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绪,享受课堂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full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具备灵活多变、新颖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参与音乐教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格魅力的效果。下面结合我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浅谈一下我的做法:
  1以游戏调动学生的情绪
  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的桥梁。音乐游戏进入课堂,会让学生的灵感得到释放,身心得到解放,内心得到开放。使孩子在音乐游戏的同时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2以爱心关注学困生的情绪
  基础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专业的音乐家,而是普及性大众化的音乐审美教育。在普通班级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会破坏课堂纪律,应注意对个别学生积极情绪引导。作为音乐教师更要引起重视,多关心、多教育他们,应该想尽办法着重强调激发他们学习的情绪。可让这些学生坐在老师易观察到的地方,多给与机会发言表演,或分配他们为班级做课前准备工作,或在适当时机给予公开表扬,慢慢感化他们。还有的学生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从不展现自己,尽管被多次的鼓励、激发,可始终很沉默。这样的学生并不少见。我们切不可过急,要多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等,让他们的优点得到尽可能多的发挥,在反复的锻炼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
  3以游戏或最佳的导入来稳定学生的情绪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课间学生如狼似虎,玩得汗流浃背,上课铃声打响还迟迟走不进教室里,及时做到位置上也是连呼吸带喘气的,情绪极不稳定。老师课前的导入可对学生呼吸的调整尤为重要。我往往在这方面下得功夫比较多。比如先做一个小游戏,我说“风” ,让孩子们双手搓起来,我说“小雪”,孩子们手指动起来,我说“大雪”,孩子们双手在面前做上移的动作,这时教室内特别安静,学生的情绪得到缓解,呼吸也平稳了。在这种状态下上出的音乐课效果一定比已进入课堂便唱歌要好的多。另外我经常采取气息练习法,来调整学生的呼吸,呼吸平稳了,学生自然就静了下来。比如,老师唱“玫瑰花好香”,孩子们做闻的的动作,同时深吸一口气,我又唱“吹来一阵风”孩子们做吹风的动作,同时吐一口气。
  4以师生互动感染学生的情绪
  老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近的亲密朋友。这样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
  总而言之,音乐课,音乐教师要时常关注学生的情绪,科学地、充分地运用适合学生教学方法,愉快教学,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良好的情绪,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地遨游。
其他文献
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可以促进和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适宜的教学情境总是有着丰富和生动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那么,在新课程下,教师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期刊
古人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学习是艰苦的的脑力劳动,但是,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苦事”也就变成了“乐事”了。让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暗示学生常常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感到枯燥乏味。如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不仅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而且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形象化,也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倍感枯燥的语文课堂中主动地去看、去听、去思考、
期刊
数学学习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学会运用几种常见的创设情景的方法,创设合适而生动的数学情景,让学生不自觉就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思考,踊跃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必须遵循启发诱导,直观性,及时反馈,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为此可通过概念的发展过程,设疑置错,试验——猜
期刊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也是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的人,他们渴望受到尊重,特别是来自老师的尊重,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当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让学生处于敢想,敢说,敢问,敢动的状态中,让每一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1让学生认真的“看”,培养自学能力。  所谓让学
期刊
新课程理念倡导,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要切实贯彻这一新理念的落脚点就在于转变儿童的学习方式,将原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索式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那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些理念,优化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旧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以下后果:一是虽然已经教过了,但是学生对知识点还不十分理解;二
期刊
1教材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初中数学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它是在学习数轴和有序数对之后的一次概念性教学,也是初中生与坐标系第一次亲密接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架起了数与形的桥梁,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这节课要让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对应关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及其图象
期刊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中,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汇报是现场直播的,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生动而真实的,也是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教学中,教师如何睿智地将“问题”转变为教学资源,进而转化为精彩生成呢?  1尊重学生:给生成腾出空间  教师和蔼亲切的态度,能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地强调了预设的课堂程序,忽略了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尊重,就像我听过的一节音乐欣赏课《野蜂飞舞》,学生们听完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不良心理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基础教育中美术教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作为教师的一般性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作为美术学科教师可能隐含的特有的心理问题作了归纳与总结。主要从外部环境、个体隐形心理和职业态度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从造成美术教师不良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心理问题;
期刊
1课堂教学实施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新课改的迫切需要。  在新课改形势下,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然而,现实的教育却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厌教厌学情绪时有发生,整体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这种情况
期刊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提升山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提高;山区;信息技术;课堂效益;途径  目前,信息技术课已作为必修课列入中小学课程计划,但在山区学校仍未得到充分重视,包括普通高中。由普遍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只是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设施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