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n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倡导,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要切实贯彻这一新理念的落脚点就在于转变儿童的学习方式,将原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索式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那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些理念,优化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旧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以下后果:一是虽然已经教过了,但是学生对知识点还不十分理解;二是时间一长,孩子对学过的知识就忘了;三是由于教师的讲解、指导,孩子形成依赖思想,习惯围着老师转,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作用呢?在实践教学中,我一改往日的教学模式,大力提倡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利用数学学具,抓住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和好动的天性,物化了那些抽象、概括的数学概念、公式,学生通过自己动眼、动手、动口、动脑来利用学具,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学习自然就更认真了。学具的应用让学生的手动了起来,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起来,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索也就随之而来,这就改变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课桌一支笔的模式,它把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的好参谋、好帮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创设自主性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获得探索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探索的本领。如在学习5的组成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的时间。在探索方式上,有单个学生玩的学具,也有合作玩的学具;在孩子的操作材料中,有铅笔、记号笔、水彩笔、记录纸、练习纸、抹布、回形针等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内容,自由地取放物品和材料,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引导,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地探索,从而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在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始终鼓励学生去试试,看看会发现什么,再试试,看还会发现什么。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们不停地去尝试、探知。在自己的感知过程中,在与新内容、新材料、新操作环境的互动中,学生一改往日的被动的学习态度,而是自信地说:“我发现了……;为什么……我是这样想的……”。可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自主性学习环境,是学生探索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3给学生更多的探索时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索机会,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材料外,教师还要随时地观察孩子的操作情况,并抓住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地调整、充实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发展。如获知学生对操作的过程用语言表达不清楚时,我就及时地提供了学具记录卡,方便学生记录自己的探索过程,同时为学生的表达与表现提供帮助;发现有的学生并不满足一种类型学具的操作时,我就及时地提供不同类型的学具,帮助学生把感性的经验转化为理性的经验;了解到部分学生虽然能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但对实际的意义并不十分理解时,我就及时地用语言加以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理解等等。在不断调整、充实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索各得其所,显得自然轻松,使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新的知识。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课题。  1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
期刊
【摘要】本文着重从拓宽语文学习领域方面论述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的内容;整合其他学科,改善知识结构;走向社会实践,建立阅读途径;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在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的唯一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延伸;阅读;信息技术  1注入新的内容,突破课堂局限。  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呢?为此,我除了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
期刊
在创建高效课堂环境下,探究合作学习在化学课程中成为一种必不可少学习方法。它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间良好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一些化学教师缺乏对探究合作学习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理解其意义,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偏差,只是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影响了学习品质的提升,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实效。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合作学习谈几点想法。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关键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大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我们既要立足教材,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注重培养  1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童话教学方式  童话,作为最富有幻想性、趣味性的儿童文学体裁,凭借
期刊
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是我们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园地。课堂组织教学是一门艺术,建构一种和谐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秩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那该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呢?一要培养学生良好课堂习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二要运
期刊
【摘要】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探索;能力;培养  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
期刊
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可以促进和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适宜的教学情境总是有着丰富和生动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那么,在新课程下,教师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期刊
古人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学习是艰苦的的脑力劳动,但是,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苦事”也就变成了“乐事”了。让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暗示学生常常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感到枯燥乏味。如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不仅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而且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形象化,也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倍感枯燥的语文课堂中主动地去看、去听、去思考、
期刊
数学学习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学会运用几种常见的创设情景的方法,创设合适而生动的数学情景,让学生不自觉就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思考,踊跃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必须遵循启发诱导,直观性,及时反馈,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为此可通过概念的发展过程,设疑置错,试验——猜
期刊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也是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的人,他们渴望受到尊重,特别是来自老师的尊重,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当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让学生处于敢想,敢说,敢问,敢动的状态中,让每一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1让学生认真的“看”,培养自学能力。  所谓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