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是初中毕业班开设的最后一门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就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建立高效的化学课堂。本文着重分析培养兴趣的几种做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激发兴趣 兴趣培养
  
  一、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情感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在情感的伴随下才起作用的。初中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随时随刻都在模仿老师、依赖老师。只有让学生喜欢上了老师,学生才会对这个老师的课程感兴趣,才有可能学好这门课程。爱是相互的,要让学生喜欢老师,作为老师则必须发自内心的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懂得表达和传递爱,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敬师、爱师之情。教师需走进学生的心里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爱做之事,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解决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尊重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拉近学生与化学老师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在课堂上,老师要采取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讲一些学生知道的化学事件和能看到的化学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接受。另外还要通过富有感情的语言语调,活泼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亲近化学,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随时给学生补给兴趣的血液。
  二、结合教材、激发兴趣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这么一段内容:
  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制取的生石灰再反应成熟石灰:CaO+H2O=Ca(OH)2
  熟石灰和空气中CO2反应:CO2+Ca(OH)2=CaCO3+H2O
  讲完这部分,再结合明朝于谦的名句《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料-->物理变化
  烈火焚烧若等闲——CaCO3CaO+CO2-->化学变化
  粉身碎骨浑不怕——CaO+H2O=Ca(OH)2-->化学变化
  要留清白在人间-——CO2+Ca(OH)2=CaCO3+H2O-->化学变化
  从中可以教育学生: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留取清白的美名在人间。而我们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在社会的关爱下,在教师的辛勤培育下,每个学生都应该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处处闪光的道路来。不努力就连一块石头都不如,从而在教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进行赏识教育、提高兴趣
  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中有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差生”是很正常的。
  由于人的天性所在,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够公平的对待自己,都盼望能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认可,他们都愿意在人前展示自己。
  在学习上,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多激励,少指责、少批评,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坚定一个信念:我行,我一定行!对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全部的爱,全方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新课导入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的导入亦是如此,新课的导课至关重要,它往往决定这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不知不觉的走进教学,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人的情感和智慧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教师导课导入兴趣,可使学生形成激昂的情绪,去主动体验和探索情景中蕴含的道理,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下面是几个常用的导入法:
  1、衔接导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导入法。它主要是根据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复习导入、联系导入是常用之法。
  2、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景,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大。
  3、趣味轶事导入法
  用一些趣闻轶事引出新课,并激发学生兴趣。如导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以先讲世界四大“死谷”的故事;
  4、激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得。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也是常用导入法。
  5、实验导入法
  上课伊始,教师巧设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去发现问题,发现规律,进行总结归纳,推导出结论,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广泛,因为在化学科目中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如分子、原子、电子的运动,物质的组合和分解等,不通过形象的实验和演示,一般很难理解。而运用实验导入新课,不光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分析问题,探索规律,产生兴趣。
  讲新课,导入兴趣,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亢奋、愉悦的心情,使得学生感觉到学习“乐在其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五、启发教学,调动兴趣
  “启发”一词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策略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发展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策略。启发同注入根本对立。启发教学策略其基本思想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知识,是以辩证唯物论的方法为其理论基础的,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把教与学的过程解释为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启与发的辩证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
  六、趣味实验、引发兴趣
  在进行《燃烧的条件》的教学时,教师不先讲概念,而是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演示实验:将滤纸浸到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取出挂起晾干,不到半分钟,就会看到滤纸先冒白烟,然后起火燃烧。不用火点,滤纸为什么会自己燃烧起来呢?这个实验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此时水到渠成,需解开这个迷,答案就在课本的125页里面。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打开课本,比平时认真百倍地看着,之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最终学生自己找出完满的答案。通过设置这样的趣味实验,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一辈子也无法忘怀。这样比起老师硬性要求学生枯燥的死记硬背概念要好的多。
  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化学教学活动是在学习化学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两条主线相互作用下完成的,适时巧妙的运用化学情境素材,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既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又能使他们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中接受知识和学会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不断地主动学习和探索,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化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严格按照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传统观念,实施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注重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学生拉近距离培养情感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1》 化学教学 情感教学    《化学
【摘 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应用韩语专业《旅游韩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对高职应用韩语专业《旅游韩语》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旅游韩语 课程定位 课程培养目标 任务导向法 情境设置法  近年来,韩资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并开始从注重加工出口转向注重中国国内市场,从以环渤海地区为重点的投资地区加快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推移。太湖之滨的无锡市近年
【摘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做到让学生乐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进来;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改变被动学习方式,学生才会乐意学数学。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所学知识结合于实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结论与过程相统一,完善传授知识的全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学习 积极性    一、藏族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29页《插花》    二、教学目标    1、在自主学习,交流插花方案的过程中,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快乐,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构思与设想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是一次教学手段的革命,是技术的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恰当应用多媒体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实例分析  (一)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引导学生对数学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学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需要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我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学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现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有“想想议议”和“想想做做”两个特色栏目,活泼新颖,学科特点鲜明,让师生耳目一新。初中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而实施并达成这些教育目标最基本的载体是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体会教材中的新课程理念,用好用活教材。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使用好上述两个栏目,于物理學科的教育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改革理念,也是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三步曲”。笔者根据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就化学课堂中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这“三步曲”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倡导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自主学习  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挖掘出适合采用学生自主
内容摘要:笔者在普通校工作多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经过不断地学习思考,不断的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在生物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种三段教学模式。这种三段教学模式适应面广,而且能灵活地融合进来其它的教学模式,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并且与新课改相适应。  关键词:教育理念素质 三段教学模式新课改教无定法    国内外教育界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有几十种,本文采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对教学模式下的定义,
【摘要】数学概念是反映思考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公式、法则、定理方法甚至提高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概念理解予以关注,抓好概念教学,并积极探索有效促进学生概念理解发展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
一、新  1、教师教学观念要新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建立一种现代教育观,用教育思想感召人、启发人、激励人、引导人、升华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由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的转变,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