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探讨蔬菜协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河北省无极、定州和高邑三县(市)发展较为成功的蔬菜协会为例,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对蔬菜协会发展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推进蔬菜协会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蔬菜协会;SWOT分析;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 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9-0052-02
SWOT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因素(Strenghs)、劣势因素(Weaknesses)、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得出相应的结论。完善的蔬菜产业链管理在规避菜农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各种风险、促农增收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蔬菜协会 农户”模式作为蔬菜产业链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蔬菜协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蔬菜产业链管理的完善。因此,笔者以河北省发展较为成功的3个蔬菜协会为对象,对其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1 蔬菜协会的基本情况
河北省作为中国蔬菜种植大省,各级政府部门为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使发展较为完善的蔬菜行业农民合作组织不断涌现。本次调查所选择的3个蔬菜协会是其中发展较为突出者,其基本情况如下。
1.1无极县王村无公害蔬菜协会(以下简称王会)
该协会创建于1998年,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2 400hm2,年交易额1.5亿余元。注册了“绿风”标识,成立了“绿风”无公害蔬菜精包装纸箱厂;投资60余万元建立了“绿风”无公害系列酱菜厂;投资400万元扩建无公害蔬菜交易市场。王村蔬菜基地曾被评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该协会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2定州市辛兴村无公害蔬菜协会(以下简称辛会)
该协会创立于2003年,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西红柿、彩椒,已完成年产300t/hm2,年产值45万元/hm2,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所建基地被命名为保定科普基地。
1.3高邑县中韩乡河村蔬菜协会(以下简称河会)
该协会成立于2006年1月,主要服务是提供全乡的瓜果种植信息和销售信息、籽苗供应、技术服务、农药肥料等农资供应,建立了河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协会正着手注册“绿源”商标和“绿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筹建注册资金50万元的“绿源蔬菜供销公司”。
2蔬菜协会的SWOT分析
2.1内部优势(Strenghs)分析
2.1.1科技优势。近年来,各协会分别引进了以色列抗病强的齐尔曼新品种、日本樱桃西红柿等几十种优良品种,产生了可观的效益。同时,辛会推广了高温闷棚、轮作倒茬等20多项新技术;河会引进山西生贵式大棚、西瓜嫁接等新技术;王会也引进了节水灌溉、无公害培植等多项新技术。政府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定期对各协会进行指导、定期举办技术讲座,提高菜农的技术水平;协会也不断派出人员到寿光等基地进行考察和学习,提高协会自身技术水平。正是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源源不断地流入到蔬菜协会中,才是蔬菜协会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2.1.2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标准化生产。调查中发现,3个协会分别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指导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拓宽蔬菜销售渠道,搞活蔬菜流通。王会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技术、统一检测、统一销售;河会对菜农进行统一用肥、统一用药、统一管理,使协会的蔬菜产品做到了高品质。
2.1.3品牌优势。当今社会,品牌的竞争已经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目前,王会已经注册了“绿风”商标、河会正着手注册“绿源”商标。各协会已开始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对品牌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蔬菜协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了一定的品牌优势。
2.1.4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为满足市场对无公害蔬菜需求,各协会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确保蔬菜的无公害生产。辛会积极与定州市政府合作,通过市政府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的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仪等检测设备,定期对协会蔬菜进行质量检测;河会积极与县检测中心合作,并计划2008年引进自己的检测设备,保证蔬菜的质量安全;王会也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定期对蔬菜进行质量检测。这些措施确保了蔬菜的质量,赢得了人们的认可。
2.2劣势因素(Weaknesses)分析
2.2.1投资机制单一,融资渠道窄。调查中发现3个协会普遍存在主要靠政府扶持、农民入股等形式获得发展资金,使得协会资金不足,制约了蔬菜协会的发展壮大。
2.2.2蔬菜价值链较短、加工率低。纵观3个蔬菜协会的现状,虽然各自都建立了蔬菜加工厂对蔬菜进行加工,但加工的蔬菜品种单一、数量有限,而且多是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没有进行更多的深加工,蔬菜的附加值较低,协会和菜农的增收有限。
2.2.3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调查中发现,由于资金短缺、投入不足,3个协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象,土砖大棚占的比例较大,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帮助菜农规避自然风险方面存在缺陷。
2.3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
2.3.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倡导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现代化农业,需要提供中国特色的农业制度安排,进行农业组织体系创新,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推动农业的发展,扶持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形成农工贸、产供销为一体的经营体制,这一政策将会成为蔬菜协会快速发展的推动剂。
2.3.2信息化发展。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无线通讯工具、有线通讯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消费者、企业、政府等都在加速实现信息化,这种信息化增强了每一个参与者的能力,扩大了每一个参与者的视野;同时,信息化带来了信息快捷、沟通便利、市场联系渠道多元化等机会。如果将信息化运用到蔬菜协会和蔬菜产业链管理中,将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2.4面临的威胁(Threats)
2.4.1对外贸易面临绿色壁垒的挑战。随着消费者安全消费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世界绿色浪潮日益高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设置绿色壁垒。由于我国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国民环保意识不强,国家相关法规不健全,环保技术发展和农产品质量认证滞后,发展绿色农业的经验不足,给我国蔬菜出口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4.2技术创新的压力。当前,世界农业正掀起一场新科技革命,主要以生物工程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主,使农业生产日益趋向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化、信息化、市场化,这将使我国蔬菜协会面临巨大的技术创新压力。我国的技术环境还较落后,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远不及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长期不足,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低,这将会严重制约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
