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就是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在朗读的过程中,眼、心、口、耳、唇、舌,多种感官积极的投入活动,有视觉神经所感受到的书面文字经过传导中枢传至口,变成口头的有声语言,并且还受到耳的监视,比较输入和输出是否一致。从教学效果来看,朗读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训练的。
  一、熟练朗读,掌握节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语音清晰。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课堂上,我先将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拿出一个语段,让不同的学生来读,比较其好坏。在诗词教学中,常常感觉开头难读,所以往往是为了读而读,不能尽快进入意境,读起来生硬造作。这就要加大读的量(次数)。朗读量的加大,定会引起质的变化。这里的质,是指对隐藏在文字背后意义的理解以及以后对其他文字的理解。
  二、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会读
  朗读,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见字发声的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需要调动声音、情感和众多技巧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朗读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一定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注重范读,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感悟,有体验;要使学生被感动,教师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范读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学生提供读课文的榜样。朗读并不是对文章内容的简单复述,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比如: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音色的处理等等。实践证明,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模仿,才能掌握朗读的技巧。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受教师感染的成分最高,所以,我把每堂新授课当作舞台,充满激情地表演,特别是范读时,声情并茂,有时加上自创的动作,以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声音去感染学生,这样自然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致,让他们乐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了。
  (二)运用技巧,揣摩朗读
  学生朗读不能为读而读,读正确、读流利并不是朗读的最终目的,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基础上揣摩着读,使朗读指导不再停留在硬性地规定学生朗读声音的高低变化和轻重快慢上,也不再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带着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或读出什么样的感情来,要使学生朗读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消极模仿和朗读技巧的机械运用上,而是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感而发,练习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既把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到的感情运用朗读表现出来,又要通过感情朗读,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读出真情实感,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读之前为学生朗读做好必要的铺垫。
  三、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乐读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乐读。
  表演读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朗读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看,小学生最富于表演欲望。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借助表演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当然表演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富于趣味性、形象性,更易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的表演欲望,何不让学生投入于此呢?因为学生可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课文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朗读表演是真正做到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更好地领悟文章中心。因此,表演读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一种好方法。小孩子的好胜心很强,在一些表演欲较强的孩子心中,他十分渴望有个天地能让他发挥一下。所以,我除课堂教学注重朗读外,还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创设竞争氛围,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如,朗读竞赛,读书演讲活动,故事会等,建立朗读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参与朗读,比一比,赛一赛,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和鉴赏水平,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让学生乐读。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可布置学生提前准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精彩得文章在规定的时间内朗读完毕。评委根据朗读要求打分。另外,可抽签决定规定朗读的篇目,从而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考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这种活动每月进行一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我们都能够重视朗读教学这一环节,相信学生的语文水平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我们都能够重视朗读教学这一环节,相信学生的语文水平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摘 要:排水系统作为市政道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道路的正常使用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因此,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是极为必要的。而排水管道接口又是排水管道中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本文将对排水管道接口出现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管道接口;质量通病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最为常见的管道接口有两种类型,即柔性接口和刚性接口。这两类接口都可能出现接口不严导致
观水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多年来积淀的文化厚度是引导和激励一代又一代观水人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不断建设、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进程中,与时俱进、不断构建完善、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和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的保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协调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对继承和弘扬观水中学精神,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促进建设一流农村
摘 要:我国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现代工业生产离不开对各种机械的使用,随着工业生产节奏的加快,无损检测作为不影响、不损害机械设备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檢测技术,在机械设备的检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重要性正在得到不断的体现。伴随经济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结构也日趋复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方面存在许多事故隐患,假使对于机械设备使用得不合理或对其检测得不到位,管理不合理的
【摘 要】多媒体作为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一种教学手段,只要合理利用,就能为教学过程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取的知识多,从而提高了课堂实效。当然,多媒体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提高教学实效,而且还会造成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要做到合理利用多媒体,必须考虑目的性、有效性、实效性等因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现已成为世界各产烟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该病在我国南方烟区普遍发生,烟株一旦染病,往往整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早已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时,让我们原本抽象、空洞的语言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同时也使我们教师的教学更具挑战性。  课件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常规手段,也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利器”。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课件呢?笔者结合自身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课题名称:如何克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开题时间:2014.4.26;开题地点:榆林市第一幼儿园会议室;主持人:张文爱;评议专家:张曼婷 贾美丽(区教研室教研员);参与人员:蒋靖静 梁艳芳  二、开题报告要点  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
《呼唤环保的小海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