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塑造人格,文化铸就完美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st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教育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群体,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最大,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其人格的异化。针对此问题,本文从英美寄宿学院制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影响作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信仰;塑造人格;英美寄宿学院制;中国化生存
   “过去我们只注重了怎样让年轻人变得更聪明,而忽视了如何使他们变得更善良。”这是20世纪末美国中产阶级面对凶杀、暴力频仍、社会环境恶化而对教育进行反思所发出的惊叹。进入21世纪,我国在大学生乃至一些高智商群体中不断发生的极端案件也彰显了这些端倪(如马加爵事件,大学生加入“法轮功”邪教并沦为组织工具),不得不促使我们对成才与做人教育进行反思。的确,21世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虽然国内外对此研究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但最终的结论和培养目标却是殊途同归:即不仅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更要着重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而这些,对于即将担承社会责任和未来民族中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教育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群体,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最大,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其人格的异化。大学生心理变异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有的因此走向极端,造成社会悲剧。对此问题进行反思并寻找相应的矫正策略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培育合格人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英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为大学生人格培养模式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英美国家大学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美国历史源流不长,大学教育是近代模仿英德等国家的基础上高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经验对于中国来说尤为宝贵,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学急剧扩张。大学的这种扩张,一是因为科技的发达,一是因为人口的增长和教育的普及。因此研究性大学和本科寄宿学院制大学,成为塑造美国大学发展的两种重要理念。如《经济学人》在其“全球大学概览”中指出的,美国大学的优异在于其没有一个系统。因此,我们很难用一两个概念概括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就和经验。不过,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为代表的精英大学,普遍采取住校制。以耶鲁为例,所有本科生被分配在12个学院中。这样每个学院就成了几百个学生同吃、同住、同学的小世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学本科的头两年都要在寄宿学院过。而大部分学生,整个四年都在学院中住宿。每个学院有一个住院的院长,叫Master。另外有若干住院的教授。另外,各学院还安排“学院讨论班”,下午和晚间在学院举行,每班最多18人,写作讨论班则限制在15人。这样的学院远远超出大学宿舍的范畴,学校所希望的是:学院塑造了你的一生。以后不管你活多久、走多远,学院永远是你的家,你对之有终生的忠诚。
  由此可见,研究性大学和寄宿制学院,作为来源于德国和英国的两股不同的传统,共同塑造着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学的发展。两者有互补性,也有冲突。在这种互补和冲突中,维持着大学教育的平衡发展。
  
  二、寄宿学院制的精髓——人文熏陶和信仰教育塑造完美人格
  
  有批评家指出,牛津、剑桥食古不化,似乎大学教育就是培养绅士,片面注重道德、品格、行为举止的训练,课程太窄,跟不上现实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有人进一步推演:牛津、剑桥孕育的这种“绅士帝国主义”,使英国的精英缺乏实际技能,结果到了20世纪,英国被德国全面赶超。这样的绅士教育,导致了大英帝国的衰落。
  但是,捍卫牛津、剑桥所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人指出,德国大学过分专业化,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却不是完整的人。20世纪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全部失败,而且有对犹太人的种族大屠杀这样的恶行。人们常常感叹:德国人作为个体而言,才干超群。只要你看看近代德国培养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就不能不惊叹德意志民族的创造力。但是,德国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表现一再令人失望。德意志民族缺乏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那种自治的政治传统和天赋,频频走火入魔,把自己的才干变成破坏性的力量。这一现实,和其教育不无关系。相对而言,牛津、剑桥的传统培养优秀的公民和领袖,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奠定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对世界的统治。甚至有人制造了英式教育的神话,认为当年的滑铁卢战役,就是那些在伊顿公学的运动场上训练出来的子弟打赢的。