3蔬菜协会的发展战略选择
通过以上SWOT分析,可以认识到在当今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蔬菜协会的发展将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总体生存环境。在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时,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各种有效的整合,做到扬长避短,促进自身发展。笔者认为我国蔬菜协会发展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
蔬菜协会可以运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吸引资金。①努力获得政府投资和通过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开发项目,争取发展资金。②通过吸收农民入会、鼓励会员增加投资获得资金。③积极与一些实力雄厚的公司进行合作,吸引企业的投资。④可以进行多渠道招商引资、银行贷款。
3.2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延长蔬菜产业链条
蔬菜协会要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强化蔬菜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蔬菜协会可以适时生产脱水菜、干净菜等蔬菜产业的后续产品,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初级产品、半成品、深加工产品和终端产品的多极化配套生产格局,以此来增强单一蔬菜行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保证特种蔬菜生产供应的多样化、系列化、均衡化,持续增加菜农和协会自身收入。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体,是保证蔬菜质量的基础条件,协会要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切实加强水利、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排水抗旱能力,建设一批环境洁净、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设施先进的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蔬菜基地,进而提高蔬菜生产的数量、质量和品质,同时提高菜农和协会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3.4加快信息化建设
蔬菜协会在发展中要充分把握住信息化带来的机会,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①积极开展培训,为管理信息培养人才。②建立基地信息管理体系,包括原料、成本、供求、农户行为等情况,将其纳入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体系中,对基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基地建设的正常运转。③积极开展前向的信息管理、网上营销,建立网上交易平台。
4参考文献
[1] 赵海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于仁竹,胡继连.山东蔬菜产业组织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 龙丽丽,陶佩君.邓庄农业科技园区蔬菜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构想[J].中国农学通报,2005(5):440-443.
[4] 任巧巧.基于SWOT分析的农业企业发展战略选择[J].经济问题,2005(4):68-72.
[5] 王忠锐,刘德第,蔡建设.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促进绿色农业发展[J].商业研究,2004(4):137-139.
[6] 姜延忠,窦美增,郭石宝.种植协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对平度市坊头村蔬菜种植协会的调查[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院报,2004(4):69-71.
关键词 蔬菜协会;SWOT分析;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 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9-0052-02
SWOT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因素(Strenghs)、劣势因素(Weaknesses)、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得出相应的结论。完善的蔬菜产业链管理在规避菜农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各种风险、促农增收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蔬菜协会 农户”模式作为蔬菜产业链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蔬菜协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蔬菜产业链管理的完善。因此,笔者以河北省发展较为成功的3个蔬菜协会为对象,对其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1 蔬菜协会的基本情况
河北省作为中国蔬菜种植大省,各级政府部门为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使发展较为完善的蔬菜行业农民合作组织不断涌现。本次调查所选择的3个蔬菜协会是其中发展较为突出者,其基本情况如下。
1.1无极县王村无公害蔬菜协会(以下简称王会)
该协会创建于1998年,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2 400hm2,年交易额1.5亿余元。注册了“绿风”标识,成立了“绿风”无公害蔬菜精包装纸箱厂;投资60余万元建立了“绿风”无公害系列酱菜厂;投资400万元扩建无公害蔬菜交易市场。王村蔬菜基地曾被评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该协会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2定州市辛兴村无公害蔬菜协会(以下简称辛会)
该协会创立于2003年,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西红柿、彩椒,已完成年产300t/hm2,年产值45万元/hm2,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所建基地被命名为保定科普基地。
1.3高邑县中韩乡河村蔬菜协会(以下简称河会)
该协会成立于2006年1月,主要服务是提供全乡的瓜果种植信息和销售信息、籽苗供应、技术服务、农药肥料等农资供应,建立了河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协会正着手注册“绿源”商标和“绿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筹建注册资金50万元的“绿源蔬菜供销公司”。
2蔬菜协会的SWOT分析
2.1内部优势(Strenghs)分析
2.1.1科技优势。近年来,各协会分别引进了以色列抗病强的齐尔曼新品种、日本樱桃西红柿等几十种优良品种,产生了可观的效益。同时,辛会推广了高温闷棚、轮作倒茬等20多项新技术;河会引进山西生贵式大棚、西瓜嫁接等新技术;王会也引进了节水灌溉、无公害培植等多项新技术。政府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定期对各协会进行指导、定期举办技术讲座,提高菜农的技术水平;协会也不断派出人员到寿光等基地进行考察和学习,提高协会自身技术水平。正是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源源不断地流入到蔬菜协会中,才是蔬菜协会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2.1.2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标准化生产。调查中发现,3个协会分别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指导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拓宽蔬菜销售渠道,搞活蔬菜流通。王会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技术、统一检测、统一销售;河会对菜农进行统一用肥、统一用药、统一管理,使协会的蔬菜产品做到了高品质。
