幼儿教师肩负着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
【摘 要】高中生数学思维的开发研究一直是高中数学老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学者们正在致力研究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从高中生的思维特征出发,提出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的思路,与大家一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 数学思维 思维障碍 培养  思维很抽象,但是又可以很具体。思维是一种技术,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而思维又是一种艺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是潜移默化,不可能做到立竿见影。对于高中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过程,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样,教师就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向“课程研究者”。但课程研究并非在教学之外另外抽出时间来做研究,课程研究不过是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以发表的方式公开讨论“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首先意味着教师发现并提出了某个“教育问题”。在教学研究中,提问者必须讲述自己遭遇了一个什么“教育事件”,这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