  在学校创建人看来,这种斯巴达式的贫困、严酷的教育,传统的人文主义和高尚的信仰熏陶,培养了孩子对集体的忠诚和献身精神,使他们有高度的公共责任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忍受痛苦的超常能力,在关键时刻堪当大任。大学的寄宿学院制,实际上正是遵循这样的传统。学生通过集中住宿,培养共同的社会理想、公共责任、献身精神和未来领袖之间的凝聚力。
  
  三、寄宿学院制的中国化发展
  
  我国在过去几年中片面强调研究性大学,忽视了寄宿学院制度,这不仅大大扭曲了美国大学的面貌和经验,而且对中国大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有害的影响。当我们模仿这样一个被扭曲的样板时,大学就会片面耗资投入研究,置学生的教育于不顾。或者一味培养专家,忽视了培养未来社会领袖的责任,使得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才来应付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变。实际上,中国的本科教育,比起博士教育来,需要更彻底的变革。从寄宿学院制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我国高校要保障本科生教学质量,需从切实加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核心地位、重视博雅教育、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提高生师比例和资助贫困学生等渠道入手。
  综观世界大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缺乏一流本科教育的大学是很难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重心在本科而不在研究院。没有卓越的本科教育,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我国正在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思考的问题。寄宿学院制成功的本科教育是经过了三百多年的长期摸索和积淀才最终形成的,它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如下借鉴价值。
  (1)以寄宿学院制为基础的大学教育形态。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应该把目前的学生集体宿舍改造成师生共居、教育与生活混合的寄宿学院,免费或以低收费供大一、大二的学生居住。在这两年中,大学的教育应该打破以系为中心的专业制,改成以学院为中心的通才教育,让学生在心灵、知识和身体上全面发展。近几年,我国很多大学开始不再按过于细分的专业而是按照大类来招收本科生,这不应该仅仅看作是大学改革技术层面的一次简单的尝试,而应该上升到意识和艺术的层面,将之作为中国大学自身主动在逆境中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历史性的一次发轫。
  (2)克服大学教育职业化的倾向,重视人文教育和博雅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的人认为,上大学就是要获得一个更令人满意的职业,大学是学生就业前的教育阶段,但大学教育真的等于职业训练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曾批评大学只重培养“人力”而非“人性”。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庆典上,当讨论21世纪高等教育如何迎接教育职业化的挑战时,哈佛大学校长是这样强调的:“首先,请允许我说明我们称之为‘人文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有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主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要提倡并重视人文教育和博雅教育。所谓博雅教育在形式上是一种通识教育,但博雅教育比通识教育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博雅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广博,而且在于精神的高雅。正如希腊哲人所指出的那样,知识与美德密切联系。当学生接触了全面知识之后,就可能在精神、道德上产生飞跃。这样,就可能通过知识的“博”达到精神的“雅”。从长远的目标来看,本科生的教育应该逐步强调通识教育,不仅包含人文教育,也包括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内容的科学教育;不仅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且培育熏陶其科学精神。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而且有望形成一种新的人格,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公民意识。
  (3)完整而高尚的信仰教育。不要让我们大学的政治理论课程泛政治化泛社会化,大学应该是作为一个思想自由的圣地,道德高尚的净土,文化的殿堂而独立于社会的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潮、信仰和文明都能在这里存在、碰撞和发展。大学是对各种人类文明兼收并蓄,并使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乐土。当然,我们更要坚持在大学生中开展两课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教给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帮助大学生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无神论和有神论、科学和迷信、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界限,增强处理实践问题和调整心理状态的能力。
