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情思

来源 :新校园·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早春,是落雨的季节。“杏花春雨江南”,这种境界,只能在江南领略。在深深的巷陌小楼边,在湿滑滑的近村田塍小路上,在摇着小船从石桥涵洞下出来时,在岸上几户人家的小园墙头……
  这在北国是想象不到的。北国的春,燕山脚下的风沙,呼呼地震撼着沉睡了一冬的朴实的土地,“不刮春风地不开”,吹开冻土、吹醒麦苗。那一派褐黄色的田垄,慢慢有绿意了,返青了,那黄土墙边、井台边上的两三株杏花,也含苞了。如果幸而今年不早,落上一场雨,那真是落在大地的心窠里呀,多么珍贵啊,“春雨贵如油”呀!
  “帘外雨潺潺”,是江南春雨的特有情趣;“到黄昏,点点滴滴”,是江南雨意的缠绵处,撩人心弦处,正所谓“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可怜薄命作君王”的落魄帝子,在汴梁午夜梦回,听到的还是金粉南朝的雨声,而饱经丧乱、故乡沦陷、家破夫亡的嫠妇,却不耐守着窗儿的点滴。前者只记繁华,后者更伤离乱,同为词人,应有轩轾。所谓知人论世,读古人词,自应想见其景、其情、其人。
  三十多年前,我由北国浪迹到江南,住在苏州闾门外的一座楼上。那是一座很讲究的楼宇,楼窗是落地的,楼的主人不知哪里去了,整座的楼作为一所学校的教职工宿舍。我以一名教员的身份,在楼中得到一席之地。躺在床上,望着那高大的落地玻璃窗,窗外是几棵碧绿的梧桐,梧桐的枝叶空隙处,又能望见运河上悠悠而过的帆影,楼的后窗外是一条狭狭的石板路的巷子。姑苏春天的雨是耐人相思的,那年春天雨水也很多。我常常斜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雨,点点滴滴地把梧桐叶子洗得又绿又亮,那湿漉漉的光泽像要沾到我身上一样。那树隙中高大的帆影,在雾蒙蒙的水气中一片飘浮过去,一片又飘浮过来。我渐渐蒙眬了,耳边响着潺潺的雨声。我忽然想到,楼后面的那条小巷子,怎么没有卖花的声音呢?读过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蓦地出现在我的意念中。我玩味着这两句诗,似乎耳畔真的传来了那甜软的卖花声……这是多么充满着春之生机、浮动着美的情思的意境啊!
  一年后,我又来到了杭州,住在羊坝头一所古老的房子中,这个地名,也还是放翁时的老地名。那是很老式的楼房,木制的方格子的和合楼窗,推开后,是一片片鱼鳞般的沾着青苔的瓦片。我住在这个古老的小楼上,欹在枕上,常常听着夜雨敲打着屋瓦的点点滴滴的聲音,时而思远,时而怀人,那断断续续的思绪在一种诗的境界中徘徊着,会想起“一春梦雨常飘瓦”的缠绵,也会想起“春雨楼头尺八箫”的潇洒,但似乎都不同于放翁所写的意境,我感到:诗的境界,相差是多么微妙啊!而我还是常常在思念着卖花声……
  一个春雨绵绵的季节,我专门的工作是扫校园。你们知道吗?冬青树的叶子是在春天落下。在霏霏的春雨中,我独自扫着长长的一条林间小路,把落叶轻轻地扫着、扫着……我望着那扫过的路,那湿润的、干干净净的、望出去十分舒展的路,那样安详,那样坦然……雨还似有似无地下着,我这时忘却了一切,只观赏着那扫过的路。“春雨孩儿面”,有一天在微雨中正扫着,忽然一片云,一阵风,大雨点来了。我连忙跑到路边一座倒塌了一半的花房下,坐在几块断砖上,望着那降下的雨帘,淅淅沥沥,越下越大。这时忽然想起: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雨这么大,怎么办呢?我呆呆地望着,忽然想起了几句“小令皂罗袍”:“今日里听雨在这颓垣下,这雨意和情思该放在那搭……”
  这似乎也是一点点诗的情思。
  头上未生灵骨,不配戴诗人的桂冠,但那春雨的情思,听雨的境界,那深深的石板路的巷子中,悠悠地传来的卖花声,我却也时时在思念着。如果去找,那喜悦的诗神不也常常在那霏霏的江南春雨中吗?
