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之路

来源 :新校园·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1986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里的语文课,给学习语文规定了一定的内容和教学程序,这是必要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学习一定的内容,会学得快些、好些。
  但是学习语文的路子不止这一条。譬如说有鲁迅式的,有赵树理式的,有朱自清式的;在国外,还有高尔基式的,等等。这些巨匠,有的受过大学本科教育;有的虽上过高等学校,学的却不是本科;有的没上过高等学校;有的没上过学,是从社会“大学”中学出来的,路子各有不同。条条道路通高峰,但这些道路也有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大量地阅读;持续不懈地练习写作;吸收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共同的东西十分宝贵,要想学好语文,离开它们简直是不可能的。
  常见这种情形,有些学生在语文课里能获得高分,运用语文的能力却不怎么高,发展的前途也不怎么大。原因不止一端。语文课虽然提供了最便于教学的内容,却也有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语文课里,学生学到的课文和语文知识,受到的语文训练,都是有限的。叶老说,课文不过是例,我想这个意思同样适用于作文,作文也不过是例。学习语文,光靠语文课不够,还要辅之以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写作。以课内为主,课内外并举,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見出成效。
  课外阅读,内容以杂一些为好,方式以自由一些为好,不要强调有系统和有步骤,不要强调每一动作都有明确的目的,不妨实行鲁迅的一句名言:“随便翻翻。”这样,易于发生兴趣,因而易于持久,也易于收效。
其他文献
我教了一辈子语文,从部队的速成识字扫盲班一直教到大学的研究生;从18岁教到78岁。回想自己这一生为什么会和语文打交道,还得从上小学讲起。小学四年级时,有一位郭淑先老师来教我的语文课,她很和蔼,北京话讲得特别好听,在抗日战争时期湘西的那个偏僻小镇上,她显得格外的高雅和博学。有一回,她给我写的作文题目是《我最敬佩的一个历史人物》,我写的是岳飞,打了一个90分,并让我重抄一份由她加圈加点后贴在教室的后墙
期刊
摘 要:高校BBS是大学生思想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重视BBS管理的作用性,加强BBS建设并进行有效的舆论导向,使校园网络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BBS;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网络实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到社会各行业和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中,受网络影
期刊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家境贫困,又素有退隐之愿,而慧远与陶渊明复相友善。诗中用“三径”“东林”的典故,或许以此比拟远上人和作者自己。本诗题一作《秦中寄远上人》。从全诗的内容来看,当为诗人在长安落第后的作品。  “一丘常欲臥,三径苦无资”正面写欲隐居山林之意。“一丘”,据《晋书·谢鲲传》:“(明帝)问曰:
期刊
摘 要:职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活动所具有的信念。本研究对四川高校英语专业500名贫困生、400名非贫困生进行职业自我效能测验。  关键词:职业自我效能;贫困生;四川  The Research about Occupational Self-efficacy of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
期刊
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地上没一丝风尘,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蹿着。天闷热的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
期刊
乡居无俚,有时颇感寂寞,出去玩又劳民伤财,值得感谢的还是来客。  这来客不是那来客——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专爱找人闲磕牙的来客,住在“举目无亲”的乡下,好就好在一点,——愿意冒着盛暑长途跋涉,从台北不远千里而来降临寒舍使蓬荜生辉的,当然不是同窗,便是知己。  于是仿佛在静止的一池春水里,投下一粒小石,起了轻微的涟椅,屋内顿时显得有点忙碌;可是,唯真不是同窗,便是知己,本来也无须大张筵席地招待。  朋
期刊
割草·搂麦  出生在农家屋院里的男孩子,从小小年纪就帮父母干农活了。我却记不准自己究竟是从几岁开始动手干活的,按乡村人归结的普遍规律,说男娃子一顿能吃完一个馍馍,就是好帮手了。我据此判断,可能是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我同样记不清先学会的哪一种农活,却笼统记得我能干的农活有拔草、割草、搂柴火、搂麦穗、掰包谷和剥包谷等。幼年从事的这些农活,有的是我喜欢干的,留下了愉快的记忆;有的是难以承受的不想干却不得不
期刊
多少次梦见故乡的雨!什么样的雨呵?灰蒙蒙,牛毛般似有若無!串串珍珠跌落在肥大的芭蕉叶上!如倒提着水桶。没头没脑冲了下来!让台风裹带着,呼喊咆哮,吓哭了吃奶的婴儿!……啊,朦胧中说不清楚。  小时候,最爱看下雨。眼瞅着热毒毒的天,忽然一阵风起,飘来如铅的黑云。人们奔走着喊着:“快落雨了!”晒谷的赶紧搬进箩筐;摆摊的马上躲进骑楼。我们乱跑着,让人推来搡去,又骂着“绊手绊脚”,还觉得有趣得很。雨点打在发
期刊
我的家在济南,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  我的家在山上。我却从没过过每日听虫鸣、嗅草香的惬意生活。  此山非彼山,我家的山,那可是一条宽敞笔直的马路直直通到山顶。路边各种美食、百货应有尽有。每天清早,爸爸送我上学时,总听见这马路上喇叭响个不停,汽车大小、颜色不一,蜿蜒成一条蛇。  我的小学也是在山上,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燕子山”。可我,六年从没看见过一只燕子,喜鹊倒是有不少,
期刊
呼兰河城里,除了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之外,再就都是些个小胡同了。  小胡同里边更没有什么了,就连打烧饼麻花的店铺也不大有,就连卖红绿糖球的小床子,也都是摆在街口上去,很少有摆在小胡同里边的。那些住在小街上的人家,一天到晚看不见多少闲散杂人。耳听的眼看的,都比较少,所以整天寂寂寞寞的,关起门来在过着生活。破草房有上半间,买上二斗豆子,煮一点盐豆下饭吃,就是一年。  在小街上住着,又冷清、又寂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