  (4)以“美育”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美育”对一个民族的熏陶和陶冶作用,认为美育能陶冶人的品格,打破人我之成见,“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美育,是继承了我国礼乐教化传统,又着重汲取了西方近代教育的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加以融会贯通。美育不但可以辅助德育的完成,而且可以促进智育的飞跃。当你沉浸于自然美的氛围或艺术美的意境时,就会消解占有的冲动,而增进“创造的冲动”。“知识以外兼养感情”、“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不仅使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在科学研究中增添生动活泼的精神,激发创造的活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5)以“诚实守信”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为此,我们要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尊重公共规则规范。如果大学生能够遵守起码的公共准则,大学生良好人格的生长便有了良好的现实基础。社会舆论导向就是通过更广泛的社会传播渠道和积极的舆论引导,以促进大学生反对弄虚作假,推崇诚实守信的风尚。因此,必须提升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把参与的普遍性同活动的持续性和认识的深化性相结合,使之成为更为重要而巨大的社会力量。
  (6)以“服务族群”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人格异化校正的重要举措。健康人格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在实践中树立的,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在实践中建立的,心理防御机制也是在实践中完善起来的。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处以族群为单位的社会,为将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奠定基础,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纠正自己的人格缺陷,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体意识和公民的主体精神。
  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公共责任、对社会的献身精神,富于远见、怀抱着高尚的道德目标和勇气的人,才能在没有前人经验可循的条件下,领导未来的中国完成伟大的转型。寄宿学院制为培养这样的品性提供了有益的环境。在一个有“富不过三代”之说的国度,在高度的经济增长和前所未有的财富面前,我们的大学更应该把培养未来领袖阶层的品格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
  (7)建立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扩大辅修专业数量,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个性化、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与美英寄宿学院的核心课程相比,目前我国大学的普通教育课程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拓展。但仅仅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之外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或开设一些人文讲座和科技讲座,只能是隔靴搔痒,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而且从课程的构成来看,这种课程改革只有“加法”,没有“减法”,其结果无疑只能不断地带来课程体系的膨胀,加重学生的负荷。
  学生的素质并非是完全同一的,它应当是多样化的、富有个性的,而且这种个性并非是教师为学生设计或规定出来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生自主的选择,逐渐孕育出来的。总的来说,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不应该是封闭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它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在建立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同时,应扩大辅修专业数量,给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和多次选择的机会,这是高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另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各个高校的课程体系,即使是普通教育课程也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应该有各种不同的课程体系。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能够使各个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8)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提高生师比例,建立良性互动的师生交流机制。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的资源捉襟见肘,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在师生比方面,学生规模增长速度超过教师增长速度。另外,任课教师在全校人员组成中绝对数量偏低。所以,我们要在高校建设过程中,提高投资效益,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教研结合,质量并重,提高生师比例,实施小班上课。同时,借鉴寄宿制和导师制,改革助教制度,实施研究性教学,建立良性互动的师生交流机制,使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能得到全面的指导。