2.1.3品牌优势。当今社会,品牌的竞争已经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目前,王会已经注册了“绿风”商标、河会正着手注册“绿源”商标。各协会已开始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对品牌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蔬菜协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了一定的品牌优势。
2.1.4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为满足市场对无公害蔬菜需求,各协会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确保蔬菜的无公害生产。辛会积极与定州市政府合作,通过市政府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的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仪等检测设备,定期对协会蔬菜进行质量检测;河会积极与县检测中心合作,并计划2008年引进自己的检测设备,保证蔬菜的质量安全;王会也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定期对蔬菜进行质量检测。这些措施确保了蔬菜的质量,赢得了人们的认可。
2.2劣势因素(Weaknesses)分析
2.2.1投资机制单一,融资渠道窄。调查中发现3个协会普遍存在主要靠政府扶持、农民入股等形式获得发展资金,使得协会资金不足,制约了蔬菜协会的发展壮大。
2.2.2蔬菜价值链较短、加工率低。纵观3个蔬菜协会的现状,虽然各自都建立了蔬菜加工厂对蔬菜进行加工,但加工的蔬菜品种单一、数量有限,而且多是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没有进行更多的深加工,蔬菜的附加值较低,协会和菜农的增收有限。
2.2.3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调查中发现,由于资金短缺、投入不足,3个协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象,土砖大棚占的比例较大,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帮助菜农规避自然风险方面存在缺陷。
2.3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
2.3.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倡导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现代化农业,需要提供中国特色的农业制度安排,进行农业组织体系创新,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推动农业的发展,扶持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形成农工贸、产供销为一体的经营体制,这一政策将会成为蔬菜协会快速发展的推动剂。
2.3.2信息化发展。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无线通讯工具、有线通讯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消费者、企业、政府等都在加速实现信息化,这种信息化增强了每一个参与者的能力,扩大了每一个参与者的视野;同时,信息化带来了信息快捷、沟通便利、市场联系渠道多元化等机会。如果将信息化运用到蔬菜协会和蔬菜产业链管理中,将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2.4面临的威胁(Threats)
2.4.1对外贸易面临绿色壁垒的挑战。随着消费者安全消费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世界绿色浪潮日益高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设置绿色壁垒。由于我国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国民环保意识不强,国家相关法规不健全,环保技术发展和农产品质量认证滞后,发展绿色农业的经验不足,给我国蔬菜出口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4.2技术创新的压力。当前,世界农业正掀起一场新科技革命,主要以生物工程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主,使农业生产日益趋向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化、信息化、市场化,这将使我国蔬菜协会面临巨大的技术创新压力。我国的技术环境还较落后,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远不及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长期不足,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低,这将会严重制约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
3蔬菜协会的发展战略选择
通过以上SWOT分析,可以认识到在当今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蔬菜协会的发展将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总体生存环境。在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时,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各种有效的整合,做到扬长避短,促进自身发展。笔者认为我国蔬菜协会发展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
蔬菜协会可以运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吸引资金。①努力获得政府投资和通过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开发项目,争取发展资金。②通过吸收农民入会、鼓励会员增加投资获得资金。③积极与一些实力雄厚的公司进行合作,吸引企业的投资。④可以进行多渠道招商引资、银行贷款。
3.2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延长蔬菜产业链条
蔬菜协会要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强化蔬菜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蔬菜协会可以适时生产脱水菜、干净菜等蔬菜产业的后续产品,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初级产品、半成品、深加工产品和终端产品的多极化配套生产格局,以此来增强单一蔬菜行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保证特种蔬菜生产供应的多样化、系列化、均衡化,持续增加菜农和协会自身收入。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体,是保证蔬菜质量的基础条件,协会要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切实加强水利、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排水抗旱能力,建设一批环境洁净、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设施先进的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蔬菜基地,进而提高蔬菜生产的数量、质量和品质,同时提高菜农和协会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3.4加快信息化建设
蔬菜协会在发展中要充分把握住信息化带来的机会,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①积极开展培训,为管理信息培养人才。②建立基地信息管理体系,包括原料、成本、供求、农户行为等情况,将其纳入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体系中,对基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基地建设的正常运转。③积极开展前向的信息管理、网上营销,建立网上交易平台。
4参考文献
[1] 赵海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于仁竹,胡继连.山东蔬菜产业组织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 龙丽丽,陶佩君.邓庄农业科技园区蔬菜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构想[J].中国农学通报,2005(5):440-443.
[4] 任巧巧.基于SWOT分析的农业企业发展战略选择[J].经济问题,2005(4):68-72.
[5] 王忠锐,刘德第,蔡建设.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促进绿色农业发展[J].商业研究,2004(4):137-139.
[6] 姜延忠,窦美增,郭石宝.种植协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对平度市坊头村蔬菜种植协会的调查[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院报,2004(4):69-71.