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浅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们仍然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而且由于某些知识点讲解耗费大量时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难形成良性互动,导致学生们无法自主学习,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那么现阶段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也出现了一组新的教学模式,即思维对话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能展开对话,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分组学习;思维对话;小学数学
  小学教学现阶段的重要性已经逐步提升,通过小学阶段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们能够高效学习。如果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基础薄弱,将不利于学生们的知识摄入以及未来的发展。所以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打好数学基础,教师们必须得为学生们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们可以不断磨炼自我。而经过事实的检验,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们得到提升,形成良性互动的好效果,尤其适用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所以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一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一、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
  简单来说,这种模式就是将学生们进行合理分组的基础上,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产生一种良性互动,进行思维对话,最终促进数学知识点的掌握。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很难产生这种良性互动,因此教师们无法让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可以大展拳脚。比如,一旦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之后,经过分组的同学们首先会自己思考,拥有自己的看法,接着和小组同学们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出最合理的答案。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们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沟通的优秀特质。同时在这种模式下还能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感受到合作带来的魅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都至关重要,让学生们参与到学习的环节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学生们的收获也更多。
  思维对话式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对话性思维能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变成哑巴式教学,所以教师会全面地考虑到各个因素,不管是教材中涉及的概念,还是自己提出的延伸内容,都需要学生们来经过这种思维对话进行探讨。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主体性地位,仅仅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对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而学生们在讨论、合作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们针对学生们的答案再进行针对性分析,师生共同探究,最终促进学生们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
  二、小学数学中如何开展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
  对于这种思维对话式教学,大众已经有了基础的概念。那么为了让小学教师们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接下来本文将进行具体的探究分析,看看小学数学中要如何开展这种教学模式。
  (一)设置问题情境
  那么首先要开展思维对话式教学,教师们就必须得创设出适合学生们展开讨论的问题情境。由于这种模式就是在分组教学的基础下展开,所以本文不再赘述分组教学。比如,在学习关于平行的知识时,教师们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随意画两条线,再让他们进行观察,发现有何特征。那么他们可以发现有的同学画的两条线相交,有的同学画的两条线并没有相交。这时候有一些同学觉得自己画的线太短,他们把线拉长,接着发现有的两条线成功相交,有的仍然没有相交。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询问那两条永不相交的线是什么状况,直接引出了平行线的概念。接着教师们再提问:“同学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的例子吗?平行的两条线有何特征呢?”这时候学生们将会和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探讨,分享自己的发现,从而对平行有了基本的了解。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一开始设置出了难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简单引导,最终促成问题解决。
  (二)小组互相合作
  那么在教师们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们会积极参与探讨,最终得出结论。但其实这种对话模式最关键的还在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比如,教师已经对学生们完成了分组,在这4-6人的小组中,教师给学生们每组15个苹果,设置的问题是让学生们均等划分苹果。对于五人小组而言,他们可以顺利分完苹果,可是对于四人小组和六人小组而言,他们无法平均分。这时候通过小组之间的沟通,他们瞬间想到了一个新思路,就是将两组的人数和苹果凑到一起,这样每人都可以平均分三个。那么在这一案例中,教师让学生们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虽然教师给每个小组的苹果个数是相同的,但是同学们却可以将其进行再组合,从而进行均等划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正是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完美解决了教师布置的难题,最终实现了小组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师生良性互动
  之前已经提到了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配合,小学生们年龄较小,对于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很难解决这些数学难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不能仅仅作为旁观者,而是要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比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的知识时,教师们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展示两组整数除法算式,让学生们进行分类。经过观察,学生们轻松将其分为两类,一类得出的商没有余数,一类得出的商有余数。接着教师们引出概念,即在整数除法中,得出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可以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顺势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接着再列出几组算式,让学生们进行观察。例如20÷4=5,让学生们来说出倍数和因数。在之前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直接说出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教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可以顺藤摸瓜,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数学概念的了解。
  (四)班级共同总结
  那么在一堂数学课教学结束之际,教师们不是直接通过电子显示屏展示出这一节课的知识点,而是让同学们共同总结归纳,对于某些出现偏差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引导。比如,在学习了近似值的知识后,学生们都明白了“四舍五入”这一概念,那么教师们可以以一经典例题为例。比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1万,这个数最大是?”很多同学第一个想到的数就是9999,的确这个近似数与题目符合,但是这个数却不是最大的。最后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们的探讨,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为14999。这时候教师们让同学们发现在找这些近似值时,不能仅仅从“五入”的方向进行思考,还要从“四舍”的方向加以考虑,最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在师生共同总结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学会了更加全面看待问题。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直接的互相讨论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在这一阶段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如果教师没有有效引导,学生们可能进入思维误区。所以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进行全面思考的數学思维,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学生、师生之间注重良性互动,促进数学难题的完美解决。
  参考文献:
  [1]支红霞.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9).
  [2]高亨凤.浅谈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J].中华少年,2017.
  [3]王丽.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6(2).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教育已经开展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很多教育家由此开展相应的教育研讨市场,得出结论是情景创设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应该投入足够的力度。研究表明,该策略很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拥有极高的教学素养和品质,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最终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共同成长,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策略研究 
摘 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很有规律性的,并非每个章节都是很难的。在一个单元中,一般有几课或者几点的内容在全单元中起着主导作用,也是学生要学习的核心部分,“以点为面”。这需要用积累的学习经验,来帮助学生学习其他部分的知识,以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作为突破口,然后通过诱导和训练,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学会自学和半独立自学。  关键词以点为面;小学数学;提高教学质量  中
摘 要新课标非常重视写作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重视写真情实感和有创意的文章,而目前的作文教学,学生怕写作文,写作已成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写作缺乏成功的经历,失去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作文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没有动笔前积极思考、努力搜集素材的竞争。  关键词滚动作文;竞赛式;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
摘要 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来说,也就是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学生作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促进教学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要求,采取“有趣有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状况,本文重点探究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视唱的专业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小学生音乐视唱练耳能力的有效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视唱教学合理地帮助小学生提高语调和音乐节奏感。通过反复的视唱练耳,提高小学音乐课的学习效率,构建综合性的音乐教学课堂,有效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视唱;小学音乐;重要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3.1
摘要 在小学教学阶段,语文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大量的文字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们通常会结合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硬性的学习,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需要作出合理的调整。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小学
摘要 近年来,幼小衔接成了教师与家长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问题。幼小衔接中,语言教学是十分关键的方面。语言是人类交际中重要的工具,是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媒介,语言教学对儿童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做好语言教学方面的有效幼小衔接工作,是现阶段低年段教学教师要积极思考的问题。现实教学中,幼小语言教学的衔接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幼小衔接语
摘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应当如何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完善化,并且如何高效率的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能够让小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与理解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行为认知;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
摘要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是小学阶段相对重要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们开展积极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充分保证小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直存在着,并且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小学数学思维逻辑。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056-01  在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小学生们的学习
摘 要 作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之一,阅读教学不但影响着学生能否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水平与语言表达水平。统编教材强调学生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也是相对贫乏的,要想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就必须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有效培养,这样才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因此,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