  综上所述,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借鉴寄宿学院制度的前提下,应该从三个方面挖掘其价值:教育体制方面,应考虑私立大学和民间学会的贡献;教育理念方面,应重视全人格教育、通识教育并打破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教学方法方面,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大学之基本职能,由具有教育和科研的“象牙塔”,逐渐变为涵盖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服务站”,“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大学教育“重心所寄,应在通不在专”,中国孔墨精神加上英国之人格教育、德法之高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后两者在此前的中国大学里已经有发展,而前者则需发扬光大。路在脚下,我们期待寄宿学院制与大学传统的融和——信仰塑造人格,文化铸就完美。
其他文献
乡居无俚,有时颇感寂寞,出去玩又劳民伤财,值得感谢的还是来客。  这来客不是那来客——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专爱找人闲磕牙的来客,住在“举目无亲”的乡下,好就好在一点,——愿意冒着盛暑长途跋涉,从台北不远千里而来降临寒舍使蓬荜生辉的,当然不是同窗,便是知己。  于是仿佛在静止的一池春水里,投下一粒小石,起了轻微的涟椅,屋内顿时显得有点忙碌;可是,唯真不是同窗,便是知己,本来也无须大张筵席地招待。  朋
期刊
割草·搂麦  出生在农家屋院里的男孩子,从小小年纪就帮父母干农活了。我却记不准自己究竟是从几岁开始动手干活的,按乡村人归结的普遍规律,说男娃子一顿能吃完一个馍馍,就是好帮手了。我据此判断,可能是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我同样记不清先学会的哪一种农活,却笼统记得我能干的农活有拔草、割草、搂柴火、搂麦穗、掰包谷和剥包谷等。幼年从事的这些农活,有的是我喜欢干的,留下了愉快的记忆;有的是难以承受的不想干却不得不
期刊
多少次梦见故乡的雨!什么样的雨呵?灰蒙蒙,牛毛般似有若無!串串珍珠跌落在肥大的芭蕉叶上!如倒提着水桶。没头没脑冲了下来!让台风裹带着,呼喊咆哮,吓哭了吃奶的婴儿!……啊,朦胧中说不清楚。  小时候,最爱看下雨。眼瞅着热毒毒的天,忽然一阵风起,飘来如铅的黑云。人们奔走着喊着:“快落雨了!”晒谷的赶紧搬进箩筐;摆摊的马上躲进骑楼。我们乱跑着,让人推来搡去,又骂着“绊手绊脚”,还觉得有趣得很。雨点打在发
期刊
我的家在济南,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  我的家在山上。我却从没过过每日听虫鸣、嗅草香的惬意生活。  此山非彼山,我家的山,那可是一条宽敞笔直的马路直直通到山顶。路边各种美食、百货应有尽有。每天清早,爸爸送我上学时,总听见这马路上喇叭响个不停,汽车大小、颜色不一,蜿蜒成一条蛇。  我的小学也是在山上,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燕子山”。可我,六年从没看见过一只燕子,喜鹊倒是有不少,
期刊
呼兰河城里,除了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之外,再就都是些个小胡同了。  小胡同里边更没有什么了,就连打烧饼麻花的店铺也不大有,就连卖红绿糖球的小床子,也都是摆在街口上去,很少有摆在小胡同里边的。那些住在小街上的人家,一天到晚看不见多少闲散杂人。耳听的眼看的,都比较少,所以整天寂寂寞寞的,关起门来在过着生活。破草房有上半间,买上二斗豆子,煮一点盐豆下饭吃,就是一年。  在小街上住着,又冷清、又寂寞
期刊
学校里的语文课,给学习语文规定了一定的内容和教学程序,这是必要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学习一定的内容,会学得快些、好些。  但是学习语文的路子不止这一条。譬如说有鲁迅式的,有赵树理式的,有朱自清式的;在国外,还有高尔基式的,等等。这些巨匠,有的受过大学本科教育;有的虽上过高等学校,学的却不是本科;有的没上过高等学校;有的没上过学,是从社会“大学”中学出来的,路子各有不同。条条道路通高峰
期刊
离开龙山,又是一度月圆。小巷寂静的生涯,已渐觉相安若素;而且俗务困人,每天被琐屑的工作缠绕,也不复再有余裕坐对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龙山的望春花,至今还频来相扰,使人难忘。  龙山山腰的宿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两树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黄杨,一株望春花。我迁入宿舍的时候,正是风雪连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叶,望春花也只剩着疏落的空枝;唯有终年常青的黄杨木,还透示着几分生意。时节推移,渐渐由冬转春
期刊
江南早春,是落雨的季节。“杏花春雨江南”,这种境界,只能在江南领略。在深深的巷陌小楼边,在湿滑滑的近村田塍小路上,在摇着小船从石桥涵洞下出来时,在岸上几户人家的小园墙头……  这在北国是想象不到的。北国的春,燕山脚下的风沙,呼呼地震撼着沉睡了一冬的朴实的土地,“不刮春风地不开”,吹开冻土、吹醒麦苗。那一派褐黄色的田垄,慢慢有绿意了,返青了,那黄土墙边、井台边上的两三株杏花,也含苞了。如果幸而今年不
期刊
一个八九岁大的女孩子,拉着二个小火车头——这是我给水牛起的名字,因为它的身体比一般黄牛要庞大,在田间并不显示得,等它走上了小路,对面遇见,就觉得它格外大,格外重,格外笨,真的像一个小火车头了。  水牛的鼻子里还发出气咻咻的声响,同火车头停下来的那个情景,可算毫无二致。  那么小的小姑娘,那么美好的,脸圆圆的小姑娘,她的个子,她的模样,她的服装,和这个水牛比照起来,一个在前头,一个在后面,谁说不像拉
期刊
摘 要:我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职教师资职前培养的分析研究,找到问题所在,借鉴各国师资培养的先进经验,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关键词:职教;师资队伍;职前培养  Pre-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Wang Ying  (Liao Ning Normal 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