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r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评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正确的评价语言给人带来的往往是一种美的享受,将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力”。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听着老师美的语言、感受着老师美好的情绪,使儿童从中获得一种鲜明的亲和的美感,从而有利于完美人格的培养,成为强大的教育手段,让孩子们在正确的评价语言中得到激励,唤醒鼓舞。通过几年来的课题研讨,教师的评价语言丰富了。如:“你真笨”改为“如果多动动脑筋,你也能有更好的答案。”对于一个“金口难开”的学生偶尔的一次发言,应该这么说:“哇!这么难的问题你都能回答,老师希望你今后更积极发言,好吗?”这样一来,就能促进学生大胆发言,敢于与别人交流、沟通。根据以上例子表明,恰当运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挚的情感性。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应该是真诚的,恰如其分的。一个真正把学生装在心里的老师,他在课堂上就会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在教学用语上,尽可能地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朴实的、真诚的语言才是温暖的。如,我真诚地对给我挑出语音错误的孩子说:“谢谢你,老师接受你的指导。”我恳切地对读得比老师好的孩子说:“你读得比老师好,我要拜你为师。”我送给博览群书,语出惊人学生“小博士”的美称。我送给带领同学朗读生字的小女孩“小老师”的荣誉。我毫不犹豫地对第一个读得不是流利的女孩说:“你很勇敢,第一个站起来读书”我对爱动脑筋的孩子说:“你真会学习,从一个小词语上,就能读出这么多的东西,真不简单啊!”我真真切切地表扬孩子,感谢孩子,因为,我也有过一样的童年,也体验过表扬的激动与幸福。
  二、热切的激励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后,如果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的努力。因此,学习评价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课程所倡导和实行的学习评价。它不仅是一种评价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方法,融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环节之中。例如:当学生读课文读得流利、有感情时,我会对他说:“听着你的朗读,看着书上的句子,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世界。”我对善于提问的孩子说:“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不管看过多少遍,你总能从课文中发现新东西。”当学生在课堂上说出很多关于某一方面的知识,我会对他说:“你很好学,知道的真多。”我会对带读生字词的“小老师”说:“这么难读的词,你都能读得这么好,老师真佩服你。”我会对平时很少举手发言,今天敢大胆地读书的女孩说:“你能大声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书了,多了不起啊!”有时,学生课文读不好,我便说:“一遍读不好,我们再读一遍,相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班上有名男孩子,学习比较吃力。一天,他的字写的特别认真,我看见了,面带笑容地说:“来,握握手,祝贺你取得的进步,并将一张‘小书法家’的卡通贴纸贴在他的胸前”此时的他感到特光荣、特兴奋。以后,孩子们学习也变得主动多了。有时,学生答题说错了。我会说:“答题错了是正常的,多倾听、多思考,老师相信你会说的更好。”几个学生交流后,老师会再征求该生意见:“你愿意再来说说吗?”关切的语言充满着期待和激励。老师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它既让学生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又不伤自尊,使他们扬长避短,以后可以充满自信地又一次站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极大限度地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除了语言上的肯定与表扬,教师在评价时还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动作来提高激励的效果。例如:表扬一个学生的回答,可以竖起大拇指;学生回答出了偏差,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以示安慰,鼓励其再想想其他方法;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以摸摸他的头,并向他投以信任的眼光,引导他自觉地将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中来。教师满腔的热情,希望的目光,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手的感激,都是评价。通过动作交流,学生能够直接地感受到教师的喜怒哀乐,产生一种共鸣。不仅使评价效果倍增,也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下一次的探索活动中去。教师在评价时要牢牢树立起这样一个观点:“没有最聪明的孩子,只有一直在进步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聪明的,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肯定每一个孩子的进步,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品味成功,让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尽情展示,得到应有的表扬。
  三、巧妙的艺术性。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看法,同时也要表达自身的态度和情感。教师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声调都会对学生的探索行为及情绪产生直接影响。如对性格内向、敏感、紧张的学生,要用亲切、关怀、温柔的话语,循循善诱;对性急的学生切不可用急躁的语言,而应用沉稳、适中、缓和的话语加以启发引导。如教学《燕子》一课时,孩子们一开始读得很慢,声音又低沉,老师听了说:“今天,来了一群燕子奶奶,燕子爷爷,走都走不动了,还怎么能飞起来呢?”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立刻明白要读得轻松活泼。这样,老师避免了直接批评,而是以幽默温和的口吻使学生在笑声中明白老师含蓄表达的意识,使学生能愉悦地接受老师的提醒,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表现内容。