  (选自《云乡琐记》,中华书局2015年版)
其他文献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家境贫困,又素有退隐之愿,而慧远与陶渊明复相友善。诗中用“三径”“东林”的典故,或许以此比拟远上人和作者自己。本诗题一作《秦中寄远上人》。从全诗的内容来看,当为诗人在长安落第后的作品。  “一丘常欲臥,三径苦无资”正面写欲隐居山林之意。“一丘”,据《晋书·谢鲲传》:“(明帝)问曰:
期刊
摘 要:职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活动所具有的信念。本研究对四川高校英语专业500名贫困生、400名非贫困生进行职业自我效能测验。  关键词:职业自我效能;贫困生;四川  The Research about Occupational Self-efficacy of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
期刊
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地上没一丝风尘,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蹿着。天闷热的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
期刊
乡居无俚,有时颇感寂寞,出去玩又劳民伤财,值得感谢的还是来客。  这来客不是那来客——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专爱找人闲磕牙的来客,住在“举目无亲”的乡下,好就好在一点,——愿意冒着盛暑长途跋涉,从台北不远千里而来降临寒舍使蓬荜生辉的,当然不是同窗,便是知己。  于是仿佛在静止的一池春水里,投下一粒小石,起了轻微的涟椅,屋内顿时显得有点忙碌;可是,唯真不是同窗,便是知己,本来也无须大张筵席地招待。  朋
期刊
割草·搂麦  出生在农家屋院里的男孩子,从小小年纪就帮父母干农活了。我却记不准自己究竟是从几岁开始动手干活的,按乡村人归结的普遍规律,说男娃子一顿能吃完一个馍馍,就是好帮手了。我据此判断,可能是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我同样记不清先学会的哪一种农活,却笼统记得我能干的农活有拔草、割草、搂柴火、搂麦穗、掰包谷和剥包谷等。幼年从事的这些农活,有的是我喜欢干的,留下了愉快的记忆;有的是难以承受的不想干却不得不
期刊
多少次梦见故乡的雨!什么样的雨呵?灰蒙蒙,牛毛般似有若無!串串珍珠跌落在肥大的芭蕉叶上!如倒提着水桶。没头没脑冲了下来!让台风裹带着,呼喊咆哮,吓哭了吃奶的婴儿!……啊,朦胧中说不清楚。  小时候,最爱看下雨。眼瞅着热毒毒的天,忽然一阵风起,飘来如铅的黑云。人们奔走着喊着:“快落雨了!”晒谷的赶紧搬进箩筐;摆摊的马上躲进骑楼。我们乱跑着,让人推来搡去,又骂着“绊手绊脚”,还觉得有趣得很。雨点打在发
期刊
我的家在济南,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  我的家在山上。我却从没过过每日听虫鸣、嗅草香的惬意生活。  此山非彼山,我家的山,那可是一条宽敞笔直的马路直直通到山顶。路边各种美食、百货应有尽有。每天清早,爸爸送我上学时,总听见这马路上喇叭响个不停,汽车大小、颜色不一,蜿蜒成一条蛇。  我的小学也是在山上,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燕子山”。可我,六年从没看见过一只燕子,喜鹊倒是有不少,
期刊
呼兰河城里,除了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之外,再就都是些个小胡同了。  小胡同里边更没有什么了,就连打烧饼麻花的店铺也不大有,就连卖红绿糖球的小床子,也都是摆在街口上去,很少有摆在小胡同里边的。那些住在小街上的人家,一天到晚看不见多少闲散杂人。耳听的眼看的,都比较少,所以整天寂寂寞寞的,关起门来在过着生活。破草房有上半间,买上二斗豆子,煮一点盐豆下饭吃,就是一年。  在小街上住着,又冷清、又寂寞
期刊
学校里的语文课,给学习语文规定了一定的内容和教学程序,这是必要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学习一定的内容,会学得快些、好些。  但是学习语文的路子不止这一条。譬如说有鲁迅式的,有赵树理式的,有朱自清式的;在国外,还有高尔基式的,等等。这些巨匠,有的受过大学本科教育;有的虽上过高等学校,学的却不是本科;有的没上过高等学校;有的没上过学,是从社会“大学”中学出来的,路子各有不同。条条道路通高峰
期刊
离开龙山,又是一度月圆。小巷寂静的生涯,已渐觉相安若素;而且俗务困人,每天被琐屑的工作缠绕,也不复再有余裕坐对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龙山的望春花,至今还频来相扰,使人难忘。  龙山山腰的宿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两树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黄杨,一株望春花。我迁入宿舍的时候,正是风雪连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叶,望春花也只剩着疏落的空枝;唯有终年常青的黄杨木,还透示着几分生意。时节推移,渐渐由冬转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