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概念是反映思考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公式、法则、定理方法甚至提高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概念理解予以关注,抓好概念教学,并积极探索有效促进学生概念理解发展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抓住有限的概念教学的契机,提高大多数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我认为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一环。同时,数学素养的提高也为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及必要保障。通过研究和实践,笔者觉得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应该坚持以下三点:
(1)教师要清醒地认识为什么教,即要明白所教概念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概念教学不能简单地处理为“看懂——背诵——理解——运用”模式。目前,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要“淡化概念,注重实质”,另一种观点是要保持概念阐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能一概而论。提出“淡化概念,注重实质”是有针对性的,它指出了教材和教学中的一些弊端,一些次要和学生一时难以深刻理解但又必须引入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对其定义作淡化的处理,但一些重要概念的定义还是应以比较严格的形式给出为妥,否则,虽然老师容易判定这些概念的定义是被淡化的,但是学生容易对概念产生误解和歧义,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度,突出教学的重点。还有一些概念,在数学学科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这类概念,不但不能作淡化处理,反之,还要花大力处理好,让学生对概念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初中几何中关于点的概念,是人们从现实世界广泛对象中抽象而得,在教材处理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概念所涉及的对象的广泛性,从而认识到概念应用的广泛性,另外学生也在这里学到了数学的抽象方法。
(2)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怎样教,即明白教会学生概念的重要性
首先,笔者认为概念教学应该讲清概念的来源、形成。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由于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正方形的定义完全可以通过矩形定义由来方法让学生对比猜想发现,其规律: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只需添加适当条件而已。其次,在概念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何设计数学概念教学,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并必须解决的问题。再次,对不同概念的教学,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概念教学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这两个环节。新知识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或较难理解的,所以在教学时应先列举大量具体的例子,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归纳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并与已有的概念加以区别和联系,形成对这一特性的一种陈述性的定义,这就是形成一种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要做到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相互联系、作用,从而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获得新概念,这就是概念的同化。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最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对实例的归纳及辨析。
(3)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用什么手段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概念教学的手段上,作为当今教学上比较流行的现代教育技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也努力实践和思考,制作了多个关于初中概念教学的课件,例如初中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等。总的感觉是教学中不要为了现代教育技术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实际效果与作用,而对与数学概念的教学,在这一点的体现上更加明显。除了几何中一些概念的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其余内容基本上用与不用类似,其效果完全可以通过粉笔和黑板达到,甚至有时用了反而不好,因为在多媒体面前,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被分散了,适得其反。总之,几年教学工作的探索与思考让笔者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有了一些认识,通俗地讲就是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因素: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态度与需要;概念的不同类型、定义的逻辑结构、背景与概念的发展;教师的风格、意图与背景资料以及教学手段和技术。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抓住有限的概念教学的契机,提高大多数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我认为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一环。同时,数学素养的提高也为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及必要保障。通过研究和实践,笔者觉得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应该坚持以下三点:
(1)教师要清醒地认识为什么教,即要明白所教概念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概念教学不能简单地处理为“看懂——背诵——理解——运用”模式。目前,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要“淡化概念,注重实质”,另一种观点是要保持概念阐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能一概而论。提出“淡化概念,注重实质”是有针对性的,它指出了教材和教学中的一些弊端,一些次要和学生一时难以深刻理解但又必须引入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对其定义作淡化的处理,但一些重要概念的定义还是应以比较严格的形式给出为妥,否则,虽然老师容易判定这些概念的定义是被淡化的,但是学生容易对概念产生误解和歧义,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度,突出教学的重点。还有一些概念,在数学学科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这类概念,不但不能作淡化处理,反之,还要花大力处理好,让学生对概念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初中几何中关于点的概念,是人们从现实世界广泛对象中抽象而得,在教材处理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概念所涉及的对象的广泛性,从而认识到概念应用的广泛性,另外学生也在这里学到了数学的抽象方法。
(2)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怎样教,即明白教会学生概念的重要性
首先,笔者认为概念教学应该讲清概念的来源、形成。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由于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正方形的定义完全可以通过矩形定义由来方法让学生对比猜想发现,其规律: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只需添加适当条件而已。其次,在概念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何设计数学概念教学,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并必须解决的问题。再次,对不同概念的教学,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概念教学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这两个环节。新知识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或较难理解的,所以在教学时应先列举大量具体的例子,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归纳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并与已有的概念加以区别和联系,形成对这一特性的一种陈述性的定义,这就是形成一种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要做到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相互联系、作用,从而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获得新概念,这就是概念的同化。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最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对实例的归纳及辨析。
(3)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用什么手段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概念教学的手段上,作为当今教学上比较流行的现代教育技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也努力实践和思考,制作了多个关于初中概念教学的课件,例如初中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等。总的感觉是教学中不要为了现代教育技术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实际效果与作用,而对与数学概念的教学,在这一点的体现上更加明显。除了几何中一些概念的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其余内容基本上用与不用类似,其效果完全可以通过粉笔和黑板达到,甚至有时用了反而不好,因为在多媒体面前,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被分散了,适得其反。总之,几年教学工作的探索与思考让笔者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有了一些认识,通俗地讲就是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因素: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态度与需要;概念的不同类型、定义的逻辑结构、背景与概念的发展;教师的风格、意图与背景资料以及教学手段和技术。教无定法,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