  四、精当的指导性。评价恰当,不但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获得感情上的满足。所以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实事求是地肯定他的优点。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的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给予表扬。我认为,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对学生一样弊大于利。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如:简单的一句“很好”或“奖励你”对学生进行表扬,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变应付。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教师的课堂评价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位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说一句:“读得不错,请再读下一段。”若能换成“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种评价,一分为二,具有辩证性,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也会感到一种受到关怀后温暖。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应该是真诚的、恰如其分的;平等的,充满关爱的;赞赏的省,充满期待的。应该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亲近感,如沐春风。让学生在评价中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本文从这一要求出发,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效率;提高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所有学科的教育任务,当然化学教学也不能例外。但是对于很多教师来说,面对新的素质教育改革却
【摘要】思想品德新课程强调活动课教学,可以按四个层次(参与、体验、感悟、内化)、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十二个目标(即四个层次中每个层次的每个维度目标)展开进行,既体现“活”更要“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从而实现思想品德活动教学课程目标。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程 ;活动教学既体现“活”更要“动”    教学实践已经或正在证明:富有成效的学生活动,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国家越来越注重教育,学生是社会的未来、祖国的接班人、国家未来健设的栋梁之才,因此,教师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课堂教学占有很重要的比例,那么教帅怎样才能合理进行课堂教学呢,在此,笔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管理。  【关键词】课堂管理 理解 沟通 尊重 学习兴趣 因人而异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
知识经济的兴起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则加剧了竞争。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对为国家发展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的现实需要,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国家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目前,各地对研究性学习或研究型课程的探索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依笔者拙见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一、英语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符合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育学》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间和小
【摘要】英语教育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学科,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学生升入高年级学习打基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观念 教师素质 兴趣 游戏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各国的往来日益频繁,英语成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对英语的了解和掌握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英语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学是学生起步的阶段,我们要让孩子从小有英语良好
【摘要】没有欣赏就没有艺术。这句话道出了欣赏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艺术类必修课程。音乐欣赏素养的高低是大学生文化素质高低的体现,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课,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和升华,情操受到熏陶,意识产生量和质的改变,培养他们欣赏和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趣和审美能力。大学音乐欣赏课的开设,有利于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人才,有利于促进全民文化
【摘要】本文从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几项措施:一、还写作以“真面目”,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日常生活、交际的需要。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拉近作文与学生的距离。三、多读精背,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四、采用多种训练形式,切实提高作文训练的实效。五、改变教师观念,放低评判标准,满足学生写作的成功需要。  【关键词】突破;训练形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一个重要理念界定。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什么才是学生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学生怎样才能做到个性化的阅读?……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直到这节课,我对此才有所感悟。  这节课教学的内容是《热爱生命》(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当教学进行到对文本中“他”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感悟时,我让全班学生分组讨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课堂上来回
对于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来说,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父母“官”,是与学生打交道的第一人。班主任工作头绪多,纷繁复杂。特别是目前未经考试,初中毕业就直接报读的学生,有的还是往届生,在外打工几年后因发展不好,才选择一所职校就读。这样,在一个班级里面学生生源结构就形成多层次、年龄相差大及文化基础各异的情况。每个学生的想法各式各样,少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就很差,考不上高中。家长因工作忙没有多少精力照管孩子,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